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建永:敩学半
来源:谚云(微信公众号) | 李建永  2024年05月28日08:18

“敩”字看上去很生僻,但我们家乡话中经常说到它。

“敩”读作xiào,其基本义有三:教,学,效法。其出处很古远。譬如,《尚书·盘庚上》即有“盘庚敩于民”,其意为教。明代大儒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亦说“敩学相长”,相当于教学相长。在《尚书·说命下》中,还有一句名言“惟敩学半”。有学者把此处的“敩”解释为教,也能说得通——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有所成,先生教,学生学,其工夫、功能各占一半吧。

不过,我以为“敩学半”的“敩”,乃有样学样,意为学着、模仿、效法。“敩学半”的意思有两方面:一是如前所说,要想学有所成,“敩”与“学”须各占其半;二是,只要肯“敩”,即等于学会了一半。我们家乡把“敩”读作xiáo,二声,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的对应字。家乡俗谚常说:“不会敩哩,发痒挠哩。”就是说,如果你不会做某件事——包括各种手艺、婚丧礼仪和做事方法等等,就要向身边的能者去依样画葫芦学着,模仿着,“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敩着敩着就敩会了。我们家乡的老者,至今仍然把学习叫做“敩习敩习”。

俗话说:“家传艺自会三分。”这正是“敩”的精义所在。对于艺人家长们来说,身教胜于言教,是谓“不言之教”;对于艺人家的子弟们来说,耳濡目染,手模心追,习惯成自然,就会敩下个三勾五成。俗话还说:“一村三照,一家传教。”“三照”就是有样学样,相互影响;“传教”则是一个家庭里的习染、教育与传承,“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谓家风家教,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情形吧。这是普遍性。

还有特殊性。先父在世时,常对童年及少年时期的我们说:“天生一半敩一半。”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各有其个性特点。俗话常说,“一牛生九犊,连母十不同”“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有好吃烧毡子的,有好吃煮帽子的”,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天性本领也。这是“天生一半”。还有“敩一半”呢。敩,首先是向谁敩?孩子应该向父母长辈亲戚们敩,除了长辈们要行得端,走得正,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启发引导孩子向善向上向好的自觉性;同时,也包含着对孩子的管教,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闪失。

“敩”字的繁体也写作“斅”,其偏旁“攴”,读作pū,据东汉许慎《说文》讲:“攴,小击也。”“攴”的小篆字形,就像人的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儿(类似教鞭),轻轻地敲击。所以组成“斅”字的“學”和“攴”,“學”,《广雅》释为“觉也”,《广韵》亦解之为“觉悟也”;可见,“學”代表着发自内心的主观自觉性,“攴”代表着来自外部的客观约束性。要想培养一个好孩子,少不得“主客兼济”“内外兼修”,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并发挥“敩学半”的深邃意蕴。

宋代大儒王应麟编撰的《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俗话也说:“宠儿不孝,宠狗上灶。”又说:“宠子如杀子。”遗憾的是,我亲眼看到不少有权有势有地位的所谓成功人士,在机关或者公司里,那叫个春风得意、威风凛凛啊!可是一到儿子女儿和孙辈儿们面前,便换了一副“慈祥”的面孔,百般地娇惯、纵容而不肯管教,美其名曰“自由发展”。当然也不乏无权无势亦不肯约束儿孙者。孩子毕竟是孩子,焉有听之任之、不管不教之理?

长辈放任,儿孙放纵,“王侯将相,管不住儿孙浪荡”,何况压根儿就不去管教呢!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十有八九“不敩好”,“天生一半”绵善者犹可,其生性桀骜顽劣者类,轻则败坏家门,重则祸害社会,被人指戳“有人养,没人教”,也就难免喽!

李建永,笔名南牧马,杂文家,散文家,民俗文化学者。山西山阴人氏,曾在阳泉市工作多年,现居北京。从业媒体,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杂文散文集《说江湖》《说风流》《母亲词典》《中国杂文·李建永集》《我从〈大地〉走来》《园有棘:李建永杂文自选集》等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