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泰山女儿茶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米宏坤  2024年10月28日07:19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写道:林之孝家的来查夜,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盄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说着,晴雯便倒了一碗来。有研究泰山的学者认为,这里贾宝玉所喝的“女儿茶”就是泰山女儿茶。泰山女儿茶的来历是这样的: 

民国初年,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城里洼子街有一户当地最大的布行,掌柜的姓陆,陆掌柜有一子名菲,极爱品茶,自称是茶圣陆羽的嫡系一支,远近闻名,人送外号“茶神”。

陆掌柜故世后,儿子陆菲便继承了他的布行,连带陆掌柜的称呼也继承下来,然而自父亲去世后,由于陆菲不善经营,陆家在泰安城里的十几家店铺陆续倒闭,他们居住的几十间大院也缩水到几间,家从仆役全部解散,唯一的女儿也在十二岁时离世,只剩下陆掌柜夫妇艰难度日。

后来,实在混不下去,陆掌柜便到南方的一茶厂作了几年技师。陆掌柜虽然不懂加工茶叶的技术,但他茶品的本事却不一般,他可以品出茶的优劣高低,然后定出茶的等级,再根据等级定出价格出售。除了受聘的茶厂,其他茶厂如果炒出上好的茶品,也慕名来找陆掌柜确定茶叶价格。很快,陆掌柜名声鹊起,工作之余,陆掌柜还参加过无数斗茶比赛,从无失手,茶神之美誉名闻天下。

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拜陆掌柜为师学习品茶技术,每次都被拒之门外。不是陆掌柜不想收徒弟,只是陆掌柜自己清楚,他的品茶技术是没法教授的,别人也是万万学不来的。

原来,陆掌柜自幼多病,对各种有气味的东西过敏,为此他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辣椒,不吃大蒜、茴香、花椒等有刺激的食品。陆掌柜戏称对女人也过敏,原因是他对各种化妆品过敏,他第一次去买春,刚一接触女人就呼吸紧促,面红耳赤,差一点就心脏骤停呜呼哀哉。自那以后,他从未再染指烟花柳巷。不知道什么原因,对于茶香,陆掌柜却可以轻松接受,而且乐此不疲,而且是刚出娘胎就对喝茶情有独钟。好茶坏茶,一喝便知。至于茶叶里添加的香料、色素,更是逃不过陆掌柜的舌尖,只需一口便可以判断出来。

几年后,陆掌柜积攒了些许积蓄,于是辞职还乡,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 那就是只喝自己喜欢的茶。

一日,陆掌柜接到邀请,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主持智长法师邀请陆掌柜去品茶,并说可以拿明朝的鸡缸杯作为斗茶的赌资。陆掌柜自然不会错过,第一天晚上早早就休息了。第二天一早,睡眠充足的陆掌柜,先用过早餐,早餐是三个煮鸡蛋和一碗清汤面,佐料是自己腌制的咸菜。然后用清水漱口后沐浴更衣,精神抖擞地来到普照寺。

智长法师是从外地云游而来的僧人,五十多岁,体长、面阔、肚圆,器宇轩昂,禅理深厚,精通各种法事,颇有人缘。来至泰山后与当地名流交往密切,收了很多男女俗家弟子。用不多时,原来的主持法师就去云游四海了。智长做主持后,普照寺香火旺盛,各地香客慕名而来,女香客更是络绎不绝,据说有一豪门贵夫人,婚后多年不育,来普照寺经由智长做了三天法事,回家不久就怀有身孕,为了感谢,贵妇的家人边把祖传的明朝成化年间的鸡缸杯施舍给了寺里。这次陆掌柜就是冲着鸡缸杯而来。见面寒暄过后,二人步入智长布置好的茶席端坐。智长轻轻地挥挥手,小和尚将用提梁铁壶烧好的水提至席前,智长接过,将两个事先放入茶叶的青花瓷盖杯冲入开水。

“请陆掌柜品尝一下在下的明前龙井味道如何?权当热身”。

陆掌柜凝神静气,品咂了三口,放下盖杯。

“确实是明前茶,是极品西湖龙井,不过现在已过谷雨多日,茶的鲜新味稍欠,这是其次,主要是杯中的茶叶不是您放入的,是你的徒弟放进去的,他之前劈柴时手上沾染的松枝味在洗手时没有完全洗净”。

法师心内一抖,不动声色道:“陆掌柜真是神,说得极是,俗话说三分茶七分水,那泡茶的山泉水怎么样”?

