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3年散文:文学在高处
来源:光明日报 | 韩小蕙  2024年02月07日09:52

梳理2023年度的散文作品,可知作者们还是多在语言的华彩上下苦功夫。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几篇,但这华彩不是华丽、华美,而首先是一种深厚的文学底蕴,可称华贵。

陈世旭的《河西走廊行吟》,一贯的大气磅礴,一贯的激情澎湃,一贯的诗情画意,一贯的文学高度。这篇作品的文字中带着“呼呼”风声,是细腻的江南人到了苍莽的西北,大受震撼之后,激起的烈烈雄风。作者还要在思索中螺旋上升,力图用哲学视角解读出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谜题……所谓华贵的语言,就必须具有这种高级的因素,肯定不是一些聪明的句子和绚丽的措辞。

陈应松的《上翠微》,诗一样的句子如珠玉般连缀成文,构成美丽的意象,让人联想起他早年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王剑冰早年也是写诗出身,现在一心埋头在散文创作中,他的《巴颜喀拉》面对具象的大山,寻觅着人类的生长与走向,文字像冲决而下的流水,裹挟着读者一起跟着奔跑。徐刚也是以诗人身份登上文坛的,《自然笔记》是他写海洋的一篇2万多字的长文,讲述了大海惊涛骇浪中所发生的故事,俯瞰着占地球面积2/3的海洋,作者忽而吟诗,忽而说理,把惊心动魄的海底世界一一展示在我们眼前。

徐剑的《鹅湖书院的那场双雄会》也是好文字,阳光、石板路、招牌、老街、影子……几个意象就把人带入似真似幻、古今交错的感觉里,画面清晰动人。马步升的《岁月风尘怯》是一首令人心情沉重的甘肃民歌,以西北刮来的一场沙尘暴,道出了玄黄岁月中的人类困境:本该是晚霞灿烂的时分,西天上却突然隆起一座将天与地连成一体的黑色大山,一步步逼仄过来。此时的人类能不深感恐惧吗?接下来,作者更道出了人类坚韧生存下来的一个真理:“我们心怀怯惧,也许才是一种真的担当,一种真的自信。”蒙古族动植物学家杨道尔吉的《萨拉乌苏河·生命》也是一首老歌,一曲撼人心扉的蒙古族长调,以萨拉乌苏河和萨拉乌苏河谷的考古为线索,历数亘古天地中数不清的生命存在,感慨大自然的伟力和奇迹。周闻道的《海中央》以一个内陆巴蜀作家的文学敏感,把海南岛放到宇宙星系中加以意象化。周华诚的《碗边也落几瓣桃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题目,单看这题目就是一首诗,他一向醉心于此道,所有散文集的书名都是诗,特别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当然他文章本身所追求的,亦是这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含蓄意象美。

如同小提琴是音乐王冠上的明珠,诗歌亦是文学塔尖上的宝石,凡被诗歌锤炼过的作家,文字中都有很高的文学含量,他们写出的散文,不经意间就跳出醉人的词句,令阅读者惊喜连连。

写人物的几篇作品也使人印象深刻。王宗仁的《昆仑山往事》中的彭德怀将军,做派、行事之中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境界和胸襟。他在下部队看望戍边官兵的行程中,既庄重肃然又温情脉脉。另一位让人敬仰的军人是文学前辈徐怀中,陈观旭的《徐怀中先生忆略》以简练笔触回顾了他的一生,谁能想到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是他在西藏挥锹抡镐、几度昏倒“换”来的,谁又能想到为了培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员早日登上文坛,他又是怎样停下自己的创作,不辞辛劳地奔波在邀请名家的路上。

