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走走《无声的细节》新书分享会在西安举办 畅谈小说还可以这样读
7月13日下午,作家走走带着最新的力作《无声的细节》,与评论家黄德海做客曲江书城。他们从小说文本出发,与西安读者探讨小说细节的“读到”之处,带领读者思考怎么来读小说,如何真正读懂小说,如何更好地理解小说写作。本次新书分享会由影评人余雅琴主持。
据悉,作家走走的新作《无声的细节》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为热心创作的读者提供贴心的导览,她犹如一名在小说字里行间探寻关键细节的侦探,敏感地发现细节“表达”的无声告白,她从编辑的基本功“细读”入手,引导读者思考如何理解小说写作,体验作家的能量、经典的魅力。
《无声的细节》由三章组成,每一章分析一本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小说,同时对读同主题的外国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揭开小说写作的神秘外衣。第一章解读毕飞宇的《青衣》和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第二章解读苏童的《黄雀记》、麦克尤恩的《赎罪》和电影《狩猎》,第三章解读阿来的《尘埃落定》、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电影《阿甘正传》。作家走走的行文在多种艺术形式里穿梭往来,让读者获得触类旁通的体悟。她的分析没有深奥难解的文学理论行话,而是走进小说文本,探讨小说细节的“读到”之处,养成文本分析的能力,理解小说写作的技巧。
分享会上,走走介绍说,“我这本书跟很多人分享小说阅读感受不同的地方,它是真正的创意写作课堂的教材。2020年,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学院教研究生一年级创意写作概论课,我们没有教材,靠老师自己摸索。我当时选择了一个中国的文学文本,加上同样主题的西方文本,但是我还考虑到,因为真正大部分读者接触文学作品是通过影视改编,所以又选择了它的电影改编,包括同样一个主题导演直接的创作,形成了这样的组成部分。”走走表示,这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上课时与学生一起共同读写和探讨,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小说,如何创作小说。
作家毕飞宇读完《无声的细节》后,曾表示发现走走通过注重小说的细节来关注小说的内部进程。他认为,她的思路是“写”的思路,她的美学趣味也是行进的美学趣味,这本书尤其适合推荐给热爱写作的年轻人。而走走则在分享会上表示,自己读小说时,会做画线阅读,不断比较其中的变化;她也会做减法阅读,去思考如果没有某个细节,对小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小说是‘小’的,细节是‘细’的?”在走走看来,文学让人对很多人生中的细节、生活中的细节或某些瞬间,感受更深,也更细腻。
提及细节,黄德海认为,“《无声的细节》的细节,没有讲之前,是无声的,讲了以后是带声音的,从二维平面变成三维立体,像一个照片慢慢覆盖成彩色。我们看到文字是黑白照片,是二维世界,把细节慢慢打开,通过时空隧道,回到当时发生的场景,这是打开细节的意义,这是这本书的意义,也是我读这本书之后的感受。”同时,黄德海表示,小说是由细节构成的,但细节不太好发现,通过发现的才能叫细节,“我对细节的敏感是通过精读形成的,与能够辨别细节的人一起来阅读,在学习和交流中,小说的细节渐渐地浮现,小说的意义被更好地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