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求学、工作到安家,陈朗的人生轨迹与上海密不可分 在上海写最新最时髦的都市故事
来源:解放日报 | 张熠   2024年04月24日08:30

陈朗,笔名朗朗,豆瓣阅读人气作者。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硕士,现工作于上海大学,擅长都市女性题材创作。代表作《双喜》被改编为电视剧《好事成双》。

“上海就是我活着的世界,我目之所及的世界是上海,所以我心之所向的故事也在上海。”在网文作家陈朗眼里,上海是一座无法替代的城市,上海的都市生活、饮食男女也始终是她创作的母题。

多年来,陈朗一直用笔名“朗朗”在豆瓣阅读上写作。去年9月,都市剧《好事成双》在央视八套热播,原著小说《双喜》就出自她之手。作为新上海人,她在上海大学工作,白天与学生相伴,晚上笔耕不辍。

从求学、工作到安家,陈朗的人生轨迹与上海这座城市密不可分。她1986年出生于南通如皋市,受地缘影响,从小向往海派文化。“我喜欢看王安忆的书,也喜欢海派画家陈家泠的作品,一直想着要来上海。”高考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择业时又选择回到上海。

尽管非文学专业出身,但从小语文成绩优异的陈朗,一直有个作家梦。“我喜欢网络小说,硕士毕业后,进入了网络小说的顶流平台阅文。”《双喜》是陈朗第一本卖出影视版权的小说,作品通过对林双、江喜等不同年龄、职业、境遇的女性的细腻刻画,探讨都市女性在多重困境下的个人选择与思考。这本小说的灵感一部分来源于社会新闻,一部分也源自陈朗自身的处境。作为过了而立之年的职场女性,她需要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努力寻找平衡。“我要写一个不一样的言情文、家庭文,探讨现代婚姻中男女的责任。”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好事成双》播出后,收视率喜人,这令陈朗在兴奋之余,也有一点小遗憾。“20来万字的小说,人物的性格没有办法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果现在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

陈朗喜欢写上海的都市生活,在《双喜》中运用了许多上海话的元素。《赢家》也是以上海为背景创作,塑造了来上海打拼的小镇女孩林青与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梁梦等女性形象。至于《三七》,则是一个与上海建筑有关的故事。“我的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三七》中有我对建筑是什么的思考,我认为建筑是未来对现在发出的视觉邀请。”她说,自己喜欢看上海的天际线与海派建筑,这本小说以人民广场那一片的建筑为蓝本,“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这边是摩天大楼、玻璃幕墙,一转身却是梧桐树下的红墙、石库门,建筑与居民生活融合得很好。上海是一个很有味道及底蕴的城市,你只有沉浸式体验,才能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意涵。” 

写上海时,陈朗观察城市的天际线,也观察生活在上海的人。有时候,她会买一杯咖啡,在人民广场的花坛边坐一下午,看形形色色的人走过。“我喜欢独处,也喜欢看人,在武康路看人,在黄河路看人,在安福路看人,也在苏州河边上看人。”她写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身边找到原型。比如《好事成双》中黄晓明饰演的顾许,原型是她的丈夫,一位中科院博士毕业的算法工程师。

陈朗也喜欢站在橱窗外,看安福路上的各家小店。此时橱窗成了一种写作上的隐喻。“我们在社会里有自己的人设,就像隔着橱窗在看人,你要透过橱窗把对面的人看清、看透,让她成为你笔下真实鲜活的人物。”

每天雷打不动日更至少3000字的生活,陈朗已经坚持了无数个日夜。她说,自己的写作没有“存稿”,灵感都来自最新的都市生活。所以她每天追剧、看新闻,不错过任何热点。“我在上海,一定写最新、最时髦的故事。我写的东西一定跟上海都市生活、都市男女相关。”

《好事成双》曾在长宁区取景,对于已经售出影视版权的其他作品,她希望也有机会在自己生活的普陀区、在苏州河边取景。“苏州河十八湾,我每周都要走几次,一次好几个小时,一路能看到很多景观。”

陈朗告诉记者,她正在更新一篇描写婆媳关系的小说,希望写一个女性与女性互相帮助的故事,“我对笔下女性角色的期待,是有事业、有义气、有担当、有格局。”她说,自己的创作将始终以都市题材为主,希望在这个领域不断超越自我,“我创作的初心是治愈,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寻找网文的爽感。”

现在,陈朗在上海大学工作,每天与100多个学生相处。“我的学生中一大部分未来会生活在上海,成为新上海人,我在跟未来的他们相处,这是很好的故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