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们的春节,世界的节日
来源:文汇报 | 毕旭玲  2024年02月12日07:53

近日,“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六层)开幕。本展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展览以时间为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传统春节在江南地区从准备活动到庆贺仪式的全过程。

春节(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种族延续、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与想象,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策展人毕旭玲特别撰稿,讲述本次春节展与众不同的四大看点。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初。

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春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多元文化元素的吸收融合,也有向海外的扩散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基于中国春节广泛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毫无疑问,春节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本展览策划了“欢庆春节的主要海外国家”展项,显示了与我们一起庆祝春节的36个海外国家在六大洲的分布情况。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广为传播,是因为它具有吸收容纳多元文化元素的超强包容性,这也是中国春节的一大魅力。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可以观察到意想不到的春节面向。

今天仍广受欢迎的鱼龙灯彩的雏形可以追溯至在汉武帝宴请西域诸国使者的宴会上出现的一种名为“鱼龙曼延”的大型幻术表演。“鱼龙”含有鱼龙变化之意,“曼延”指巨大的兽。鱼龙曼延的形成受到了西域杂技与魔术等民间艺术的影响,后来成为汉代皇宫新年朝贺的重要表演项目。由于它寓意吉祥,后世还视之为“百戏”(中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的代表,称“鱼龙百戏”。唐宋以后,从鱼龙曼延中演化而成的鱼龙舞与灯彩相结合,逐渐成为元宵节中最重要的项目。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有“一夜鱼龙舞”的描述,说明宋代鱼龙灯彩表演特别受欢迎,几乎彻夜不停。一直到清代,鱼龙灯还是最有代表性的元宵灯彩。

起于印度的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对春节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出现于北宋的腊八食粥习俗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东京梦华录》记录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开封)的腊八粥食俗说:“(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武林旧事》描述南宋都城临安(今属浙江杭州)的腊八粥食俗说:“(十二月)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小蘑菇)、柿、栗之类为粥,谓之腊八粥。”

元宵张灯习俗也是受佛教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境内的传播,僧人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的行为扩散到民间,逐渐催生了元宵张灯仪式。南北朝时,元宵节张灯已见诸文献,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

汰旧出新的节庆形式

中国春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汰旧出新。比如先秦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祭灶行为,但祭灶时间并不固定,灶神的地位也比不上供奉在居室西南角、主宰整个房屋的中霤神。汉人已有过小年的习俗,但汉人的小年是尊师敬长的吉日,与祭灶无关,正如崔寔在《四民月令》中所写:“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从晋到唐,灶神神话不断发展成熟,灶神被塑造为天帝的督使,是能掌管人寿命的司命神,有“东厨司命”之称。祭灶时间也经历了从夏天祭祀到晦日祭祀的变化,最终在宋代将腊月二十四确定为祭灶时间。

又如元宵社火的雏形是对社稷神和火神的祭祀仪式。大约在南宋以后,社火传承转变为民间节日歌舞,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一句,表现了南宋江南民众在元宵节期间闹社火的场面,作者自注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社火往往以行街表演的方式在街头巷尾进行,《梦粱录·元宵》记录了南宋杭州元宵节期间花样繁多的社火行街表演,不仅有数十支普通舞队,“更有乔宅眷、旱龙船、踢灯鲍老、驼象社。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乔宅眷”“踢灯鲍老”都属于滑稽戏,“驼象社”似为马戏表演,“傀儡”即木偶戏。闹社火体现了元宵节的狂欢性质,因此南宋以后的元宵节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狂欢节”。

再如清末出现在上海的月份牌年画,是在传统年画基础上,将年画与日历、商品广告合而为一的新年画。传统年画的雏形可以追溯至汉代的门神画,正式出现于五代、北宋之际,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传统年画题材包罗万象,包括神仙瑞兽、世俗生活、娃娃美人、传说故事等,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流派。清末,传统年画在上海首先发展出了月份牌年画的新形式。月份牌年画内容多表现美女或古代传说故事,画面上往往附有年历及节令表,并绘有商品或商号名,在年终岁尾时随商品赠送客户。不少月份牌年画记录了开埠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是珍贵的历史图像。

