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共同浇灌港澳文学的成长园地 ——内地文艺界代表与港澳作家“文学新天地”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许莹 杨茹涵  2024年03月31日15:46

春回地暖,万木竞发。3月30日下午,参加中国作协“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的作家们穿过老北京豆腐池胡同,漫步来到有着700余年历史的“观中”中轴线文化博物馆观书·殿,共同期待着“文学新天地”活动的举办。

“今天,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观照港澳文学创作,共同探讨港澳文学创新发展的可能,为港澳作家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和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鲍坚的主持下,5组来自文学刊物、出版界和戏剧影视界的嘉宾围绕港澳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IP转化等话题,与在场的40余位港澳作家进行交流,为港澳作家在内地发表、出版、影视及戏剧创作改编打开新思路、提供新机遇。

文学内外的交融互鉴日益加深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用“融合”一词描述港澳文学与内地文学的关系,他谈到,港澳与内地作家的交流从很早就已开始,近年来变得日益密切,开掘富有地域特征的本土文化,记录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展现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心灵世界,正在成为广大作家的共同认知与创作追求。“当下文学发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如今我们可以在某些长篇小说中感受到两类甚至多类不同的元素,比如传统与现代,流行小说元素和严肃文学主题,以及在小说中不断强化的地方性和在主题表达上的全球化,当这些不同的元素出现在同一部小说里,这其实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

阎晶明观察到,关于金庸这样一个小说家和他的作品该被如何看待的问题,在近30年来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他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自己上学时,看这类流行小说往往被视为“不务正业”。但后来文学界逐渐意识到金庸小说中的深厚文化价值与意义,不久前中国作协还主办了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对金庸创作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当初不受重视的流行小说早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阎晶明说,文学内部意义上的融合已经开始呈现一种全新的样态,而且未来将会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融合,这有助于港澳与内地作家的进一步交流,从互学互鉴走向共享共荣。

“过去,大家提到澳门文学的历史,会觉得乏善可陈。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理解的文学往往都是参天大树式的、可见度极高的存在,但文学还存在另一种生态,就如澳门文学那样,可能还未长成参天大树,但却早已绿草如茵。”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朱寿桐表示,自己主编的《澳门文学编年史》已经出版了5卷,后续的编纂正在筹备中,未来他将持续为澳门文学做一些基础性的、学术性的资料积累工作,促进澳门文学持续繁荣发展。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观察到,改编自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繁花》运用了香港文学中的常见模式——“一男三女”,这种模式在刘以鬯的《酒徒》、崑南的《地的门》、也斯的《剪纸》等香港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他表示,这种文学模式其实源于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后来逐渐演变成香港文学的主流。“香港导演王家卫改编执导电视剧《繁花》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港澳和内地文学的交融互鉴提供了典型范例。”

曾出版过《小说香港》《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等著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室主任赵稀方说:“香港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译介和实践接续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脉络,香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跟随世界潮流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他谈到,香港文学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与内地的进一步深入交流,有助于香港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在戏剧影视的发展中延伸港澳文学价值

“惊寒欲问今何昔,第一楼头看月明。”这是诗人刘征写给剧作家何冀平的诗句,也恰恰最能够说明何冀平从北京来到香港之初的真实感受。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剧作家何冀平谈到,“我到香港已经35年了,过去是北京人艺的一名编剧,在人艺做了两部剧后来到香港。起初我满心惆怅,在香港没有人认识我,不知道怎样生活下去。徐克导演后来找到我写《新龙门客栈》,他觉得我能写出《天下第一楼》这样的饭庄,也一定能写好一个客栈。”何冀平坦言,在香港从事文学、影视、戏剧创作是非常艰难的,在香港影视圈中,人们称呼她“救火队长”,她笑言都是被逼出来的。“《新龙门客栈》原初剧本写的是两男一女的故事,后来徐克说林青霞也来,希望我紧急改为两女一男的故事,我花了一周时间就改好了。”何冀平表示,现在内地与香港在戏剧影视领域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她自己手中就有三四个与内地院团合作的剧目。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兼作家专委会主任穆欣欣谈到,戏剧和文学的共同特点是讲故事,文学可以用上帝视角去讲故事,而戏剧需要受限于一定的时空,剧作家要在有限时空内把故事讲好。“在我看来,戏剧创作比纯文学创作更难,但戏剧创作所讲求的一波三折与人生跌宕起伏的命运更加契合”。穆欣欣回顾了澳门戏剧发展的历史,认为澳门戏剧发展与内地戏剧发展一脉相承。

