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路过清溪:开门花香,闭门书香!   “乡村+文学+旅游”让文学之乡再现“山乡巨变”
来源:三湘都市报 | 叶竹 张军  2024年03月20日08:20

路过清溪,不妨闲坐读本书,方不虚此行。

“中国文学之乡”益阳高新区清溪村,是“人民作家”周立波的故乡。60多年前,周立波在清溪村深耕农事,扎根群众,写出《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经典文学作品,孕育出文学流派“茶子花派”。60多年后,故乡的21间书屋错落有致,掩映山水间,藏书5万余册的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引人入胜”。

这里不仅风光秀美,美丽宜居,而且文气十足。小溪流边,“黑脸”矿工变身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屋主,村中的年轻人不用去别处追寻“诗和远方”。清溪村,正以无法被复制的模式,让文学创作“扎根”田间,将人文情感“沉淀”乡村,成为一种更加深厚和持久的力量。

这些文气书香的浸染也在悄悄改写着中国乡村的文化面貌。

立波清溪书屋主理人卜雪斌:

“前面是书香世界,后面是人间烟火”

家乡即是“诗和远方”

3月13日,立波清溪书屋主理人卜雪斌推开自家木门,从“烟火”中走进前厅的书屋,“沐浴”书香,开启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读书就要霸得蛮,耐得烦。”

谢林港镇清溪村,来自益阳市朝阳学校的一群学生漫步研学,走过枯荷池塘边的崭新步道,进了立波清溪书屋,围坐在书屋大长桌旁,听书屋主理人卜雪斌讲周立波扎根乡村,写就文学巨作的故事。随同前来的几位家长,从卜雪斌家人手中买了几杯擂茶喝起来。

书香、擂茶香,交织着孩童讨论声,充实了整座书屋。

龙年春节假期期间,6万多名游客前来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打卡”,徜徉在周立波、贾平凹、刘震云、艾青等作家书屋中。

“6块钱一碗的擂茶,每天能卖200碗。”

几年前,卜雪斌还是江西九江矿洞中的一名“黑脸”矿工。“看到家乡越来越美,我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清溪村,是周立波的出生地及其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

2021年底,听说村里依托周立波故居启动实施书屋建设计划,卜雪斌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予以支持。2022年5月,在清溪文旅集团支持下,清溪村第一家作家书屋——立波清溪书屋正式建成,由卜雪斌负责打理。

为向游客更好地讲述周立波及其作品的故事,卜雪斌用“搬石头的手”重新捧起了书,拿起了笔,努力学习普通话。为让解说更接地气,卜雪斌走访了村里的老人,搜集整理周立波的生平故事;组织开展读书会,共读周立波的著作……

如今,卜雪斌既“磨嘴皮子”,又“练笔杆子”,让标配的专业讲解员也没了用武之地。

“前面是书香世界,后面是人间烟火。”白天打理书屋,晚上阅读书籍,卜雪斌对现在的生活打心底满意。

“文学让群众生活更多彩,农村最缺的就是这种文化气息。”卜雪斌介绍,从前清溪村外出务工的村民比较多,“之前我们追求的是物质生活,现在逐步转移到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21家清溪书屋、26间书香民宿、清溪剧院在清溪村陆续出现,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也落户清溪村,至今已藏书58000余册。

“现在清溪村乡亲们阅读的地方有了,时间也有了,精神层面的感受就是特别富足。”

开门闻花香,关门闻书香。

“我们现在不用出去找诗,别人到我们这里来找远方。”

75岁饭店老板邓伯乐:

一年收入20万元

“耕读”致富留住年轻人

阅读、品茗、买书……各种业态在村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清溪村就此找到了“乡村+文学+旅游”的特色发展道路。

正如卜雪斌说,他们的生活早就是别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2023年,清溪村游客数量突破120万人次,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40.3%,村里增加相关就业岗位100个,带动本村和邻近村就业500余人,带动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

女儿负责管理运营,女婿抓厨房技术,外孙女收银入账,75岁的清溪村清溪缘饭店创始人邓伯乐和老伴只需要在自家菜园种种菜,扫扫地,生活自在乐呵。

阳光下,饭店的小猫爬上凳子,坐到邓伯乐身旁,打了个哈欠。

邓伯乐介绍,女儿一家人以前都在外地,“眼看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他们索性就搬回村里,一起打理清溪缘,现在我们家饭店一年收入有20万元。”

有不错的收入来源,有子孙相伴,邓伯乐的幸福晚年,是童年时一面之交的周立波留下的“财富”。

邓伯乐还记得,“我当时十一二岁,还是小学生,几个小朋友在村里玩扑克牌,他就在旁边看着我们玩,也不作声。”邓伯乐后来才知道,这位看牌不言语的人就是周立波。

“那时还不知道他是个名人。”邓伯乐回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有天村里来了一些外国人。“当时我正好初中毕业,村里还没通公路,车根本进不来,他们只能坐火车到益阳,再走进村。听说这些外国人称周立波叫‘文豪’,我们才知道村里出了一位大人物。”

就是这位一面之缘的“大人物”,为清溪村“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

“我在北京的外孙过年回村,也愿意多玩几天,到每个书屋转转,去图书珍藏馆阅读。”邓伯乐说,他去看过全国很多地方,家乡清溪村的文化特色独一无二。

“你看看到处都是书屋,大家农事之余也会走进书屋转一转,清溪村的百姓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当有文化气氛的环境里,对我们,对下一代,都是有好处的。”

饭店外,牧童骑牛吹短笛的雕塑立在荷塘旁,有村民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走几步便是书屋。

这里有田土气息,也有满屋书香。21间书屋,带领村民们随着周立波的脚步,拥有了理想中的原乡。

【记者手记】

山乡巨变,“耕读”在线

仲春傍晚,从火车高架桥下,沿着清溪村道往里走,漫步枯荷塘边。

作为土生土长的益阳人,从前我只知道家乡有周立波,却从未来过这片仍长在田土里的村庄。

夜色渐浓,路灯黯淡。60多年前,周立波就是在我脚下的泥土中劳作取材,书写广袤中国大地上,一个小乡村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时代变迁。

如今,清溪村因为他的缘故,21间清溪书屋错落有致,游客纷至沓来,全国的作家纷纷将签名作品寄来图书珍藏馆。

村民或主理作家书屋,或受聘成为书屋讲解员,每户人家都能聊上几句文学,通过双手勤劳致富,村中的经济环境发展让年轻人留了下来,将村外的人吸引进来……村民们以新的“耕读”模式,在家乡既找到了烟火,又闻到了书香,不用外出追寻诗与远方。

“耕读”清溪,让名家、游客和这片文学热土“倾盖如故”、停下脚步。

有文化振兴,才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有精神支撑,才能全面撑起民族复兴。

“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到时候,请你回来赏香花,尝果子。”

20世纪的周立波,21间清溪书屋,正带着清溪村和村民们实现21世纪的山乡巨变。

路过清溪,不妨闲坐读本书。读懂乡村,读懂中国,读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