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散文百家》2024年第4期丨王兆胜:带走潇洒,留下美好
来源:《散文百家》2024年第4期 | 王兆胜  2024年04月25日08:34

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铁仙”老师这个名字。他与我同姓,“铁”是硬朗,“仙”让我想到我的家乡蓬莱仙山。我曾让目光驻足过,试图寻找这个特殊名字的含义,还琢磨过“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

当知道王铁仙老师是瞿秋白先生的外甥,而且写了那么多瞿秋白的研究文章,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一是觉得“王铁仙”这个名字确实不一般,它竟然与瞿秋白有那样近的亲缘关系,这是我以前不可能想象的。二是我一向敬重欣赏瞿秋白先生,除了他的政治生涯,还有他的潇洒风度与学问人品。在那张著名的照片上,瞿秋白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笔挺干净的白色风衣,文质彬彬的样子,这成为一种永远美好的记忆。还有,瞿秋白的游记、文章、篆刻在现实关怀中,总有一种灵动飘逸之感。当我将王铁仙老师与瞿秋白先生紧密连在一起,我仿佛觉得与他们似曾相识一般。

当我了解到,王铁仙谈到从事瞿秋白研究的初衷,即母亲对儿子说的那句勉力的话:“你是学现代文学的,你为什么不写写你大舅舅呢?”王铁仙老师说,当时这句话对他触动很大。于是,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的殷切期望,对于哥哥充满敬意的永恒怀念。此时,像被电击一样,我被王铁仙老师的这一回忆触动了。于是,眼前出现瞿秋白临终前那个安如泰山、从容就义的光辉形象。

真正接触王铁仙老师,还是他给《中国社会科学》投稿。他的来信中,语言平和,态度谦虚,感情真挚;他写的论文大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风朴实,思想深入,论辩有力。在编辑稿件和发稿过程中,我们相差二十多岁已变得不重要,在文学、文化、精神、审美、人生等方面的交流畅通无阻。通过交流,我与王铁仙老师进入一个感觉良好的生命对语通道,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为文为人之道。

在王铁仙老师给我的多封信中,有一封最让我感动。信的内容如下。

兆胜同志:

您好!

前些天我读了您的散文《三哥的铅色人生》,是在最近一期《书摘》上看到的,很感动,一时心里沉重,也象灌了铅似的。我的家境虽比您好,但幼时也在农村生活过几年(解放前后读小学的时候),知道命运不好的农民的苦辛。您写得实在、深切,写事和写情都没有一句是虚的。您不仅写出了您三哥的惨苦,也写出了他的坚韧和善良,让人心动。您对得起您的三哥,您结尾的话,是对您三哥的人生和品格的一种总结,同时透出您在无奈中祈求,也只能这样了。不知您的老父和三哥的儿子现在情况怎样?我真是有点挂念。

我爱人也看了这篇文章,认为是血泪文章,是她先读了再告诉我的。

现在写农民、写农村的厚重之作太少。一般读者太飘浮(我不知道在农村里能看到的读者怎样),象路遥、周克芹那样的小说几乎找不大出来,真正从我们生活的厚土中生长出来又含着真情的作品太少了。

即颂

编安

王铁仙06.5.22

您大概有《书摘》第5期吧?如无,我可寄给您。又及

王铁仙老师在信中用“您”,且提及我的文章是他爱人先看到的,信写得情真意切,还有“又及”里包含了细心的体恤,也有余音袅袅,读了令我动容。在此,我特别感谢王铁仙老师的理解,也感谢他的爱人。

那年,我路过上海,专程去王铁仙老师办公室拜访他。记得,从机场到学校,车堵得特别厉害。当见到王老师,我倍感亲切。他宽厚、仁慈、亲切、诚恳,我们谈了很多,一见如故。事实上,我们只是将纸面的交流移到见面后的促膝谈心。

近些年,由于工作繁忙,我没见到王铁仙老师,但从我师兄刘克敌那里得知,王铁仙老师的身体不是太好。但没想到的是,今年四月王老师就已驾鹤仙逝了。

曾读过王铁仙老师的散文,那些质朴中有诗意、平淡中有感悟、深沉中有智慧的话语,让我深长思之。这些句子仿佛是一面面镜子,折射出王铁仙老师的人格力量与精神境界。他说:

闲暇时,我最希望做的,是在家里独处一室,整理好杂乱的书桌,收拾出干净的一角小天地,静静地待一会,或者在校园僻静的小路上走一走,让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神经松弛下来,让头脑里纷扰的思虑渐渐消散,就好像是战地上尘埃落定,恢复平静,从忙碌的人堆里这么暂时超脱出来,真是愉快的休息。

朴实的品德和合群的理性,就是人的最自然的也是很宝贵的品性,它根植于人的一般本性之中,就像自然界的山丘林木一样,普遍而永恒。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浩渺宇宙、永恒时间面前,都是很渺小的。不过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

我们只愿国家、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总如浩荡活泼的流水,长流不息,不舍昼夜,奔腾向前。

山无言,树无言,但它们永存,不会消失。

在此,既有个体,又有民族国家,还有宇宙万象,更有从中体味出来的生活点滴以及豁达的人生观,当然也不乏对于生命本真意义的开启与醒觉。

其实,我们尊敬的王铁仙老师的一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就像风吹过、雁飞过、水流过、花开过,但那些曾经的印痕、声响、韵致、香气却永留在我们的心间。

我虽然不是王铁仙老师的门内弟子,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常想起他。除了学术、人品、精神、境界,还有那张宽厚的脸庞,特别是看我的时候那双眼睛,里面跳动着正直、善良、真诚与美好。

【王兆胜,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兼任鲁迅文学奖评委、《文学评论》编委、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林语堂的文化情怀》《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王兆胜学术自选集》《新时期散文发展向度》等专著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约300篇,被《新华文摘》等转摘60多篇。编著《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精美散文诗读本》及散文年选20多部。散文随笔集有《天地人心》《逍遥的境界》《负道抱器》《情之一字》等,作品多入选中学教材、中高考试题和散文选本。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第四届全国报人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