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走进南京栖霞“栖阅大家讲堂”分享文学译著要点
来源:扬子晚报 | 乔衍 张可  2024年10月08日09:12

近日,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携译著《月亮与六便士》《喧哗与骚动》走进南京栖霞区“栖阅大家讲堂”系列活动,与贵州省作协副主席、铜仁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向阳共同为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分享会。

李寂荡首先介绍了《山花》杂志的历史与现状。《山花》自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先锋的文学杂志”。经过1994年的改版,逐渐成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一直以来与江苏文学界有着密切的合作。他还特别介绍说,《山花》在杂志内容中加入了园林、建筑、雕塑等视觉艺术,推动文学与其他艺术相融汇,这种形式的“双重文本”在全国属于独家。

说到翻译作品这件事,李寂荡表示自己从读研的时候开始就陆续翻译了一些作品,但直到发在《延河》上的一个短篇被某出版公司的总编辑看到了,认为他的翻译“文字的气息很好”,此后才决定向他约稿翻译。接着,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喧哗与骚动》《月亮与六便士》这两部译著,不但讲述了作品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解析了两部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影响,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翻译这两本著作的感悟和经历。比如《喧哗与骚动》这部作品,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写作风格让许多人读不下去。为了尽可能保留原作语言特色和作者意图的同时还做到好读易懂,他反复研究、斟酌,甚至耗费数年才完成了全书的翻译。此外,李寂荡还分别举例告诉大家,翻译时作品的人物性格特征需要与其语言风格相对应,作品翻译不宜过度“本土化”等心得,让大家看到了他在翻译工作上的认真和考究。现场,李寂荡和孙向阳还热情地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的解答,不仅让大家对《喧哗与骚动》《月亮与六便士》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了解到了翻译著作的不易和译作鉴赏的要点等。

据悉,“栖阅大家讲堂”是栖霞区2023年以来重点打造的阅读活动品牌,已陆续邀请了四十余位名家、大家来到栖霞,走进栖霞区图书馆与市民共读好书、分享心得,掀起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未来,“栖阅大家讲堂”活动还将献上更多精彩,欢迎广大市民关注“南京市栖霞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活动、获取最新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