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3中国科幻影视: “王炸”开局,后劲在哪里?
来源:文艺报 | 王 楠  2024年01月19日08:45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以科幻巨作《流浪地球2》“王炸”开端,总票房超40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十位,被誉为中国式的科幻美学巅峰。“小破球”进击成为“超级地球”,将中国制造与中国科幻引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中国科幻的背后是中国制造

《流浪地球2》是当下最能全方位呈现中国科幻实力的现象级作品:现实、太空、数字等多元的空间影像设计,三线并列的宏观叙事,视觉的科技感呈现等硬件,以及流畅的剧情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在人文精神层面打动了中国观众,起步较晚的中国科幻影视也在此刻真正迎来了比肩好莱坞巨制的代表作。

年初超级科幻IP《三体》剧版热播,相比于因改编不到位导致口碑崩塌的动画版,剧版更贴合原著故事,获得了更好的口碑和关注度,为中国科幻注入又一针强心剂。该剧成功发行至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播出后YouTube平台观看人数超700万,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北美地区日均站内播放量高居TOP1,超乎预期的海外表现也让科幻题材成为国产影视出海的下一个突破口。

4月,被称为年度最荒诞电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上映,与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不同,影片中没有高端科技、大场面,也没有关于未来的探讨,科幻元素仅是主角唐志军对外星文明的探索。影片用手持晃动的镜头和粗糙剪接的画面佯装“伪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人生失意的中年人执着地寻找“外星人”的故事,科幻剧情最终落脚在对个体命运的关怀。

电影《流浪地球2》和《宇宙探索编辑部》以及剧版《三体》是2023年三部科幻特色代表作,分别呈现了当下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三种形态:硬科技大片,IP系列剧以及“科幻+”外壳下的小成本创作,深度体现了中国科幻影视的两大特点:科幻故事的民族性与本土化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哲学深思。

创作体量与口碑的两极分化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3年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共有10部,其中有4部动画电影。动画电影一直是电影市场乃至科幻电影市场中的重要类型,尤其近些年的科幻动画电影兼具原创性、IP性与技术性,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除此之外,国产科幻网络电影有8部,科幻剧有11部。从中可以看出,2023年的中国科幻电影除《流浪地球2》和动画题材之外,中小成本作品居多但未产出代表作,中外合拍片《巨齿鲨2》票房虽达8.51亿元,但在国内的讨论度明显不足。

在影视剧层面,除了《三体》获得了标志性的成功外,B站的《明日生存指南》因寓言式的题材也较有热度,该剧聚焦近未来社会中AI无限侵入人类生活、人们如何与科技共存的主题展开了七个单片故事。其余如《他跨越山海而来》《来自未来的你》《百慕迷踪》《超时空护卫队》等各大视频平台自制剧也拥有一定程度的讨论,而其他小成本网剧更像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剧或悬疑剧,科幻只作为噱头和点缀,有“科幻之名”而无“科幻之实”。

2023年的国产科幻影视剧有头部爆款,缺腰部代表作。2023年还诞生了诸多打着“科幻”旗号的中小成本网大和网剧,但热度和口碑几乎全军覆没,均低于平均线,反响也不及预期,差评颇多。

科幻影视固然对技术影像有着超高要求,但总结诸多中小成本“不完善”的科幻影视作品并非毫无意义,这正深刻体现了当下国产科幻影视的发展水平。现阶段,极度依赖技术和工业体系的科幻影视作品在中国确实难以进行高质量的量产,虽已有了以《流浪地球》系列为代表的精品,但高投入大制作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也缺乏漫威这样的涵盖了从IP到影视再到周边的全产业链制作公司。《流浪地球3》上映要等到2027年,这期间需再创爆款才能让中国科幻稳步发展。同时科幻作品在技术之外,对幻想创意层面也有较高要求,中小成本体量的科幻作品抓住科幻的“幻”不失为另一种进击方式。

