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诵时代经典 筑精神高地 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名家诵读会举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09月27日19:22

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北京市各区图书馆承办的“诵时代经典 筑精神高地”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名家诵读会在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隆重举行。同时,诵读会在首都图书馆云课堂、天津图书馆官方抖音、河北省图书馆视频号、北京时间、央视频等多家平台同步直播,总观看量达351.9万次,其中线下参与300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值此锦时相逢之际,京津冀三地公共图书馆携手并肩,充分发挥阅读与诵读的无穷魅力,精心挑选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以深情厚意的朗诵和分享,向祖国母亲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本次名家诵读会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米夏主持,众多朗诵艺术家、爱好者同台献演。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李立宏联袂登台,携手国家话剧院演员房子斌、杨雨婷,以深情并茂的演绎,共同呈现了经典诗词作品《长征组诗(五首)》。朗诵会上,《教我如何不想她》《北大红楼》《对话·红色追思》等一首首承载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作品轮番上演,每一首诗词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每一次朗诵都是对先烈们英勇事迹的深情缅怀。来自后浪合唱团的孩子们则以一曲深情澎湃的《红》,为现场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激励着每一位听众继承并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赓续那永不褪色的红色血脉。

一群人在跳舞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照耀在前辈思想的光辉下,来自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演播艺术家白钢带来了曾火爆全网的作品——《奔涌吧,后浪》,向年轻一代发出最真挚的认可、最热烈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与深情寄语。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龙深情诵读了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节选)》,表达了梁思成先生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深厚情感、对其独特城市规划理念的精辟见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田龙与郭宸孜小朋友合诵了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古诗词诵读《四季诗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虹云以其特有的温婉与力量,带来了大运河主题的朗诵《水的故事》。

面对经典,读者常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因此本次名家诵读会创意地加入导读环节,特邀各领域资深专家,从时代背景的宏观视角出发,细致勾勒出作品诞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脉络;进而深入朗诵作者的内心世界,解析其创作时的灵感火花与情感波澜。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科学诗人郭曰方为现场观众导读了作品《邓稼先》,并深情并茂地回顾了过去75年间,以邓稼先、郭永怀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非凡历程与卓越贡献。他以诗意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细腻描绘了这些科学巨匠如何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以智慧和汗水铸就国之重器,守护国家安全与尊严的壮丽篇章。

2024年,是两个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成就的里程碑时刻——北京中轴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王建伟带来了关于中轴线与大运河主题作品的导读,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独家故事,更生动描绘了大运河作为古代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辉煌历史,及其在促进经济交流、文化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凸显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解读京津冀区域文化标识的关键文本,大运河不仅揭示了它们各自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更将视角提升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展现了文化传承与区域一体化进程间的紧密联系。

2024年,同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瓣瓣同心。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诵读爱好者汪敬耀、杨鑫会、李明共同朗诵了《朗诵者之歌》。用声音的力量跨越地域界限,展现了文化共鸣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诵读会尾声,虹云、阿龙与来自北京的付靖钧小朋友,以及2024年北京市诵读大赛优秀选手代表乔梦老中青少共同登台,一同带来了《向中华文明问好》。这首作品不仅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崇高致敬,更是对终身阅读理念的热情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