蒋子龙笔下的《冯牧先生》也是这样。为办好《中国作家》杂志,冯牧几次“不耻下书”,亲自向后生晚辈约稿,大度而温婉,真正是文学大家、君子之风。高兴的《当群星在紫光中旋转时》记述李文俊先生、高莽先生为办好《世界文学》杂志,放下如日中天的个人写作与翻译工作,全力以赴当编辑,要多拼有多拼,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劳罕的《曾氏父子》记述的是一位普通人,老编辑曾老师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叹息,久久不能放下心绪。是的,普通人也各有自己珍贵的一生,九十岁的阎纲写自己的老父亲,还像一个孩子,眼里满是赞美和崇拜,不仅赞美《父亲喜唱卿云歌》,而且大赞父亲的善良与宽容。彭程写给女儿的《亲爱的乔乔》,在沉着冷静的叙述中,深藏着如大山一样沉重的父爱,让人心如刀绞、潸然泪下。

几篇撰写古人的文章都写出了新意。刘汉俊挑起一个艰难的题材,重新解读已经被万民都熟识的屈原,这篇《2300年前的那一道休止符》,以新的视角体悟这位“悲剧英雄”的困厄与挣扎,其实是在评论历史的荣辱与得失。卓然的《无题诗人李商隐》,主人公不再是定论中的“朦胧诗鼻祖”和“情诗王”,而是通过个性的深读与研究,大胆给出了新的定位,曰“无题诗人”,曰“忧愤诗人”,曰“爱国诗人”,曰“伟大诗人”。这种不人云亦云的独特研究,在今天普遍读书不求甚解的浮躁时风里,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更可喜的是有一批80后、90后作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散文园地里耕耘,并靠着自己的作品和实力,摘得各种散文奖项的桂冠,初步树立起知名散文家的形象。

周荣池在《钟山》发表长篇散文《父恩》,以10万字的篇幅、以儿子眼中和心中的父亲形象、以冷静的笔触、以“父亲”这一位农民为中枢纽带,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在事实的记述中,作者还不时加入个人的识见与议论,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停地引领读者读下去、走进去,与人物共情,效果是他的叙述越冷静、议论越简洁,读者的眼眶越潮热。相比于叙事散文的传统写法,这应该是青年一代作家的一个突破,被我称之为“新青年现实主义”。

这“新青年现实主义”的想法,在我阅读90后女作家杜梨的散文集《春祺夏安》时,反复跳荡在我思索之河的波光中。读她的作品,都能看到作者大睁着冷静的眼睛,仔细观察着社会的形形色色——她的工作岗位一度是天天泡在人群里,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无距离接触。在向外观察的同时,她又以向内的自省点亮思考的蜡烛,把个人史与社会的宏大叙事结合起来,既保留了青年人的独到个性,又具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国情怀。

侯磊也在“新青年现实主义”的路上小跑。这位生长于北京的80后作家,至今还在老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四合院里居住着。他说自己从小喜欢历史和北京传统文化,有责任以80后的视角,不断地认知和追述北京的城与人、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知古才能创新”。在推出专门描写北京的散文集《北京烟树》之后,他继续埋头在北京的厚重与深邃中,研读着、思考着、用心写着,又不亦步亦趋,而是努力打开青年一代的新思路,《北京有大美而不言》《河流的名字:永定河记》等篇什,是这种继承与创新的成果。

此外比较突出的作品,还有80后作家甫跃辉的《大命》、胡竹峰的《关于王阳明》、许言的《困在500斤肉体里的灵魂》,以及90后作家王子罕的《〈骆驼祥子〉和〈月牙儿〉的经典重读》等。衷心希望与祝愿这些年轻作家能够越写越好,给散文园地带来新的绚丽、新的芬芳、新的青春、新的激情,把中国的散文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对于2023年的中国散文创作,我还是有一些不满足的地方,主要有创作思维老化,不进行精心结构,读书越来越少,还有对人工智能技术缺乏深刻的体认与思想准备等。

世界无边无际,生命无尽无涯。文学在高处,在喜马拉雅,在珠穆朗玛,在头顶的青天之上。

(作者:韩小蕙,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