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迎建军百年  展大国威仪 电视剧《燃烧的地平线》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09月30日08:13

9月26日,电视剧《燃烧的地平线》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原主任张德祥,《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影视评论家陈先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武警电视艺术中心原主任、文艺评论家丁临一,该剧总导演康洪雷,该剧项目负责人、总编剧臧云飞等业界专家学者及主创人员出席研讨会。

《燃烧的地平线》是著名导演康洪雷与原北京军区电视中心主任臧云飞继《士兵突击》后的又一携手之作,是一部新时代军旅青春励志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该剧目前的剧本以及修改方向展开了研讨。

与会者合影

臧云飞介绍说,该剧讲述了晋绥革命根据地老八路陈炳涛和他的后代们战斗成长的故事,展现了吕梁风土人情以及红色传承。全剧以军事报道组女记者魏晨霞的视角,记录了陈乐乐和郝铁刚等武警部队官兵在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系列活动中的砥砺奋进历程,多视角展现了他们的工作、战斗、友情、爱情和亲情,以及与不法分子殊死斗争的故事。

康洪雷谈到军事题材剧本创作的深度与挑战,以及传承军队精神的重要性。他从哲学、美学、文学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军事题材剧本创作的丰富可能性,指出当前一些军事题材作品缺乏对军队精神的深入挖掘,而新时期军队的形象应充满荣耀感,剧本创作应避免噱头和表面现象,深入挖掘军队的精神实质和传承。

李准表示,该剧以首都北京为主要场景,展现了国宾护卫队和女子特战队的新鲜题材,是一个具有青春感、时尚感和阳光奋进的故事。同时,他建议在剧本中进一步深化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性和复杂性,融入爱国主义和生命尊严的主题。

赵化勇认为,国宾护卫队题材的电视剧具有吸引力,但拍摄存在难度,应平衡护卫队和女子特战队的剧情比重,确保故事连贯性。在处理敏感题材时,要展现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重视观众反馈。

张德祥提出了剧本创作的要点,包括聚焦主题、核心人物塑造等。他表示,该剧首次将国宾护卫队作为题材搬上屏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应围绕核心主题展现国家威仪和仪式感,同时展现人物的精神成长和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燃烧的地平线》海报

仲呈祥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华美学精神和凝练节制的创作态度,表示全剧应秉持这一精神,追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的创作原则。他指出,全剧结构应合理布局,塑造陈乐乐和郝铁刚等新时代新人形象,展现新时代强军实践的思想灵魂。

陈先义认为,该剧作为迎接建军100周年献礼的作品,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剧作应聚焦国宾护卫队展现人民军队新面貌,同时要处理好矛盾和冲突,避免过度时尚化,突出军队的牺牲精神、光荣传统和团结协作精神。

丁临一表示,该剧以国宾护卫队和女子特战队为主题,展现了当代军人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剧作通过回顾山西吕梁革命英雄的历史,体现了军人的牺牲精神和纪律严明,以及新时代军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同时要注重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平衡,传递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导向。

与会专家对电视剧《燃烧的地平线》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剧本情节、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建言献策,为该剧的下一步创作指明了方向,这对拍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家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尤其是军旅影视剧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