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说“虎皮”
来源:新民晚报 | 刘荒田  2024年02月19日08:04

在《金瓶梅》读到一个笑话:

一个人被虎衔了,他儿子要救他,拿刀去杀那虎。这人在虎口里叫道:“儿子,你省可而的砍,怕砍坏了虎皮。”

细加品味,这推理是差不多成立的,只缺了一环——能不能从虎口把深谋远虑的老爸救出来。即使宝贝儿子是景阳冈的武松,也要经一场生死搏斗;何况武老二侥幸得胜,只因喝醉。然而,老爸罔顾自身生死,思维跳跃,断定儿子一刀下去,老虎必呜呼。进而设想下一步——处理虎尸。骨头拿去泡酒,虎骨木瓜酒能卖好价钱。肉和内脏当然也抢手。这些且不论,他最在乎的是皮。

如何在干倒百兽之王的同时,下刀不损害虎皮,这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活计。我这外行可定下两条规矩:务必一刀毙命;下刀处极隐蔽。第一条赖于众多因素,时机、判断力、武功和运气。第二条,参照豺狗的掏肛战术,直戳老虎屁股似乎不错。但最好先向善解牛的庖丁咨询。如果有现代科技,现场操作通过视频指导更佳。

如此推论,教我想起一个洋笑话:某机械工程师和心脏外科医生聊天。前者说,任何发动机我都能修理,你动手术却会失手,可见技术不如我。医生只说一句:你修过正在运转的发动机没有?工程师脸红红地缄口。

面对一个把活人衔在口里的老虎,好汉在旁专心研究往哪里下刀,方确保人不受伤害且获救,又拿到最完美的虎皮?饶你是武松,还没想好,虎口里的谋士已被嚼得差不多了。

笑话归笑话,回到虎皮。即使在女士穿毛皮被视为富贵而不被环保人士碾压的时代,用虎皮做大衣似不流行,充其量是做帽子、围巾、马甲之类。山大王拿来当地毯或垫在太师椅上,以增威仪,在连环图上见得多。

但在譬喻的语境,“虎皮”说一直热门。鲁迅骂同道者中的伪君子,有一至今被广泛引用的妙语:“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大旗”指某种主义、口号等形而上之物,也可指某人、某团体的“来头”,具备欺骗性的都作如是观,“虎皮”在这里,稀罕、华丽、舒适等属性被剔除,只用于外表,负责“吓唬”。这等骗术至今盛行,但“大旗”未必是同一面。

不过,“虎皮”这一名物,被折旧多年,性质变了,由于它的主人(或叫“宿主”)老虎已是濒临绝种或业已绝种的动物,它从“可怕”变为“可贵”。如果不怕被环保部门联合公安以破坏生态环境的罪名捉拿,谁亮出虎皮,肯定引起轰动。我们都记得陕西一位极普通的农民兼业余猎人,一度占领舆论高地,成为媒体红人,就因为自称发现了华南虎的踪迹。那是2007年。他凭一幅照片骗过陕西省林业厅,不但拿了两万元奖金,还通过收费接受来自全国记者的密集采访,每人200元,赚了一笔。但很快穿帮,照片上的老虎是画的,而所谓在深山所发现的老虎脚印,是用木质模型压出来的。结果获刑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一场围绕老虎的狂欢就此结束。拿周氏骗局和鲁迅的“虎皮”论比较,后者好歹有一块真材实料的“皮货”,前者却靠将一幅绘画放在草丛里,再拍照,稍事加工,让老虎若隐若现。套用鲁迅的警句,这造假功夫可名为:拉画的虎皮作虎皮,包着“什么也没有”,去吓唬别人。

古代的中国笑话,类似“虎皮”,以嘲笑人的极小气的为多,且“可笑性”较高。例如,某人虐待父亲。算命先生替他父子卜卦,对他说:你父亲去世一年,你的忌日就到了。此公从此善待老爸,生怕他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