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捞沙巷
来源:达州日报 | 刘国欣  2024年10月21日08:08

遵义老城在红花岗区。坐公交到红花岗站下,下车处,一排都是公交停靠站,这里是好几路公交出发和归来的目的地。车站两面,一面是老城,一面是河。河是湘江河,河上有桥。其中一座桥名新华桥,横跨湘江,是连接老城和新城的重要通道,两边有人行天桥。我觉得遵义老城美在有山有水有桥。山是凤凰山,凤凰山下就是老街。桥呢,车行的人行的,石头的水泥的,各种样式都有。山城的浪漫,有桥,就像迷宫,兜兜转转,桥上桥下,人们的心思就丰富细腻起来。上桥又下桥,下桥又上桥,才过水桥,又上水泥桥,再过一些铺着木板的桥,每种都可以起不一样的心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的是相思,也可以说桥。

我到的时候是傍晚时分,凤凰山上的塔亮着灯,投影到湘江河里,如明信片一般自成一道可以直接拍摄的风景,很吸引人。河流的倒影里,有塔有桥,人在桥上走,倒影也在水里,迷迷蒙蒙的,像水里还有个人间。有本地人沿着河岸在散步,慢腾腾地甩着手甩着脚甩着头;一些人身后还跟着狗,显得很惬意。他们往凤凰山那边去了。早前听人说,老城区的人,大半在凤凰山公园散步,此话不虚。一山一河养着老城的人,养出了他们的那种安闲气。

遵义老城古老的街道,狭窄又弯曲。山城的有趣之处,就是城市不像平原地带的城市那样任人比较随意地修建,山就像一个需要哄的猛兽,人们得迁就它的舒适度。好在有这条叫湘江的河,穿城而过,让老城显得很鲜活。

要逛就逛杨柳街,要吃就吃捞沙巷。来之前,朋友跟我提过多次。杨柳街,听着名字都觉得很摇曳,但到了之后看到的柳树,也只是几棵正值青年的柳树,比起西安灞桥的柳和济南城内大明湖畔的柳,差了好多气势。然而,杨柳街,真是好名字。转转悠悠拐来拐去,我居然走到了叫作民主路的步行街,两边多是衣服店。一路晃过去,居然看到步行街中间有条可以直入的巷子。抬头,“捞沙巷”,我心里感叹着,就是这里呀。得来全不费工夫。巷子里三三两两的人不断走出来,人人手上端着不同的食物,一边走一边吃。怎么可以不逛呢?于是在一阵终于得见真身的惊喜里,快步进入巷子。

第一次吃到了八月瓜,捞沙巷;第一次吃到糖油果子,捞沙巷;第一次吃到炸豆腐夹辣椒折耳根,捞沙巷……

捞沙巷,捞沙巷……捞沙巷是一句诗、一首歌、一声甜蜜的低语。捞沙巷,像情人黏腻时候嘴角弯成一定弧度发出的呢喃。捞沙巷,顾名思义,肯定发生过很多需要捞沙的故事,肯定有过一些自然的灾难。然而,捞沙这个动作,如同人生,有辛苦的一面,也有浪漫的一面。捞沙,就像一种人生隐喻。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就是一条巷子,一条不断打捞人生之沙的巷子。一些沙被河流带走了,一些沙留在了岸上,等待另一场雨、另一场洪水、另一些人……

捞沙巷,民主路步行街街道中间的这条巷子,一路出去是可以通车的街道与住宅区。很窄的一条巷子,仅可两三人行走。巷子两边都是食物,各种各样的小吃摊,可以吃了左边吃右边,三步之间,左右两家摊子都可以同时把食物递到买家手上。先通味再通胃,一条街都是食物的味道,一条街的声音都是咂嘴唇和咀嚼食物的声音,这条街真是只有进食的声音和动作。但凡走过这条街,人们想到这条街,都是无尽的食物以及各种各样嘴唇动来动去发出的声音,有如亲吻至激情处,控制不住发出的愉悦声。一部贪吃贪喝的交响乐,一条街的杰作。我吃了黄糖油果子、炸豆腐夹辣椒折耳根、锅巴糍粑、炒酸奶、虾扯蛋和酸辣无骨鸡爪,脑海里还惦记着炸五花肉、钵钵鸡、烤苕皮、丝娃娃、冰糖葫芦、野冰粉、香酥卷饼……鸡蛋仔是我不敢尝试的,但经过时会看几眼;还有一些烹制的水里动物,我脑海里想着找机会都要尝一尝。这条街上人们露出来的饱满的欲望让我开心,我吃饱了也是饱满的,眼角眉梢肯定都是笑。烟火气重的地方,人们往往精神比较饱满。不知道为什么,有好几个朋友告诉过我,他们对食物没有太深的嗜好。每次在他们面前,我如果表现出吃东西的欲望,就感觉有点羞愧。但如果谁和我坐一桌吃饭,我希望对方不是个食不下咽的家伙,不然真是让人觉得煞风景。吃东西的热情也是活着的热情,那些对食物没有太大兴趣的人,我会暗暗怀疑他们活着的动力是否充足。

