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穿行,作家吕魁的“故事河东” ——运城青年作家吕魁《微醺时各怀心事》新书分享会特写
来源:运城日报 | 游映霞  2024年06月26日08:39

一首歌、一句话、一件事,稍纵即逝的某个瞬间,吕魁创作的灵感不断迸发,这位运城青年作家注意到的,不只是驱散了黑暗的那束光,更是光照亮后,充满张力空间里的无限视野。

《微醺时各怀心事》新书分享会现场。图/游映霞

有读者说,吕魁城市文学小说中那些不清晰的画面、瞬间的情绪以及失去的难过,都会带来被感动的瞬间,深刻体会后的愉悦。6月22日,运城籍青年作家吕魁带着个人价值观及对人生的理解感悟,为读者奉上中篇小说新作《微醺时各怀心事》。在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市作家协会、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微醺时各怀心事》新书分享会上,《山西文学》执行主编陈克海、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手指共同探讨这场新时代文学晋旅。

现代文学的某一类题材划分为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山西的乡村题材小说享誉文坛,最为典型的就是植根于山西农村的“山药蛋派”,坚韧厚实的黄土下,农村人生命力是独有的,破天荒的。文学总带有时代的印记,在文学的转型阶段,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山西涌现出了许多以城市、城乡融合等题材为创作方向的青年作家,“80后”作家吕魁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创作以城市题材为主,刻画出了一群新时代的青年生存状态,展示着青年的困境,以及他们与时代的同步脉动。

创作是源于真实故事的艺术加工,城市文学还具备山西现实主义文学的底蕴么?书写当下的生活、写熟悉的时代,仍是创作的主旋律之一。当今世界的小说旨在为读者带去独到的体验,这就是文学特别打动人所在。陈克海分享了他对城市文学所抱有的期待,“写作是作者面对真实的过程,一本倾注了心血的小说,总会塑造读者对世界认识和生活秩序的观念。不同类型、题材的作品往往能拓宽读者视野,而城市文学表现更大的包容性、自主性,让读者进一步获得不同的真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山西城市文学提供了陌生经验,许多人从中能寻找差异化、陌生化、个人化的体验”。

吕魁敏锐地观察着生活,触摸生活的颗粒度,他的作品回答了“城市里面有什么”的问题,这些成色有温度的作品打动着读者,也让作家自己被感动。“读过我的小说后,总有读者反馈被熟悉的感觉‘击穿’。他们的故事主线明了,却又不完全清晰。这些故事原型都源于周围,随意的谈话、偶遇的场景、熟人的往事,在观察到的人生百味中,他们的故事和影子无意识地涌入到创作中。故事内容有限,传达的却是无限的远景。”

评论家徐刚将吕魁某段时期的作品概括为“后青春时代的日常叙述”。吕魁写得更多的是“80后”青春期症候褪去后短暂的茫然和不知所措。作家张楚曾说吕魁的小说“有直面这个时代或者说正面强攻这个时代的勇毅和气力。在时代沉疲的叹息声中打捞那些失意的种子、散落的油彩和被时光抛弃的诗意”。在吕魁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北方四线城市人到中年的困扰,不同年龄阶段的困惑与无力,也不乏温暖的故事……他细微地剖析着当代人内心的隐秘,展示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情绪,真实而又深刻。《小染》《信仰在空中飘扬》《去乌兰巴托》,记录了身边朋友的故事,刻画他们的矛盾与冲突,期待与彷徨。

小说,尤其是名家著作总是不经意探讨人类人性。吕魁的都市小说在人与人显化或隐性的关系下展开叙事。《失眠便利店》是年轻人无疾而终感情的哀歌;《托斯卡纳》目光拉回到故乡运城,其中有大量有关城市的描写;《散伙饭》《托斯卡纳》《我略知她一二》《微醺时各怀心事》《总有人路口先走》等小说打造了马山“生活圈”,传神地写出了以主人公马山为代表的青年困境——孤独与耐性,敏感与骄傲。

在一个个令人心醉的都市青年故事里,读者看到都市文学的现代性与时尚感,看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包容与多元。2019年,吕魁回到山西运城生活,此后更多的灵感源自家乡运城,运城在吕魁的创作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出生地是作家创作植根最深厚的土壤,“当我离开运城,在北京求学,在上海、杭州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了一段宝贵的经验、独特的体验。”吕魁说,“以《火车要往哪里去》为例,县城是规模单位最小的城市,小城市的人来到上海后,与周遭环境的冲突,是我想要探讨的内核。”

运城对吕魁来说是一方精彩的舞台。“家乡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书中收录的细节、场景就是家乡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说。

小说《在鼓楼》以始建于明代的运城鼓楼重建为故事背景。此前的作品中,吕魁会刻意模糊化城市的名字,在《在鼓楼》里,他第一次实打实写运城。在吕魁的童年记忆里,只记得鼓楼断壁残垣,仅剩下残存的古建遗址,当他重新站到修缮一新的鼓楼前,恰巧听到一对青年男女相逢的故事。“那一刻,重相逢的男女与重修后的古建巧妙同时‘在场’,这样的巧合难以用语言形容,似乎带有宿命的意味。这一刻的场景,充满无数的诠释,似乎有无穷值得探索的角度。”

这个时代,慢的人反而走得快。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写道:“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高山,山巅终年积雪,其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之庙殿的意思。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去干什么,没有人做出过解释。”吕魁将自己已完结的作品比作山上的豹子,创作完成后作品前景如何,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也“没有人做出过解释”。不过,吕魁仍把写作视为乐趣和爱好,那是按捺不住激情的、由衷感到愉悦的生活方式。他将继续阅读,耐心创作,“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完整性以及是否用较为干净简洁的文字呈现出来,如果能做到,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