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原创之春”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会现场
1月12日上午,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创之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新书发布会以“家园”“生命”“在路上”为主题,围绕小说、非虚构、灯塔图书三大板块,发布202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涵盖主题出版、非虚构、诗集、绘本等不同种类的近30部原创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作家刘年,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海,湖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易宇,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熊名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刘闳,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教育服务部部长吴双英,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陈新文,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谭菁菁,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经理孙红成、李进,芙蓉杂志社副总经理赵青梅等参加此次活动。
陈新文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好书预告,更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注当下主流热点而做好的谋篇布局。202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将笃定恒心,以打造新时代原创文学出版精品为己任,坚守文学品质,提升凝聚作家、开发原创的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熊名辉谈到,湖南文艺出版社和芙蓉杂志社是湖南出版集团原创文学板块的主阵地。文艺社和杂志社书刊互动、全面发力,为湖南出版“聚作家、出作品”打下了坚实基础。湖南出版集团将继续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平台建设,重点围绕以原创文学为特色的主题出版和兼具新时代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学出版两大方向,创精品、推作家、铸品牌。
小说部分的主题为“家园”,包含8个重点原创小说。分别为由作家马金莲创作的展现乡村振兴的作品《亲爱的人们》,目前已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由作家杨少衡创作的《深蓝》,是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辽阔中华民族海洋史、创业史、复兴史;舒文治的《立传笔记》,为中国乡村立传、为中国山河立传,目前已入选中国作协“奋进新时代,书写新史诗”主题重点扶持项目和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东西中篇小说集《城外》,探寻当代人的困境和内心挣扎,体察人深不可测的心理世界;蔡测海的《假装是一棵桃树》传承中国小说审美,尽得汉语风韵;粟冰箱的《华夏奇谭》,以18个不朽传说展现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张莉主编的《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展示2023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美学生态的年选小说集;以及由沈家后人亲自授权监制,专家凌宇担任主编的“沈从文读库丛书”。
非虚构部分共14部重点作品,题材涵盖回到历史现场追寻伟人足迹的纪实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解读,以及普通人与苦难抗争、创造自我价值的感人故事等。包括学界泰斗季羡林的《偶尔向生活请个假》《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宝藏绘本画家、作家蔡皋的《人间任天真》,王跃文的《走神》,叶舟的《纸旷野》,纪红建的《游学·1917》,刘年的《不要怕》,朱向前的《诗史合一:另解文化巨人毛泽东》,陈晓明的《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张莉主编的《茉莉为远客:2023当代散文20家》,杨雨的《大宋词坛》,还有出手即畅销的何江的《过往皆为力量》《不内耗的教育》,费勇的《零度出走》。这些作品既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气息,也刻写着丰富深邃的心灵图景,从不同角度生动诠释中华民族文化。在会上,刘年感叹:“满怀诚意的打开,满怀敬意的阅读,每个生命都是一个非虚构的传奇。同样,作为生命本身只要足够努力、足够热爱,每一个普通人生都可以成为轰轰烈烈的传奇。”
“灯塔”图书——一个走在成长路上的年轻出版品牌,主要以心理自助、女性生活方式、原创图文绘本为主,聚焦文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灯塔”图书由5本新书组成,分别为作家、编剧殳俏的全新长篇小说《诞生乐园》,陶立夏生活散文集十周年纪念本《练习一个人》,青年作家、译者苏枕书的2024全新书信体散文集《念念平安》,2022年红透互联网的95后诗人焦野绿的诗集《我的身体里,有一朵巨大的玫瑰》,畅销漫画绘本作家、插画师天然在2024年推出的全新奇妙漫画绘本《格里格外》。这些作品通过科幻小说、书信、诗歌、漫画等不同表现形式展示了心灵对话、生活方式、沟通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白烨欣赏湖南文艺出版社一直秉承的“原创理念”,只有原创才有创新才有发展。他认为,在出版竞争激烈的今天,从选题到作者越来越难,湖南文艺出版社依然挖掘如此多的原创文学佳作,这体现了编辑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及湖南文艺出版社对选题策划组织编辑给予的支持和引导。
张莉认为此次新书发布会形式新颖,湖南文艺出版社用文艺的形式推出了2024年新作,让人耳目一新。湖南文艺出版社在捕捉经典作家、精准定位新锐作家等方面展现了专业和敏锐的文学触觉。
据悉,“原创之春”新书发布会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联合打造的重点品牌活动。19年来,“原创之春”活动已成功推介上百部文学佳作,是湖南出版多年来贯彻党的文艺思想、提升原创文学宣传转化、为新时代文学出版工作破题赋能的长期性举措,不仅是全国原创作品阅读的风向标,吸引作家、团结专家的新沃土,更是破圈转型、融合发展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