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优势互补打通两岸出版交流 大陆出版机构代表与台湾崧博公司、北京淞博公司签署三方协议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渠竞帆  2024年09月10日08:08

8月21日~23日在京举办的“中国出版‘走出去’学习调研、洽谈合作、促进发展”现场会上,中国台湾崧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在推动海峡两岸出版合作方面的经验分享,受到与会嘉宾的普遍关注。该公司充分挖掘两岸出版与阅读市场优势,在推动出版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为此,本报采访了该公司总编辑黄荣华,及其合作伙伴北京淞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广卫,分享各自的做法。

创立于2011年的台湾崧博出版公司,7年前经营不善,由黄荣华取得经营权入主公司,同年成立崧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两个公司的分工最初是崧博以电子书为主,崧烨以纸本书为主,后来陆续成立了5个品牌及子公司。台湾崧博公司引进的版权书中约80%来自大陆,其余20%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目前大众书与专业书各占一半。引进大陆学术书是为了丰富台湾市场供应,引进的大众书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及部分大陆文化公司,目前较受瞩目的有清华社的科普类图书。

黄荣华介绍,大陆和台湾的图书有一定差异:台湾的书封讲究用视觉冲击博眼球,大陆更强调意境;台湾的图书内文文字精简,大陆的图书则讲究文章布局。台湾大众书市场上,崧烨公司今年4月出版的科普书《数学不咬人》较受关注,被台湾建国中学指定为暑假必读书,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中华文化相关书籍也很受欢迎。专业书中,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中国制造2025》被台湾各大学图书馆收藏甚至选为教材,九州出版社的“两岸系列”丛书被台湾官员作为研究大陆的重要参考书。大陆文化公司策划的一些励志类图书也颇受瞩目。“台湾地区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不大,因此单本书销量有限,我们更注重通过电子书上架到全球各电子书平台,推动纸书销往全球。”

黄荣华在南京大学读博士时的指导教授张志强一直强调图书的价值就是IP,电子书、纸书、有声书都是发展方向。崧博公司以融媒体为主要发展方向,已出版电子书1万多种,发行到全球多地。

黄荣华表示,过去一年AI在繁体中文市场迅猛发展,训练大语言模型的最佳数据都来自出版内容,为把控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公司从不与有DRM FREE(无数字版权保护)的电子书平台合作,对于新的合作方会经过授权方同意。“我们使用企业离线版AI工具,数据仅供公司内部使用,不对外运营,也没有代理制作服务,这样确保了数据的安全。”

台湾崧博公司使用AI制作宣传片,透过脸书、油管传播书籍信息,制作书封,撰写简介,开发有声书,生成30分钟的剧本录音,通过这些方式增加图书曝光率及销量。目前其开发的相关系统可为出版社节省一半成本,减少编辑35%的时间。

“台湾崧博公司发行电子书以出版社授权使用范围为标准,不作授权外的使用。”黄荣华说,“否则出版社将不再授权新书的电子书发行,对我们将是极大的损失。”他还介绍说,台湾崧博公司今年初开发出AI翻译多语种功能,正在尝试用AI翻译各语种版本,大陆只有文化公司给予了授权,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将各语种公版书翻译成中文出版,节省了翻译成本及编辑作业时间。明年他们将尝试把大陆出版机构的公版书译为多语种电子书销往全球。泰国与菲律宾及越南当地的电子书平台对此项合作兴趣浓厚。目前谈定的B2B市场会以越南文、泰文、马来文、印尼文为主要方向,一般市场会以英文等13个全球主要语种为方向,在全球电子书平台上架。

北京淞博公司在加强大陆与台湾的沟通合作方面发挥了作用,负责与大陆客户磋商协议、文档的收集整理、加工制作等业务,协助台湾崧博公司制作EPUB文档并取得授权,台湾崧博公司则负责繁体内容审校、书号登记、各平台上架、开发市场、版权决策,以及销售和运营结算等业务。

据了解,7年来,台湾崧博公司与大陆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一家出版社增至几家大型出版集团及知名高校出版社,每年引进版权数量不断增加,从几十本增至几千本。最经典的案例是协助清华社打造“清文华泉”品牌,出版纸电图书3000多种,其中400多种采用POD出版,覆盖科技、教育、人文、心理、经济、医学等多个领域。清华社的电子书得以销往全球图书馆,合作7年来其电子书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美国常青藤名校,日本的东京大学、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中东各知名大学和公共图书馆以及欧洲知名大学采购。

6年前创立的北京淞博公司,与台湾崧博公司是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出版服务、数字版权运营、海外出版,各板块收入比例约为3∶5∶2。吴广卫介绍,数字版权运营是公司最早开展的业务,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稳定的B2B、B2C销售渠道,每年为版权方带来稳定收入。随着运营的精准化,重点产品收入增量可观,有不少月收入上万的单品电子书。海外出版服务是增长率最高的板块,年出版增量达20%~30%。他表示,现在版权方更注重批量产品及产生持续收益,但是“走出去”业务受到渠道和经费等因素制约。北京淞博公司采用按需印刷(POD)模式突破上述制约,降低了出版、库存成本和产品损耗风险,还利用AI技术降低了出版机构的生产制作成本。

吴广卫表示,数据的安全性要通过流程管理和权限控制来实现,不相关人员不能接触客户文档,要使用专用介质、专用服务器存放资料,平台方通过加密上传和展示时,都有防盗链的措施。该公司与各平台合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曝光率,即最终的收益问题。“现在平台不缺资源,缺少具有独特有价值的资源。”因此,与各平台密切配合参加其营销活动,迎合社会热点选书,提升曝光率是其运营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台方会根据当下热点或下一步活动计划向其征询适合的书单,名人传记、谍战、商战、历史类较受欢迎,这在不同平台有所差别。该公司还与多个平台洽谈影视改编权,但成功率低于数字版权合作。目前数字版权收益较稳定,且在持续增长中。

吴广卫表示,经过与台湾崧博公司的多年合作,双方已充分信任,顺畅合作,极大提高了海峡两岸版权合作的效率。目前纸电图书上架到博客来、爽读APP、诚品、谷歌、亚马逊、Kobo、Overdrive、mono、日本bookwalker等国内外各大平台。

“北京淞博公司也在出版服务中积极应用AI技术,如进行智能审校和宣传文案设计,以及使用Midjourney等工具设计封面和插图。”吴广卫表示,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出版机构合作或达成服务意向,其中包括AI工具的使用培训。“随着AI在出版选题策划、辅助编辑、多模态审校、翻译等方面的技术日臻成熟,必将推动出版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