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2024年第3期 翻阅岁月典籍 拾遗历史品趣
夏末秋初,阳光日渐柔和,微风吹拂伴着凉爽,大自然特意铺设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卷。在这样的季节,放慢脚步,静心阅读,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本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精选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经管、少儿教育五大类共27种好书,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时光里,快选择一本好书,让心灵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漫步时光长廊 聆听历史低语
历史的河流中,文化是最璀璨的浪花,闪耀着不灭的光芒。透过承载岁月印记的文字和图片,能够清晰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时代的变迁与进步。本期好书中,多种选择能够带我们穿越历史烟云,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从古今映照中收获心灵启迪。
在党的历史上,从1937年的十二月会议至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和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1938,关键一年: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集中呈现与阐述了这段历史。而《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不仅从长时段、大格局,更从一瞬间、细微处,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的历史图景。《周恩来主持政务岁月》则用丰富的史料与采访,全面展现开国总理周恩来后半生,并从侧面展现了26年多的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中,作者孙立天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提出质疑,呈现一部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何以华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则借文物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引导读者从历史深处读懂中国。全书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浩瀚的长河之中娓娓道来,用一件件洗尽铅华的文物带我们领略那段尘封岁月中的吉光片羽。
《中国考古学编年史》是考古学家王世民遵夏鼐、宿白二先生嘱托,于1984年开始构思,历时40年写成的。该书完稿于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之际,以编年的形式,系统梳理中国考古学的发掘与发现、事件与人物、研究与成果,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史研究的空白。考古学百年成就也直观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中,作者巫鸿教授试图为中国艺术中最具特色的山水画传统找到其最初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该书在面上是想对山水艺术产生和早期发展状况根据考古资料进行整理,骨子里则是希望往深处挖掘中国山水艺术传统的根源。《史前史学家柴尔德传》则是一部全面介绍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的传记。该书由点及面,透视时代暗流,既是对柴尔德本人的研究,也是对20世纪上半叶的考古学、历史学乃至知识界发展变迁的回顾。
本期好书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帮助读者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参政党”丛书对于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各民主党派史学习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漕运史》填补了中国漕运史研究的空白,是研究漕运与古代政治、军事、社会制衡、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的通史性论著。历史的任务之一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历史的思考”,《历史是扩充心量之学》中,作者认为除了期待历史帮助我们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时也应强调,读史如何提升人们整体的心智能力——心量。中轴线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历史发展的精髓,是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北京中轴线》便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
沉浸书海深处 感悟文学魅力
遨游于浩瀚的文学艺术海洋,我们如同探险者,穿梭于字里行间,品味着人间百态的酸甜苦辣,感悟生命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本期好书中,张炜、李修文、龚曙光等作家作品入选。
文学故事的创作,让我们在虚实相间中,感悟人生哲学。《去老万玉家》是张炜写给一代青年的答案之书,是一个韧忍和藐视、周旋和看破、决绝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艰难完成的世纪骄子传奇,一场迟迟到来的男子成人礼。《猛虎下山》中,来自山下炼钢厂的主人公与山中猛虎从相互较量到融为一体,人性的变异与时代精神互为显影。真真假假、现实与虚幻的错杂形成了一个关于我们存在于世的哲学性隐喻。而散文家、诗人赵丽宏也为小读者带来全新图画书作品《虫虫飞》,通过童年“我”与小虫的各种交往,展示了生命不同的蜕变和成长历程。
走近名家大家,亦能从他们的作品及为人处世寻得学习榜样。“样范”是湖湘方言里家喻户晓、随处可闻的常用词,除了赞美人样貌有型有款,更赞扬其为人做事有范有度,堪称样板和模范。《样范》中,作者龚曙光记录了韩少功、张炜、黄永玉、锺叔河、残雪、唐浩明等名家的样范。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沈鹏在多个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沈鹏诗艺咀华》作者从其1000 余首诗作中精选部分代表性作品细加解读,便于读者领略其诗书艺术的瑰美风光。《黑指头 红花瓣——田青谈艺录》则是音乐学者田青40年艺术追求的沉淀之作,亦是全面展示中国古典艺术之美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直面新问题,促进新发展》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哇!奇妙动物园》等为孩子带去语文、动物等相关知识,《四合院的孩子》则既是个体的生活再现,又是对北京这座城市及传统文化的共情。
主题出版(6种)
《周恩来主持政务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客观深情的笔触,还原出一位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人民总理”形象。通过该书,读者既可深入了解周恩来的思想、实践、处世方式以及独特的智慧和魅力,又可从侧面对那26年多的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中华书局)立足中华文明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真正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华书局)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性著作,该书由专而通,由点及面,从传统、从现代,从长时段、从一瞬间,从大格局、从细微处,从自身、从他者。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置身于内、又抽身于外,由“事”明“理”,释“理”晓“势”,以多重视野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的历史图景。
《1938,关键一年: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书运用大量会议资料和档案文献等一手材料,以及当时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文集等,结合坚实的理论框架,深入剖析1937年十二月会议至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之间这段关键历史时期,聚焦历史事件本身,关注中共领导层的决策过程、思想交锋和策略转变等,详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确立与形成的过程。
