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东莞文联的故事—— 莫华杰:鲜花盛开的文联小院
第一次走进东莞市文联,是在2009年的夏天。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年迎来了东莞的文坛盛事,第二届东莞荷花文学奖揭晓,其中的获奖作品有王十月的《国家订单》和郑小琼的《铁·印刷厂》,都是打工题材作品。那时正值打工文学的热潮,文联于是举办了以荷花文学奖为主题的文学沙龙,邀请王十月和郑小琼当主讲嘉宾,向全市的文学爱好者传经送宝。
我在工厂上班,业余写作,是不折不扣的打工作家,看到消息之后,赶紧报名前往。
从长安镇到东莞市文联,沿着莞长路出发,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路上,我们几个长安的文友聊起了王十月和郑小琼的打工文学作品,也聊起两人是怎么从打工仔成为作家的。一时间,我深受鼓舞,暗中立下志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写出同样优秀的作品,冲向全国。由此,我便记下那个朦胧也有些懵懂的时节,并对自己第一次走进市文联的印象极其深刻。
如今,隔了十多年的光阴,我仍然记得那天下午的阳光,亮堂堂的,明晃晃的,充满了不可回避的力量,仿佛要唤醒天地万物的灵性。时光可以让炫目的荣耀褪色,但阳光不会,即使穿过重重光阴,此刻回忆起来,那天的阳光也耀眼得如同闪电,照亮了藏在心底的往事。当我站在富有岭南建筑风格的文联大楼前,看着阳光把这栋大楼涂得金灿灿时,油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
沙龙在一楼会议室,我们顺着二楼的走廊往电梯口走去。目之所及,才发现文联大楼居然别有洞天,里面还有个精美的小院。毕竟第一次来文联学习,我不敢随处乱走,因此只是沿着小院转了一圈。后来,我站在小院的中间抬头望天,午后的阳光将小院侧边的走廊涂抹得生机盎然,走廊花枝垂下,在风中轻轻摇摆,看上去是那样静谧与祥和。我心生感慨,如此美好的地方,以后要是有机会能常来学习,那就真是太好了!
这个无意间许下的心愿,在岁月中悄然生根发芽,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后来我真的可以经常到文联来听讲座和文学沙龙,参加改稿会与培训班,以及领《东莞文艺》《南飞燕》的稿费。这些事情每一件都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奋斗,生活便充满奇迹与力量。
因为文学,我跟文联越走越近,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即便时光再汹涌,也无法冲淡内心的温柔。这些年来,文联对我们文艺青年的扶持、鼓励和帮助,是非常大的,像我这样一个在工厂打工的文学爱好者,能走上文学之路,成为自由撰稿人,与文联有着息息相关的感情。
我曾在各种场合,多次说过我是在东莞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东莞的扶持与帮助,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这不是恭维的话,而是肺腑之言。很多人都知道,我只有小学毕业,身患疾病,从老家跑到东莞谋生,是打工大潮中非常渺小的存在,东莞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成为一名作家,重获新生,这是我的幸运。
而在我刚走向写作之路,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东莞文联便给了我非常大的扶持,签约我的作品。2013年,我的长篇小说《身份告急》入选文学艺术院的扶持名单,这部作品后来参加中国出版集团的文学奖项,获得了长篇小说优秀奖;2019年,我的长篇代表作《春潮》也获得了文联的重点扶持,出版后不仅卖掉了影视版权,还入选了2022年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项目。
文联对我的鼓励和扶持,让我内心澎湃,决定再写一部与东莞息息相关的长篇作品《凤凰花开》,报答栽培之恩。没想到这部作品也获得了文联的青睐,进入重点扶持项目。为了让我们这些签约作者在写作上有所进步,走得更远,在文联的策划和指导下,东莞文学艺术院和市作协联合举办了“首届东莞文学新实力冬令写作营”,加大对东莞文艺人才的鼓励、支持、培育力度。
这是生命中难得的一段幸福时光。那些天,我每天待在文联学习,聆听专家老师们的讲课,感受到时光的点点滴滴,也感受到生命的点点滴滴,心头感情难以自禁。尤其是当我再次站在文联的小院,抬头望向天空,因为小院的合围和树木的衬托,空间产生了奇妙的变幻,每当有白云飘过,天空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是啊,天空如同梦想般,看似遥远,却被时间和空间拉近了距离,仿佛近在眼前。
小院的走廊周边,依然盛开着各种鲜花,花枝垂落下来,优雅而富有诗情画意,看上去是那么静谧祥和,与我第一次来文联时,看到的场景一致。时间的重叠,总是猝不及防,这一刻我突然产生了幻觉,时光在鲜花中开始倒流,而生命中的另一种花朵在悄然盛开。
回想往事,对照现实,是一种幸福的表现。我想起刚到东莞打工的情景,那时候的我瘦弱矮小,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在这个人潮汹涌的城市,任何一条时间缝隙都能将我淹没,所有的不甘与呐喊,都将沦为沉默,无法在岁月中激起回响。那时的我是多么迷茫啊,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时走路一瘸一拐,加上只有小学毕业,没有文凭也没有技术,想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安放自己的青春,实在是太难了。
但我很倔强,不甘命运的捉弄,相信东莞绝不会拒绝一个有梦想的人,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历经两年的漂泊,我终于在一个小工厂潜心下来,一做就是十年,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拥有原始股的高管。
生活的改变或许只是命运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全部,梦想的执着与蜕变,才能开出真正的生命之花。文学神圣的使命,不经意之间落在了我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打工仔身上。为了对抗生活的迷茫,我开始写作,利用业余时间编织自己的梦想。后来我加入了长安作协,渐渐地被市作协挖掘,并且进入了文联的新人才培养计划。
是啊,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一步一个脚印,无论自己多么渺小,但对生活与梦想从未怀疑过。我笃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努力与付出,一定就有回报,在这个繁荣富强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机会,只要我们怀着虔诚的信念,就能勇往直前。
感恩文联,感谢文学,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量。
【作者简介:莫华杰,1984年生于广西钟山,现居广东东莞。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广州文艺》《花城》《作家》《山花》《天涯》《芙蓉》等文学刊物。出版小说集《赊佛》,入选2019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长篇小说《春潮》,入选2022年度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项目;长篇纪实文学《世界微尘里》,入选2022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曾获首届漓江文学奖、广东有为文学散文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