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落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詹晓宁  2024年03月22日12:28

3月10日,由汕头大学文学院和《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落下帷幕。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都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福建省社科院、《南方文坛》编辑部、《文艺论坛》编辑部等国内60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论坛开幕式由汕头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浩涛主持。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文华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汕头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成就。谈到当前规划和未来愿景,他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界同仁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并恳请各位嘉宾不吝赐教,为汕大的建设多提宝贵意见。他认为,此次论坛研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新发展中所形成或将要形成的现代化叙事框架、模式、内涵及创新,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华文文学》顾问黄子平,汕头大学退休教授、《华文文学》创刊人陈贤茂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黄子平介绍了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从1980年代欧美国家构建的庞大体系的迅速沉寂,到1990年代三大历史精神将其激活,印证了第三世界可以“以他们自己的传统,还有他们的文化基因,来应对这种现代化的挑战”。

2025年即将迎来《华文文学》创刊40周年,陈贤茂讲述了1985年前后《华文文学》创刊时的一路坎坷,同时也感激于许多领导与学者的帮助。对于刊物现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他认为归功于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他也因此对华文文学的未来充满憧憬,他说:“我相信汉语将成为和英语并驾齐驱的世界通用性语言,世界华文文学也将迎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新起点。”

此次论坛共设四场大会主题发言,分别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红旗、《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任茹文、山西财经大学教授金春平主持,北京大学教授计璧瑞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树勤、湖南大学教授罗宗宇和山东大学教授马兵、暨南大学教授白杨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袁勇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洁宇和中山大学教授陈希分别担任评议人。

第一场和第三场大会主题发言围绕华文文学研究展开。厦门大学教授朱双一作了题为《迎接世界华文文学的高光时代》的发言,他呼吁华文作家应充分认识到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期待世界华文文学迎来她的高光时代。白杨梳理了40余年来海外华文作家作品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出现频率和面貌,借此窥探华文文学创作轨迹的演变,及其与中国内地文学的互动发展。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朱文斌认为从“文化冲突”到“文明互鉴”,充分显现了新移民文学的叙事转向。安徽大学教授刘云分析了不同时期北美新移民小说的情感结构特点,并从中探寻北美新移民小说折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路径。

不少大会发言人聚焦于具体的华文文学创作。如复旦大学教授梁燕丽谈到马森的剧作,认为马森以华族传统思想精华作为底蕴,提出“脚色式人物”,与人类戏剧实践中已有的人物类型构成对话和补充,是一个华人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建构。计璧瑞选取台湾当代长篇小说《邦查女孩》与《鳄眼晨曦》作为讨论“人化”与“灵化”的例证,阐释“华语文学世界吹起动物风”的热点现象。罗宗宇认为愤怒的女孩、华裔嬉皮士与和平使者三种形象不仅交织构成了汤亭亭的立体人格,同时也映照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

赵树勤、王红旗以及合肥大学教授朱育颖都关注到华文女作家的创作。赵树勤以韩素音、虹影、郭小橹三位经典的英华女作家的创作为切入口,揭示其中重要的跨语际、跨文化的实践意义。王红旗勾勒了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女性写作的版图,认为她们自觉的性别赋权与精神赋格,为女性的生命价值和生存发展提供了形而上的路径。朱育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意象出发,对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的水意象所负载的多重意蕴与独特韵味进行了解读。

为《华文文学》创刊40周年预热,《华文文学》杂志与华文文学的发展也是此次论坛研讨的主题之一。《华文文学》常务副主编程桂婷在《华文文学》即将步入“不惑”之际,简要回溯了《华文文学》近4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对其未来“不安于现状、不安于一隅”的心态,提出引领理论探索、关注文学现场、促进海外传播、大力扶持新人的四点规划,并对每一位热爱、关注、支持《华文文学》的编委、外审专家、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谢意。袁勇麟总结了《华文文学》作为专业期刊,在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参与了学科命名;其次是在文学史料建设方面贡献卓著;三是在文学史建构方面,不断强化了学科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惠州学院教授颜敏从一个学者自身成长的角度解读了她和《华文文学》之间的深深情缘,在她心中,《华文文学》是有温度和情感的,有故事和历史的,是由媒介和文学融合的高质生命体。