我是坐公交去的,还没到红花岗站就下车了。因为在网上看到“一条中华路,半部遵义市”,中华路就在红花岗站旁边,一个丁字路口。中华路,下坡或上坡,总是店铺,总是高楼,城市的中心地带多是如此。我要说的主要是老城这一片,因此省略中华路,主要是我从脉搏上还不能精准地感觉它。一条路真的如同一条手臂,用双脚走过,像用灵魂的某种方式摸着脉搏,对捞沙巷我可以如此,对中华路现在还不行。

我把这座城市写给你看,简朴又笨拙地表达我的感受。我已在这座城市生活一月有余,还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是处暑时分来的,今日秋分,我要在这里工作到小雪节气,一整个秋天。在冬天到来之前,我会如期离开这座城市。

这座小城对我来说还是个秘境,但实在太小了,几辆公交似乎就可以走遍全城的角角落落。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很容易就到城郊了。我生怕自己的热情不够再撑两个月,因此慢慢地按图索骥慢慢探索这座城市,哪里我会再去,哪里不会多次抵达。我在内心标出这个点,减掉那个点,就像小孩子玩打娃娃机,总会有娃娃探出头。我希望总会有新的有趣之地突然冒出来,有趣之物也可以,尤其是食物。这里的人们烹制食物时候很专注,他们总能细心又耐心地做出很多食物。无论是街头小吃摊还是人家的饭店里,我总能看到认真做饭的人。我喜欢他们做饭的表情,很慎重。

从捞沙巷出来已经是晚上近十点,回我郊区住处的公交已经停了,只有打车。打车的好处,出租车呼啸着走平日和公交不一样的线路,是另一种感受。路灯下,树在夜晚有种疲惫和放松之态,像人一样歇下来;山在夜晚就像动物一样匍匐蜷缩、卧倒。要睡觉了,你告诉我,树也是,山也是。白天它们显得那么远,夜里像要挨过来与我拥抱。你说你要睡觉了,像孩子呢喃。是不是你生病之后养成的习惯,晚上十点不到就开始睡觉?我牵挂的人呀,你告诉我你生病的那天,我才出差到这城市不久,我担心很快就失去新鲜感,鼓励自己要把这座城市角角落落都走遍。想寻找一些什么,但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想要。也许,我寻找的是一人行过长街的风,寻找的是路上陌生人的各种或哭、或笑、或哭笑不得的表情,寻找形形色色。我这样说给人听似乎太荒谬了。那天我准备去大街上乱晃的时候,你告诉我重病缠身时的独自坚持,你说自己不知道还能在人间待多久。我当即告诉你,我将把这座城市写给你看。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那么笃定,像承诺,也像邀约,要你在文字里与我一起游览。

我盘算着行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没有去;我盘算着如何讲给你看,或,写给你看。

人生如捞沙,我还将去往捞沙巷,给你打捞捞沙巷秋天的景色,采撷人们亲吻食物时发出的幸福的咀嚼声,拍摄商家卖出货物之后的满足之相,捕捉人们吃饱之后眼角眉梢都显出的饱满神奇气息。我希望你像我一样迷恋食物,迷恋这条街道上的人。希望你看着我的文字,都能闻到食物的味道。八月瓜真是好吃呀,这里人说“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诓娃娃”,也像是唱歌,多希望你唱歌给我听。这种野生的粉红水果炸开来的样子,如一种邀约。一年为期,只有这个季节才能吃到,充分体现人各有命,物亦然。八月瓜年年如期成熟,希望你我年年可以如此相约,借我的眼看风景,借你的心读心情,给我不同的回响,如叶如钟。

回到住处,我仍贪恋八月瓜的味道,捞沙,我在脑海里捞取着这种味道,回想令我觉得人生苦涩又甜蜜。我要多捞点,给你也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