与导演陈可辛多次合作过的剧作家张翼切身感受到香港电影文化对内地的影响。“2012年,我第一次走进陈可辛导演的剧组,惊奇地发现现场的场工都在跑着干活,那时候在内地的剧组里是很少见的。但现在我看到内地剧组里的场工也在跑。”张冀还发现,近年来由纯文学、严肃文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数量在上升。“现在许多主流电影奖项在大力推动编剧奖的改革,想要把编剧奖分为原创剧作奖和改编剧作奖,我希望年轻的影视创作者能多多改编文学作品。”

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部副主任袁丹璐现场代读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的发言稿。田沁鑫表示,中国国家话剧院历来与港澳戏剧界、文学界有着十分紧密的交流。早在2002年,由她导演的话剧《生死场》就在澳门参加了华文戏剧节的演出,2004年国话和香港艺术节联合出品制作了音乐话剧《琥珀》,导演是国家话剧院的孟京辉,并在2005年第33届香港艺术节进行首演。2013年,由她导演的《青蛇》同时也是香港艺术节委约制作的剧目,该剧首演亮相香港艺术节,受到了广泛好评,这部剧正是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同时包括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等都曾在香港和澳门演出过。去年9月,她带队中国国家话剧院一行到澳门、香港拜访了澳门社会文化司、文化局,香港康文署,香港文联等机构,就澳门国际戏剧节、精品剧目输送、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落地大湾区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尤其可喜的是,此行成就了一次港澳作家的文学IP合作,剧院计划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话剧院等合作创作由香港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燕食记》。

国家广电总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燕旎介绍,近年来内地与港澳在视听合作方面呈现出深入拓展的态势,在人员往来、节目合拍、交流播出、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平均每年香港澳门参与内地节目的人次达到1000人次以上,每年内地网络视听平台引进港澳视听作品超过500部。特别是在精品力作的生产方面,近年来广电总局支持创作了《珠江人家》《守城者》《湾区升明月》《生生不息之那年香港雪在烧》等多部专注港澳题材的电视剧,还有2022年芒果TV和香港TVB合作打造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产生了巨大反响。在燕旎看来,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各具魅力。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下,由中国广电开办的“重温经典”高清电视直播频道就重播了根据金庸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83版《射雕英雄传》,并再次引发观众热议,可见经典文学作品会产生持久魅力。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杨舟贤谈到,国家艺术基金从2022年开始全面开放了港澳地区的项目申报。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已经支持了61个港澳地区的文化艺术项目,这些项目的数量每年都呈现递增趋势。杨舟贤谈到,这些项目给了他三个特殊感受:第一,港澳艺术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第二,港澳艺术散发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凸显了浓郁的民族精神;第三,港澳地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投身国家文化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芒果TV影视中心导演李漠回忆起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港台电影史》这门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由此塑造了其个人的审美情趣。谈及短视频、微短剧等火爆的当下,如何看待文学以及文学改编剧集时,李漠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作品存在,经典的东西依旧留在那里。“我更乐于面对新的艺术、借助新的途径,帮助不了解那些经典作品的观众去了解它们,了解创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李漠即将要拍一个关于澳门的故事。“澳门和香港有十分独特的文化肌理,我希望走到哪儿看到哪儿,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我的作品乐于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爱奇艺作为长视频平台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播出的影视作品大多改编自文学。爱奇艺影视文学开发中心负责人张晓媚认为,文学对影视有很大滋养,优质的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是影视改编的富矿。文学可以提高影视的审美价值,影视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普遍性、通俗性,让大家更多看到文字之美。“爱奇艺开展了一系列深耕文学改编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域性文学的开发。”张晓媚表示,港澳文学的土壤非常丰富,将为内地影视创作带来很大滋养。“希望未来爱奇艺能做好影视和文学融合发展的桥梁。”