打造本土特色的平民英雄

学界公认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是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纵观近百年以来的中国科幻影视发展,最大的特点便是舶来文化的本土性融合。当下国产科幻影视正在努力改变以好莱坞技术美学为主导的局面,彰显出浓郁的民族性并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本土化气质。科幻可以打破边界,让不同体系的文化互相融合与流动,也因此催生出中式科幻“丝绸朋克”:极具本土特色的平民英雄。

国产科幻电影摒弃了好莱坞“超级英雄”式的传统表达,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往往是以小人物为代表的平民英雄,而且常以群像形式出现,突出的是普通人的联合和集体的力量。这些平民身上也不乏人性的弱点,正如《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为换取儿子进入地下城的入场券而报名应征的刘培强,最终牺牲小我拯救大家的奉献,痛失妻女的偏执父亲图恒宇只想给女儿在数字生命中完整的一生,但在面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时还是选择让流浪地球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再比如,《家园·重返地球之战》中,地球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需要寻找新的家园来延续生命。太空作战部队士官姜森在多方势力的交织和冲突中夺回了被外星人占领的地球。《全城风暴》中因人为自然灾害,救援队成员张英勇逆流而上营救与其心生隔阂的儿女的同时,舍命在末日逃生中救了很多人。《地心危机》中,在地表遭到破坏人类被迫迁居地下城的背景下,科学家团队苦心研制气温平衡剂,建造地底列车,准备带领大家返回地表重建家园。而地底列车失控导致变异巨蜥攻入地下城,列车工程师王戈和地下城高级工程师安源在逃亡中尽力保护身边的普通群众,带领幸存者们逃生成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科幻哲思表达

科幻影视作品因其呈现内容的科技性对视听的沉浸感与保真度有较高要求,但其核心还是故事与情感。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形象”已然在全球电影的内容表达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大国”作用。《流浪地球2》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讲述了一个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人类将来自33个国家的核武器集中起来去炸毁偏离轨道撞向地球的月球,电影中不仅出现中、美、俄、法、英等五大常任理事国,还出现了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朝鲜、韩国、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诸多国家的身影等情节都充分地表现了灾难来临时全人类的休戚与共。

2023年这几部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将科幻的意义深刻地落在了哲学层面。《流浪地球2》中体现了躯体和意识谁更重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人类迁徙等哲学思考;《三体》蕴藏着人类的渺小与悲剧、人类对命运的关注、地球文明与宇宙的碰撞等人文内涵。虽然《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文艺成分远大于科幻成分,但其在人类与宇宙、现实与理想的层面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引人深思。

宇宙闪烁会颠覆现代物理学吗?

“宇宙闪烁”是电视剧《三体》中的一个名场面,即三体文明为了封锁地球科技,在天文台向主角汪淼展示了“宇宙闪烁”这一奇观,以证明“物理学不存在”,试图让他信念崩塌,放弃纳米实验。因为现代物理学认为微波背景辐射非常稳定,如果“宇宙闪烁”也就是剧烈波动,会颠覆人类对现代物理学的认知。由此可看出,科幻作品拥有创作和观影的双重科技知识门槛。

近些年国产科幻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太空电梯”“氦闪危机”等科学术语也被热议,科幻影视热潮直接带来了“科技热潮”,培养了观影群众的科幻思维,全民科学素养已被拉高,科幻创作若还停留在对未来科技想象的单纯堆砌上是跟不上发展步伐的,科幻影视创作也呼唤更准确、深刻和前瞻的科技发展内核。

相较于日美等重科幻国家,中国科幻电影的兴起还是基于近几年出现的“头部”作品。虽然国内的科幻电影已经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有了极大的动力持续发展,但与国外尤其好莱坞相比仍具有差距。除了技术和影视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之外,更早进入科技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未来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幻想和预设,很多科幻IP和科幻形象已经流行十几年了,在此IP基础上创作出的电影作品更容易被观众期待和接受,而属于中国自己的科幻作品还一直在依赖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等少数几位科幻作家的作品,因此,中国科幻影视对本土IP的打造势必是未来发展重点。

科幻电影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高度概括和宏远展望。当人们开始注重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科幻影视的幻想性文化消费需求也将会日益增长,期待中国科幻影视后劲充足,势头勇猛。

(作者系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