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籍青年历史作家成长西安分享《重返:三国现场》
8月25日下午,“回到历史现场,感受三国风云——《重返:三国现场》分享会”在西安万邦书店中大国际南门店举行,《重返:三国现场》作者、青年历史作家成长与西安碑林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国家宝藏》国宝守护人白雪松围绕三国历史与文化遗迹展开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对谈。
成长1986年生于西安,现居北京,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专注于三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重返:三国现场》是他出版的第六本三国题材的专著。与其他三国主题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成长在近六年间自费探访并记录全国200余处三国文化遗迹和相关博物馆,足迹涉及20余省区市,从而形成了《重返:三国现场》一书的内容。该书以文物和遗迹为线索,内容涉及三国古城址、古墓葬、古战场、庙宇、壁画、书法、碑刻、瓷器、漆器、钱币、兵器、建筑、服饰、饮食等诸多领域,试图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与立体的三国世界。该书还获得了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在内全国20家文博机构的文物图片授权,收入400多张国家宝藏级文物及三国遗迹现场照片、手绘地图,被评价为一本“三国纸上博物馆”。
分享会现场,成长回顾了近年来探访三国文化遗迹的心路历程。他表示,大多数读者对三国的认识只停留在《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故事,但真正的三国历史并未离我们远去,他们可能是古城址、古墓葬,可能是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他们穿越1800多年,等待着我们重新唤醒关于他们的记忆,发现他们背后的故事。成长为读者分享了他探访汉魏洛阳故城、安阳曹操墓、勉县定军山、正定赵云庙等三国遗迹的故事,介绍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三国文物精品。他还特别梳理了三国与西安的关系。他说,虽然三国纷争时期,西安不是焦点地区,但“长安”这一意象都不同程度地在魏、蜀、吴三国中延续着。“曹魏设置五都制,其中就包括长安;蜀汉则将长安作为‘还帝于旧都’的目的地,长安是蜀汉君臣心中的‘耶路撒冷’;东吴看似与长安遥远,但孙权所造大船专门命名为‘长安’号,可见他对长安也有所向往。三国是长安的延续,长安城的繁华与璀璨是三国永远走不出的梦境。”成长说。
白雪松以读者的身份对《重返:三国现场》一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对全国的三国文物与遗迹进行了一场“地毯式”的梳理和研究,让文物变得鲜活生动,让读者看到了更加真实具象的三国时代。他结合碑林博物馆馆藏的《曹全碑》《熹平石经》《司马芳残碑》等汉魏晋时期名碑名刻,讲述了石碑上隐藏的三国人物与故事,并与现场读者一同就碑文与传世文献史料互证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