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传统相声中的“龙”
来源:北京晚报 | 徐德亮  2024年02月18日07:40

要说中国带“龙”的实物最多的地方,大概非北京莫属了。别的不说,单是故宫里就存着一窖一窖的官窑瓷器,那上边净是龙;还有一捆一捆的龙纹纸,一排一排的龙纹瓦当,不一而足。

受皇家文化的直接影响,北京民间带龙的东西也非常多。虽说龙的形象一度为皇家专用,但都是“龙的传人”,凭什么其他人不能用?于是就出现了“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还受到皇家的肯定。

众所周知,龙的形象是各种动物“拼”出来的,其中龙爪源自鹰,鹰爪只有四趾,所以早先的龙爪也是四趾。后来加上一趾,似乎是为了凸显皇家的威严,“生造”出来的。

虽然北京民间有各种各样的龙,但在北京的“土产”相声里,鲜见以龙为题材或者与龙有关的包袱。或许相声艺人们明白自己以招笑为目的,满嘴跑舌头,大概吐不出什么象牙,其他事,还是少说为妙。

传统相声里有一段《十二缺》,讲的是十二生肖每个都“缺一样”,像鼠无脑、牛无牙、虎无颈、兔无唇、蛇无足、猴无腮等,有些有点道理,有些未免牵强。那龙缺什么?“龙无耳”。您若是到故宫或者北海去看九龙壁,那些龙好像有耳朵,要按《十二缺》来论,其实只是个摆设。

据说黄帝统一各个部落、在政治上确立联盟后,从各部落原来的图腾中撷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将其作为新联盟的图腾。龙是牛头、鹿角、蛇身等,由此看来,龙是有耳朵的。

为了迎接甲辰新年,我又在画龙前专门研究了一下龙的结构,看到不少唐宋以来比较清晰的龙的图案;龙耳与龙角的关系,和鹿耳与鹿角、牛耳与牛角的关系都是一致的。虽然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论,想象不离现实,只是把现实分割组合,所以龙肯定是有耳朵的。再者,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尔雅翼》中,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种说法与先秦的实际情况不一定完全吻合,但龙有耳朵这件事是肯定的。

传统相声里说龙时,会用“聋”来找包袱。比如群口相声《金刚腿儿》,有“句句离不开龙”的桥段。

“什么山?二龙山。什么庙?龙王庙。庙里有什么神?龙王爷。庙门口有什么树?龙爪槐。树上落着什么鸟?龙鹞子。鸟嘴里叼着什么果?龙眼果。下山走的什么桥?青龙桥。上哪儿去?隆(龙)福寺。上谁家里去?老龙家。叫门谁给开的门?聋人。你叫门他也听不见啊?旁边有一个不聋的人告诉他的。”

那时民智未开,才会这样找包袱,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包袱了。

多说一句,从古至今,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龙被严重错译了两次。一次是在汉朝,把西域传来的佛经中的“Naga”翻译成了“龙”,“Naga”在印度原本指蛇怪;“天、龙八部”本应为“天、蛇八部”。不过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影响中华文明,这个错误恐怕是改不过来了。还有一次是在清朝,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了“龙”,“Dragon”在西方原本指长着蝠肉翼的蜥蜴怪,跟中国的龙毫不相干。因为“Dragon”在西方代表的是负面形象,这极易使那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所知甚少的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早就有有识之士呼吁把中国的“龙”翻译为“Loong”,逐步推广后,已初见成效。

我觉得在英译汉这方面,也应该为“Dragon”单造一个汉字,比如带反犬旁的龙,就是“犹”字多一撇,大致合乎“信达雅”的标准。但这就不是我一个说相声的能说了算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