《改革嬗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出版社)该书紧抓新时期新契机,系统总结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判新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新路径新举措,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参政党”丛书(华文出版社)该丛书系华文出版社与中央统战部一局共同策划,中央统战部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担任编委会副主任,有关部领导担任主编。丛书全面梳理各民主党派中央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历史,旨在向海内外宣传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人文社科(9种)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商务印书馆)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 该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史前史学家柴尔德传》(商务印书馆)维尔·戈登·柴尔德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最多产的史前史学家。该书从柴尔德的家族身世写起,兼顾其生平、交际、作品及思想,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传记,为读者立体呈现了这位考古学人独异而幽深的精神世界。
《中国考古学编年史》(中华书局)该书系统梳理中国考古学10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兼及现代考古学诞生前的金石学概况,对灿若星斗的中国考古学发现与研究史实进行编年,资料详实,叙述严谨,检索方便。
《何以华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该书从距今8000年以来中华大地积淀的历史遗珍中,甄选出国内外约50家博物馆的近200件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文物,从文物视角探寻中华民族历史渊源,讲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故事,再现炎黄子孙相互依存和发展的过程。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聚焦以视觉形式表现的“山水”,以年代为序,从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通过发现和整理考古出土的与山水相关的重要图像,发掘其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潮流,勾勒“山水”作为中国一个重要艺术传统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历史是扩充心量之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书脱胎于作者在北京大学、东海大学、成功大学等的讲座,秉持“从史中求史识”的态度,强调各种形态的历史都可能提供我们意想不到的资粮。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启示,但除了期待历史帮助我们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时也应强调读史如何“扩充心量”。
《人大读书笔记:伟大创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该书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却屡遭失败的惨痛教训为背景,力图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贡献。
《中国漕运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该书立足于国家视角把漕运作为重要的国家事务审视其特性,立足于社会层面关注漕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尝试学科交叉的方法,对中国历史上的漕运情况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北京中轴线》(华文出版社)作者李建平长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北京中轴线”。该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深入浅出地介绍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发展、中轴线上的建筑,以及中轴线上的左右对称文化、神密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等。
文学艺术(5种)
《去老万玉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写了大变局将临的19世纪末:从广州同文馆回半岛探亲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风暴,借轮船延误之期完成恩师重托,前往声名远扬的万玉大营,由此开启步步惊心之旅。
《猛虎下山》(人民文学出版社)镇虎山下的炼钢厂正在改制转轨,末位淘汰制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厂的光环黯然逝去,作为炉前工的刘丰收,从前的骄傲与尊严碎了一地。时代大变局下,生存成为前所未有的危机……
《样范》(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以生动的故事和朴素的笔法回忆了与韩少功、张炜、黄永玉、锺叔河、唐浩明、残雪、水运宪、盛和煜等十几位文坛名家交往的点点滴滴。
《沈鹏诗艺咀华》(人民美术出版社)笔者从沈鹏先生1000 余首诗作中精选部分代表性的作品细加解读,对其风格特征作了综合性论述,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言之有据,持之成理,以一斑而窥全豹。
《黑指头 红花瓣:田青谈艺录》(人民音乐出版社)全书以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宏阔视野,阐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艺术门类的文化精髓、价值内涵和审美风范。
科技经管(2种)
《中国社会经济史》(东方出版中心)该书是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通史著作,按照时间顺序,较为系统地阐述自先秦至清所施行的社会经济制度演变历程。
《中国经济:直面新问题,促进新发展》(中译出版社)该书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23年演讲合集,蔡昉、白重恩、姚洋、易纲、王一鸣等一众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展开探讨。立足当下国情,探讨在全球变局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人口形势下,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突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少儿教育(5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商务印书馆)该书依据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紧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及考点编撰,助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师系统、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我什么都不想做!——小蓝熊情绪管理启蒙绘本(全4册)”(现代教育出版社)这是一套幼儿情绪管理启蒙绘本,旨在通过亲子阅读,帮助孩子了解、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协助成人捕捉孩子的情绪敏感期,恰到好处地安抚孩子的小情绪,做孩子真正的好朋友。
《虫虫飞》(天天出版社)蝴蝶,蜻蜓,蜜蜂,蝉,七星瓢,金龟子……从这本书里,我们不但看到它们各自展翅飞舞的模样,而且看到它们从小小的虫儿长出翅膀的过程。或奇妙、或艰辛、或震撼的蜕变过程,让孩子们学会丰富的昆虫知识,也懂得与自然、与万物相处的方式。
《哇!奇妙动物园》(现代出版社)北京动物园园长和保育员带小读者深度游逛动物园。该套书从繁殖、进食、伪装防御和社群通讯几方面引入,讲述动物有趣的一生,以及不为人知的一面。
《四合院的孩子》(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回忆录。时间跨度为1945年至1955年,记录了一个小男孩眼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情景。凡此大事小情,都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时期生活的样貌。文字入情,图画皆为作者所画,富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