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脉动大湾》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4月26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水利厅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承办的“逐梦珠三角,水润大湾区——长篇报告文学《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广东省水利厅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领导,梁鸿鹰、徐可、李朝全、杨晓升、王国平、张从联、王辉等有关领导、专家,以及作者赵川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主持。
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和广东省“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的重要项目和水利基础设施。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沿途输水至广州高新沙水库、东莞松木山水库、深圳罗田水库,以地下深层隧洞形式穿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工程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其中包括新建的广州高新沙水库。
报告文学《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精选版首发《人民文学》杂志2024年第1期,单行本由花城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作者赵川深入工程建设一线,采访了200余位重要亲历者,积累原始田野笔记逾百万字、电子影像及视频近100G,真实还原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深度讲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智慧水利故事,深情刻画一批“全国工人先锋号”“时代楷模”的奋斗者群像。
与会专家表示,水脉相当于一个城市的血脉,大湾区同根同源,习俗相亲,人文相近,所以“脉动”是大湾区的生命之动,对大湾区的建设发挥很大作用。这部作品对水利、大国制造、工匠精神的提炼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大型设备和水利规律的描述,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反映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罗田水库工程中主人公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爱护,既是对绿水青山理念的践行,也是美丽中国的实际行动。
作者赵川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感谢,并分享了采访、创作过程中的心得。“这个工程团队是我从业三十多年以来遇到的最令我感佩的队伍。时代楷模群体是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但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只是想把工作做的极致,把这份活干到尽善尽美。我作为一个新闻人、一个作家,我的理念是回归到人,写普通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