让好的港澳文学作品被更多读者看见

期刊和图书是文学的重要载体。如今,想要增进内地读者对港澳作家的认识与了解,还需要架起内地期刊、图书与港澳作家之间的桥梁,为港澳作家提供实践的平台与展示的舞台。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港澳作家有着深厚的渊源,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出版社就开始引进并出版李碧华、梁凤仪等作家的作品,近年来又相继出版了“刘以鬯经典”系列和葛亮的《燕食记》《北鸢》《瓦猫》等作品,出版社与港澳作家们的友谊一直在延续。”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谈到,出版社要继承与港澳作家一直以来的沟通与交流传统,让好的作品被更多读者看见,也希望港澳作家朋友们下次“回家”的时候,可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看一看、走一走,彼此之间多亲近些,增进了解和交流。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谈到,期刊和图书编辑的共同任务就是为作家服务,为读者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学期刊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从前,我们的工作就是约稿、编辑和版面设计,文章刊发后我们的工作就结束了。但现在我们将编辑出版工作当做整个流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就是文学IP各类形式的转化。“未来可以让更多读者和观众,通过港澳文学作品和由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了解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和生活细节,加深内地对港澳文化的了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晓舟说,十月文艺始终坚持“原创为本,品质立社”,提倡开阔而温暖的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坚守与作者同行共进的专业水准和“毫发无遗憾”的编辑风格,力求以出版的高度,彰显这个时代思想的高度和文学的高度。“出版社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作者一起,为读者奉献更多的优秀作品,把文学送入千家万户。”

“杂志的本质就是‘杂’,内容丰富庞杂、包罗万象是期刊固有的特征。杂志能够敏锐地发现作者的最新创作动向,将文坛的新气象、新面貌展示给读者。”《十月》杂志社主编陈东捷说,港澳的电影、歌曲和武侠小说是流行文化的代表,这其中所反映的不仅是地域性的创作特点,而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呈现。未来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发现具有独特性的港澳作品,立体展现香港、澳门的发展与变化。

随时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网上写诗的人数十分庞大,出现了诗歌作品在互联网发布后迅速走红并引发广泛关注的现象,为适应时代变化,《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说,2024年全新改版的《诗刊》杂志开设了“数字诗界”栏目,从微信、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发现更多的优秀诗人,发掘新面孔。“当然,优秀的港澳诗人也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希望能够呈现更多元的诗歌美学,催生符合这个时代的诗歌语言,通过诗歌传递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记忆。”

《中国作家》副主编付秀莹说:“《中国作家》杂志目前在筹备港澳作家专辑,未来还将开设港澳作家专栏,持续关注他们创作的新动态,也希望《中国作家》能够成为港澳作家们展示文学风采的重要平台。”

“已经45岁的《当代》杂志从创刊之初就开始向大陆的读者介绍港澳文学和海外华语文学,开设的有关港澳文学的专栏,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内地与港澳作家和读者从相互好奇地眺望,到试探性地握手,直到最后热情拥抱的全过程。”《当代》主编徐晨亮谈到,文学拥有不断回应当代生活的特质,港澳作家应发挥资源优势,把港澳文化的历史积淀、审美元素与今天当代人的生活状态、生存困惑更好的融合起来,把自己的地域文化和精彩故事传达给更多人。

《台港文学选刊》副主编马洪滔谈到,创办于1984年的《台港文学选刊》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门选发台湾及海外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创刊号上即刊载了余光中《乡愁》《乡愁四韵》,回望这本刊物的发展历史,可窥探两岸文学互动交融的历程,体味海内外中华文化同属一脉的渊源。在某种意义上说,《台港文学选刊》以文学的角度见证了时代的深刻变迁。“这本期刊与港澳作家的联系从一开始就非常亲密,被视为瞭望港澳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团结社会力量的精神象征。”

春树暮云,身遥心迩。活动结束后,作家们参观了位于北京宏恩观内的传统文化创新数字展,在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的免费集章处,盖上了北京中轴线古建筑专属印章。老北京城楼记忆明信片、邮筒造型U盘、“时光机”经典公交车系列冰箱贴、邮政车模型、北京中轴线护照等文创产品深受港澳作家们喜爱。

“观中”中轴线文化博物馆 潇湘晨报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