大会主题发言第二场和第四场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今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严家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三大贡献。张洁宇以“解诗学从哪来”、“解诗学与谁相关”、“解诗学的意义与限度”三个问题为导向,再探了孙玉石的学术史意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杏枫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夏丏尊对《爱的教育》的中译以及他的“情感教育”理念,并追溯商务印书馆于中国现代美育和情育推动的重要性。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述桥通过分析30年代关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论争,重新思考现代主义在30年代中国的命运。陈希从地方文学史中看到了广东文学史的个性,认为广东文学史是一种新旧交织、雅俗互动的双向文学史,是一种立体的文学史。嘉应学院教授曾令存谈到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闻学史》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资源的问题,同时指出学术界忽视了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的影响,并尝试在两者之间建构起一种对话关系,以便让后来的研究者能建构起一种历史意识。

青岛大学教授韩琛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对中朝兄弟的共同体想象有着广泛书写,认为现代中国的朝鲜书写构成了一个内外纠结、古今交织的文学地缘学图景。汕头大学教授李斌从向培良与鲁迅的《铸剑》同题材的小说入手,对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进行剖析,既从中看到鲁迅小说的影响力,也看到时代的大环境以及向培良所具有的独特的创作才能。中山大学教授刘卫国谈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认为新的现实将打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过去的认识装置,研究者将会在新的认识装置中建立新的研究范式。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付祥喜回顾并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并在总体发展趋向上作出了多重判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谈到当前文学创作跨艺术、跨平台、融媒介的发展趋势,并尝试从文艺与高科技的跨界里,探寻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此外,9日下午在汕头大学图书馆研讨室分设了三组各两场的分论坛讨论。分论坛第1组的发言聚焦于台港文学研究,包含小说、诗歌、散文各文体,既有对经典作家个案研究的深入推进,也有对台港文学新形态和特定文学题材独具慧眼的观测。例如,马兵从“据事敷衍”、“隐括成文”、“借题发挥”三个向度,分析了张大春笔记小说对传统笔记小说资源的溶质创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岁涵聚焦于纪弦诗歌中的诗人自画像,细致绵密地呈现诗人自由、孤绝与对抗交织的复杂形象;汕头大学江涛探讨了台湾网络文学发端之初对大陆网络文学与影视文化的广泛影响,且辨析了文学生产、出版环境和审查制度之间的复杂张力关系。

分论坛第2组的研讨主题囊括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欧美华文文学研究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如广西大学教授赵牧谈及了马华小说的离散书写,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朱云霞谈抗战时期北美华文文学的伦理意识与中华民族认同等。分论坛第3组的研讨内容涵盖作家与作品研究、史料研究、文学现象的梳理与考察等问题,范围比较宽广。例如阜阳师范大学教授尹奇岭讨论新闻学书面语体形式革新话题,将人们习焉不察的语言形式因素纳入研究视野,重估书面语体形式的革新创造,进一步开拓了新闻学研究的空间。

汕头大学的张艳艳和暨南大学的龙扬志、南宁师范大学的陈祖君和广西师范大学的黄文凯、闽南师范大学的向忆秋和岭南师范学院的周显波、广西大学的赵牧和嘉应学院的周晓平、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小平和阜阳师范大学的金星、济宁学院的赵双花等分别对三组各两场的分论坛讨论进行了精彩点评。

10日上午的闭幕式由汕头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杰主持。首先由分论坛评议人代表分别汇报本组研讨情况。随后,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汕头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文文学》主编蒋述卓进行总结发言。蒋述卓赞叹与会研究者们宽广开阔的视野,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的思维。他认为此次会议的研讨,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华文文学研究如何进行现代化叙事,又如何步入对文明新形态的探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丰富的学术成果,达到了以文会友、以慧聚思、以学术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做出贡献的会议交流的目的。蒋述卓指出文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内在联系,期望能以此次会议为开端,开辟出文学研究的新路径。

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毛思慧致闭幕词。他对所有来宾的积极与会和精彩发言表达了衷心感谢,对陈贤茂教授的远见卓识表示钦佩,也对蒋述卓教授的大力支持示以敬意和期待。他提及明年是《华文文学》创刊40周年,吁请专家学者能够继续支持《华文文学》,他期待看到更多、更精彩、更有质量的文章,冀望《华文文学》办成真正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期刊,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期刊里的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