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玉有九德
来源:文汇报 | 郭建光  2024年03月18日07:43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早阐释玉德的人应是春秋中期的管子,他将玉的品德归纳为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等九种。《管子·水地》的说法是:“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扬彻远,纯而不淆,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孔子也阐释过玉德,还说“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孔子的版本对比管子的,是都有仁、义、知(智)。所不同之处,从具体解释上看,则仍存在许多关联,如管子说“廉而不刿,行也”,孔子将其修改为“义也”;管子将“叩之,其声清扬彻远,纯而不淆”定义为“辞”,而孔子将之定义为“乐”。

到了两汉时期又多了两个版本的“玉有五德”。西汉刘向《五经通义·礼》精简为仁、义、礼、智、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精简为仁、义、智、勇、洁。

所有这些提炼总结出的玉德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通过赋予玉以德行化、拟人化的内涵,使谦谦君子的品德修养有了具体化、形象化的参照标准,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今天,很多人仍然爱玉,但更多的是看重玉的外在之美和保值增值之用,往往不知何谓玉德,亦不知“君子比德于玉”。“守身如玉”一词,值得我们持续回味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