陆掌柜又品了一小口,“这水不是山泉水,更不是泰山的山泉水,山泉只要是新鲜的,很容易品出的,泰山最好的山泉水是中天门附近的玉液泉,泰山泉水由于地势不同,各有特色,山北面灵岩寺的泉水阳气稍强,山东面佛爷寺的泉水阴气稍重,山南面黑龙潭的水寒气稍长,天下有名的泉水我都专门去品过的,确实各有千秋,最难分辨的还是济南府的七十二泉,济南泉水泉泉相通,泉泉不同,要用心细品,您细品,才能感觉出微妙的差异”。

智长法师的额头微微沁出些许汗水,“陆掌柜感觉我这从城南汶河渡口运回的水如何?”

“哦,应该是经过渡口运回的水,不过这不是汶水,我能品出汶水西流的感觉,为了品出汶水古渡附近的水与汶水之源水的差别,我曾经专门去汶水的发源地沂源住过一些时日。”

智长擦了下额头的汗水,“陆掌柜认为这是哪里的水。”

“既然您说是从汶河渡口运回,我想这是东平湖的湖水经渡口运回无疑,东平湖多生菱角,现在正是菱角发芽的季节,我能品出那种新芽生发的味道”。

智长无奈地看了看茶席上摆放的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及碧螺春等各大茗茶,刚想说话,陆掌柜接着说道:“法师真是用心良苦,您烧水怎么没用你徒弟劈好的松柴,泰山的松树烧水最宜发茶香,尤其是泰山后石坞的松木,那里木质紧实,与山泉水是最佳搭档。不过您选用的柴禾,是悬在半空中的自然精华,用来烧水却增加了几分玄虚的气息,世界上的气味只要经历过一次,我就会终生难忘,每个人都有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的方式,我是用气味来了解世界、用气味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原来智长法师吩咐小徒弟将去年晾干的葫芦砸开掰碎用来煮水。

智长又擦了一把汗,一直在一旁观察的小和尚对法师说:“师父,何不拿来你平时清火祛痰的清茶让掌柜品品”。于是智长令徒弟去内室拿来一罐清茶,取一泡让陆掌柜品饮。陆掌柜气定神闲地端起茶杯,吸了一下冒出的香气,顿时呆住,惊诧万分,疑惑地品了一口,茶杯径自从他手中坠地,陆掌柜像中了邪一样,眼睛发直,目光呆滞,片刻并疯癫离席,不顾旁人劝阻离山寺而去,口中喃喃自言自语:“茶、茶,女儿,……女儿、茶……”。

陆掌柜端起茶的一刻,就想到了他死去的女儿,最心爱的女儿在十二岁的时候生天花去世,他在茶香里闻到了和女儿身上一模一样的味道,当喝下那口茶的时候,他看到了他的女儿,他分明看到女儿蹦跳着走在山坡上,分明听到了女儿爽朗的笑声,他跑向山坡追赶着他的女儿去山坡玩耍了。

自那,陆掌柜销声匿迹,世间没有了斗茶的茶神,陆掌柜从未再抛头露面,终老于他的乡下老家。

智长法师也见识了真正的品茶神人,他很清楚给陆掌柜冲泡的那杯清茶,其实并不是茶,是泰山斗母宫的玉虚师太赠他的饮品。智长与玉虚私交甚好,经常礼尚往来,前日,玉虚将珍藏的自制桐叶茶送与智长泡水用于消火。在斗母宫东北的山峪里,有两棵千年桐藤,每有桐叶新发,玉虚都会采摘来按照做茶的方法揉炒炮制,这次送给智长的一罐,是玉虚让两个十几岁的道姑去采摘的,这俩小姑娘采摘时手撕嘴咬,边摘边嬉闹,你抓一把扔我,我抓一把扔你,弄得浑身都是桐叶。与陆掌柜的那次品茶仿佛是佛祖的启示,智长顿悟,一窍通而百窍通,从此彻底遁入空门,真正放下了一切,后来成为高僧。

泰山这个不产茶的地方,从那以后,慢慢从南方移植了大量茶树,到处种起了大片的茶园,炒好的茶叶,都叫做“女儿茶”,泰山女儿茶也以独特的栗香味道为茶客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