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刊》2024年第5期|马迟迟:金潭原
来源:《诗刊》2024年第5期 | 马迟迟  2024年07月29日08:42

旧相框

赭红色松木材质,被时光上釉

约 18 寸大小,内嵌玻璃片

之后是那些小尺寸、斑驳的

人物照,景别不一,拍摄于

1980 年代、1990 年代或者

2000 年之后,远看像七彩拼图的

旧相框,悬挂在她卧室墙壁的中央

组合成一位老人记忆的储存夹

填满对儿孙们眷念的,是从那

位于 C 位的一张开始,那时我三岁

绿色的警察服和帽徽已褪色,只有手中

握着的玩具枪还在宣示捣蛋的童年

左边是酗酒的大伯,他穿中山装

鸭舌帽掩饰他的秃头,他的裤袋上

永远别着一只银色的酒壶,暗示

其饮酒过度的死因,位于右边的是

二伯的全家福,背景在移民江西后的新居

再往上是大姑远嫁的合影,姑爹的

喇叭裤和牛仔衣,以及襁褓中

刚满月的表弟,我的小姑,村中人

公认的一位美人儿,喜欢穿白色的

连衣裙,那时,她的长发和纤细的腰还与

广州塔一样婀娜,在她旁边的是

年轻时的父亲,在深圳的某个工地

高耸的脚手架上,一个如火如荼的时代

处在燥热的青春期。而妹妹的照片

占据着相框的一角,梳着马尾辫

大都是六岁到十二岁之间,有小学的合影

还有和邻居家的几个同龄男孩,站在

一都河岸,快乐的瞬间。此后就是

被送养至我家的堂姐(大伯的女儿)

初中辍学后,刚进东莞电子厂时的一张

杀马特风格的大头照,唯有母亲的相片

缺失,似乎传递着婆媳关系的嫌隙

……每一张照片都标注有时间和地点

每一张都从金潭原的山外,邮寄回家

被胶片机定格,附上手写的信件

我的祖母,在相框中一一拼贴着它们

他们表情的集合,构成了墙上

一部静态的电影,无声地叙说着

一个家族的编年史

鸡蛋叙事

外公把鸡蛋放进碗中

那鸡蛋洁净、温润

在灶房的灯光下散发着

静静的美,当外婆将它去壳

你于是看到那剔透的核中

有一颗宁静的心,在他们

昏暗的瓦屋内,一只鸡蛋

会给穷人的生活带去希望和营养

一只鸡蛋是你童年必备的早食

它与另一只鸡蛋没有什么不同

你曾想象,一只鸡蛋或许是

梅山巫王合拢的眼,当祖母

在神龛下,用红绳绑住鸡蛋

在柴火上烧,你会相信蛋壳

开裂的昭示可以驱散恶疾

一只鸡蛋汇聚了所有鸡蛋的圆

凝聚卓越的忍耐。当你在窗下

静静观看,母亲给孕育的妻子

带来的那一篮子鸡蛋,你会讶异

那蛋壳包裹着蛋清,蛋清

包裹着蛋黄,那里面有一种

原初的力量在酝酿、涌动……

一只鸡蛋它似乎永远包容,含蓄

接纳命运的苦难,这神的恩赐

生命的养料,它体内是混沌的精华

新 年

神在新年来临时显灵

祖母、妹妹与我,分工协作

打扫厨房、厅屋和卧室

我们把窗玻璃擦洗透亮

把屋场的柴禾规整,向每位

过路的乡亲问好,把财神

请进家门,祭拜灶王菩萨

土地公公,早饭和晚饭时

事先要在神龛下摆上供果、米酒

让列祖列宗在卦象与黄纸

焚烧的烟雾中降下福祉

接近除夕,人们不再劳作

乡邻之间的嫌隙也在相互

拱手的祝福中消解,在外省务工的

父亲和母亲,会乘坐

春运的火车归家,带回礼物

金潭原因此变得热闹,孩子们

换上花衣围观叔伯们杀年猪

舂糍粑,跑去一都河边放炮仗

当贴上对联、挂上灯笼

迎接来年,神会围绕我们揸火

守岁、熏制腊肉,你抬头望见

对门山岭上雪迹分明……

家 宴

美德的教育从神龛下的家宴开始

譬如上桌前,你需洗净双手

譬如家中六岁的妹妹也要帮忙

摆放碗筷,爱扮俏的小姑要系上围裙

去给厨房的母亲打下手,健谈的大姑

要主动负责烧火煮饭,宰杀鸡鸭

如果早逝的大伯尚在,依旧会与二伯

争相谦让着落座,父亲会把男丁们的酒杯

斟满、斟匀,两位姑父则要去搀扶祖母

请入上座,要学会给长辈夹菜、倒茶

你要时刻端正坐姿,聆听家人的教诲

要珍惜粮食,切忌剩下饭菜;要细嚼慢咽

切忌高声打港①,惊扰神灵。家宴的话题

关乎小孩的学习、大人的工作和老人的健康

家宴的意义在于和家人去实践日常的真理

理解命运的馈赠与劫难,在家宴中习得

生活的哲学,愿所有的不幸都在祝语中得到平息

如碰上特别的节日,还需在牌位下祭拜、打卦

焚香烧纸,敬请祖宗和菩萨事先用餐

在金潭原,如遇来客登门,一定要留下歇脚

请吃夜饭,直至酒过三巡,月光照亮堂屋中央

注:①方言,意为大声聊天。

马迟迟,1989 年生,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