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洞庭人家》改稿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24年05月10日15:58

5月7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洞庭人家》改稿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军、总编室主任孙吉民、总编室编辑原文竹、营销宣传编辑胡博远、刘岂凡,贺绍俊、白烨、刘大先、宋嵩等专家学者,《洞庭人家》作者余红,责任编辑、作家出版社创意合作编辑部编辑朱莲莲等参加改稿,会议由胡军主持。

长篇小说《洞庭人家》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洞庭湖边的宋家人由渔民成为菜农,为了生计默默打拼,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故事。以许玉珍为代表的父辈,任劳任怨、勤劳朴实地深耕细挖宋记食品,以宋明泽为代表的先行者经过部队的锻炼转业还乡,带领洞庭镇人不断探索与进取,在改革与转型的矛盾中不断突围与前进,历经沉浮、不屈不挠,带动周边三区五乡共同发展,使湖区焕然一新。以宋运广、宋安琪为代表的新一代则紧跟新时代潮流,守正创新,与湖区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洞庭人家》通过宋家一家人的命运展现了40年来整个洞庭湖区的发展变化,题材独特,内容丰富,历史纵深度强,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山乡巨变题材作品。

专家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逐一提出作品中有待继续打磨之处。比如创作主题不够突出、鲜明,创业情节过少,一些言情味过浓的情节冲淡了主题;女性角色仍待完善;枝蔓情节略多,线索不够清晰;前慢后快,节奏有些失调;人物繁多,面目不清;小说人物的言行、衣着,家里的摆设还不够符合时代;人物语言文艺化比较严重,欠缺真实感;重要情节铺垫不够,节点出现略突兀等。

专家也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议。比如乡村风景描写是本书的一大优点,而湖景又是区别于山景、田景、林景的颇具特色的风景描写,可以在整本书中贯穿这一优势;延续开篇扎实丰满的风格,扩充细节;多设置伏笔,增加小说的精彩度;突出创业线,淡化感情线,提炼出更为明确的乡村振兴主题;调整相关情节,把诗意化、浪漫化的爱情线变得更具合理性;平衡叙事重心,添加高潮,捋顺、增强小说的节奏感;简化人物设置,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等。

交流环节中,作者余红坦言,《洞庭人家》融合了她自身的生命经历和情感,也是想献给过世母亲的一部作品。她想通过书写宋家四代人的命运变迁和创业历程,展示出国家这四五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大越变、大历程,诉说出在这个过程中湖区人民生活中的点滴和各个方面的豁然新变。她表示,小说前后已经改了五稿,可能还有许多问题,自己更多的是满腔热情,到底写得好不好还非常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接下来她将认真思考修改方向,优化作品,把自己想表现的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光辉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军对改稿专家细致的点评和有效的针对性意见表示感谢。他表示,这些具体和专业的建议将帮助作者沉淀下来修改作品,也有助于出版社进一步总结经验,助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更多出色的新时代文学成果。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