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窝头会馆》主创分享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10月28日15:03

10月23日下午,由作家出版社、龙马社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窝头会馆》主创分享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这场活动不仅是对经典话剧《窝头会馆》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文学与戏剧的深刻探讨和延伸。

《窝头会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恒的经典作品之一,以北京一座普通大杂院为背景,勾勒出旧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图景,生动刻画了拥有贪婪、刻薄、怯懦、刚烈等不同性格的多个人物,展现了北平解放前夕的社会缩影。在活动中,刘恒深情回顾了创作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并分享了新版《窝头会馆》出版的感受。他还探讨了剧本创作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深入挖掘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发了在场观众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

刘恒谈道:“《窝头会馆》不仅仅是一部剧作,也是对那个时代的记录和反思。我希望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让读者和观众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没有舞台,没有导演辛勤的工作,没有这些舞台上的“战斗者”完美地演绎,剧本就是“死”的。

作为此次话剧《窝头会馆》的导演,张国立也在现场分享自己的心得以及彩排过程中的趣事。“排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更多的是乐趣。演员们都非常投入,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呈现了角色,还在生活中找到了角色的影子。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得每一个细节都更加真实动人。”他还谈到,《窝头会馆》中的人物都带有底层色彩,自身携带的幽默感是他们生活下去的动力。龙马社的演员们在创排时,会充分尊重文学原作,力图通过表演的形式,赋予每个角色更为细腻的情感表达。

在分享会中,相关剧组演员也登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窝头会馆》及自己所饰演角色的感悟。于谦认为,《窝头会馆》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剧本,将老北京的生活以书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希望观众能从舞台的角度重新感受和理解这部作品。他表示,“参与《窝头会馆》让我收获颇丰,我会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入相声表演中,继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窝头会馆》对我而言,从角色上就像看到一本小说一样,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一个剧本结构了,某种程度上你会看到世间百态,人生的状态。”演员于明加认为,这部作品对她个人的艺术提升有很大帮助。“能够参与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田翠兰这个角色让我体会到了很多不同的生活状态。”

演员们均表示,每个角色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和情感,在排演过程中,他们深刻感受到这些小人物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挣扎与坚韧,仿佛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在分享会的最后环节,刘恒与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龙马社董事长姚怡就话剧与图书融合出版的新形态做了交流。鲍坚介绍了《窝头会馆》的出版过程。他表示,《窝头会馆》的出版不仅是对经典的延续,更是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重新走进刘恒笔下的世界,感受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作家出版社希望通过出版这部作品,进一步推动戏剧文学的发展,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经典作品。“《窝头会馆》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历史,更触及了人性。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姚怡认为,龙马社作为一个“作家剧社”而诞生,对于剧本的文学性有着浓厚的热爱与更高标准的追求。“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龙马社现在能做出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因为老师们打了一个特别好的底子。我们有底气和幸运来做这些剧,其他的事情都是锦上添花。”她同时希望龙马社能够继续融入创意与创新,结合时代发展,在文本的基础上,做出市场喜欢的作品。

龙马社版《窝头会馆》于23日至2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五场。据悉,作家出版社、龙马社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将继续携手合作,推动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推广,也希望更多观众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文学与戏剧的独特魅力。(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