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艺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座谈会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10月16日11:18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文联召开“文艺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座谈会”,邀请知名文艺家、理论评论家,回顾10年来首都文艺事业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取得的历史成就,探讨如何秉承讲话精神,推动首都文艺事业再创新辉煌。

参加本次座谈的文艺家,有的10年前曾受邀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的多次执导大型开幕式文艺活动,还有的曾荣获重要文艺奖项,所创文艺作品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10年来,首都文艺界不断学习阐释实践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忱描绘伟大时代,创作出一大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品力作。北京市文联积极践行讲话精神,团结凝聚服务广大文艺家,推动首都文艺事业攀登高峰。

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主持座谈会。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等班子成员,市委研究室和市文联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回顾了10年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的情形,以及10年来北京美协在北京市文联的引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首都文艺发展谋篇布阵、开拓新局开展的系列工作。他对三个方面深有体会: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要义,聚焦丹青描绘时代、讴歌人民这个美术发展的根本目标;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美术创作和展览活动;三是聚焦精品创作,推动首都美术高质量发展。

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陈维亚围绕舞蹈领域重大题材创作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他表示,重大题材创作具有时代使命,要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人民情感诉求;要兼具民族精神与艺术创新,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表达精神内涵;要凸显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关心人民生活,关注国家发展,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未来创作要始终将重大题材作为方向和课题,注重跨界融合的多元表达,坚守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表示,最开始写作特别想满足自己对人性的好奇心,觉得写小说就是写故事,后来觉得写小说就是表达自己的认知。近些年觉得写小说本质上是在写自己,就写这个“我”,怎样由以前的小我,在对社会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上朝大的方向和境界不断拓展,同时呈现在作品里。小说的写作,需要作者考虑个体和整体、历史和现实、地缘和血缘等诸多因素,甚至是中国和世界各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观照和把握,考验作家是不是有能力参与到宏阔的历史进程中,以文学的方式描绘出有价值的文学图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围绕文化自信、巩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述体系等内容,从理论逻辑体系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充满闪耀光芒的内容,与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贯穿在一起,而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则是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延伸。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使命。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伯男表示,作为青年戏剧工作者,要通过作品对焦时代性、人民性,讲好中国故事。他以导演的《喜相逢》《依然美丽》两部作品为例,从新时代现实题材开掘的角度,讲述如何对焦新时代北京民生题材,描写新北京风貌,续写北京故事。要从传统文化寻找审美资源,以东方思维为基石,以中国式审美统帅创作的技巧和技法,构建中国的演剧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利慧表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民间文艺是人民大众创造和传承的文艺形式,具有直接的人民性,体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观念和生存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本源。未来北京民间文艺工作者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新感受、讴歌新时代,深化对永定河流域民间文化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探讨民间文艺如何助力大城市乡村振兴,以及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叶培贵表示,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开始到“第二个结合”提出来,十年来有很多宏观的认识。他还结合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北京书协开展的工作,对书法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近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文艺工作座谈会为起点,为整个书法艺术营造了一个极其有力的发展条件。”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范玉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重点提出要发挥文艺立德树人、引领风尚、凝心聚魂的社会功能。他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艺创作的关系和影响,体现在为新时代文艺发展定格,筑牢新时代文艺创作生产的价值根基,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生产铸就坚强的骨骼等方面,新时代文艺创作生产,要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石一枫表示,“总书记讲话,对我来说最有创作指导意义的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作的时候,如果只讲抽象的或者特殊的人性,是很难有共鸣的。我们要写人民的人性、普遍的人性、老百姓都有感触的人性、每一个人能够动感情的人性。”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正阳诚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导演刘家成表示,文艺工作要有人民情怀,没有人民情怀很难创作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电视剧精品。他谈到对精品剧认知的三个着力点:一是在深入群众上着力,一部作品只要在大众中能普及,才有生命力;二是要在创新上着力,要创作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必须有不断的创新意识;三是要在自我突破上着力,不断推陈出新自我突破。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一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当代中国文艺树立中华传统根魂。10年来,北京文艺激发出重新溯回中华传统文化根魂的厚重力量,在中华传统题材的创意表达、中华传统经典改编和中华传统理念的当代推演等三个层面都有显著收获。放眼未来,这三个层面应当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北京文艺还有更进一步提高和腾飞的空间。期待北京文艺以永不自满和永在美学探索中的精神继续奋起,树立更加高远的文艺目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共同攀登。

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了价值航向。希望首都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绘写新时代新画卷;深耕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坚持守正创新,开创文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崇德尚艺,锤炼品格修养。未来一段时期,北京市文联将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出更多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