精致开放的江南风貌

江南地区的春节有其独特风貌,精致而开放。

展览展示了一些春节期间使用的民俗纸马图像。纸马又称马张,是一种用作民俗祭祀的木刻版画神像。“马”是“马上”的意思,表达了希望神灵能迅速接收祈祷的愿望。纸马约始于唐代,至明清时已十分盛行。纸马上的神灵种类繁多,不可胜属,且大都有具体职司,如守门的门神、守灶的东厨司命、守井的井泉童子、守水缸的水仙娘娘等。纸马是一次性祭祀用品,往往祀后即焚,因售价便宜,大都采用简单的单色印刷技术。但江南地区的纸马格外精细,不少江南纸马都采用套色印刷技术,成品色彩艳丽、神灵形象生动。

20世纪前期出现的贺卡拜年习俗是传统投名帖拜年与西式贺年卡融合的产物。从宋代开始,投名帖拜年成为拜年的重要方式,南宋《癸辛杂识》载:“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一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拜年名帖以大红色或梅红色纸制成,上书受拜人的姓名、住址和恭贺文字等。投名帖拜年的方式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特别盛行,“吴俗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答拜者亦如之。一月中奔走如织”(《晒书堂笔录》)。开埠后,随着印刷业和邮递网络的发展,西式贺年卡进入上海。通过邮局寄送印刷贺卡的方式显然比派人上门投送手书拜年帖更便捷,于是投名帖拜年的传统方式逐渐被寄送春节贺卡的新形式取代了。

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上海年夜饭经典菜式也体现了江南春节、更准确地说是海派春节的开放性特征。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源自古人腊祭后与祖先团圆聚餐的仪式。上海传统年夜饭求吉祈富的意味十分浓厚,不少菜肴都有以“元宝”和“如意”为主题的名称,如蛋饺是形如元宝的“金元宝”,百叶包肉是“如意卷”。但在当代堪称经典的上海年夜饭菜式中,大量菜式都是在开埠后南北移民与上海本地居民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如扣三丝源自淮扬菜,白斩鸡来自粤菜,八宝鸭则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还有一些年夜饭菜式是吸收异域饮食文化特色后产生的新菜式,比如上海色拉,就是有名的“中式西餐”。

古今联动,再现习俗

作为岁首的春节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早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但时至今日,春节的不少习俗与仪式渐趋淡化,我们尝试通过展览培养观众尤其青少年对春节的亲近之情。

比如设置武财神拼图互动,是为了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中国古人求财祈富的心理与“以义取利”的传统义利观之间内在的一致性。正月初五迎财神是传统春节习俗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古人的祈财纳祥之心。中国古人创造的财神形象很多,著名的比如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但古人塑造的财神皆是善良正义的代表,比干忠义直谏、关羽义薄云天、范蠡散财济困、赵公明降妖除魔,他们的神话和信仰都说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又如一些已不为人知的习俗,展览上加以改造再现。走三桥,也称“走百病”,指正月十五夜,通过步行跨过三座桥梁来祈求祛除一年疾病的习俗,可能起源于明代北京地区,后来在江南各地普遍流行开来,成为最受欢迎的女性专属元宵节俗活动。民国时期上海女性最喜爱走的三座桥是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邑庙东的如意桥,三座桥名合起来是“益庆长生如意”,寓意平安吉祥。我们制作了三座小型木拱桥,并分别以益庆桥、长生桥、如意桥命名,不仅烘托了展览的江南特色,更让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在玩乐中增加对春节的兴趣。

“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的四大看点实际上也是从文化交流、文明发展的高度和区域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春节传承与保护问题的再认知。今天,我们在建构春节的独特文化符号之外,也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春节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希望这次展览能引发更多人对于传统节日保护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