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视点”第十一场研讨会 聚焦持续打造社科出版精品
12月26日,“出版视点”系列专题研讨会第十一场活动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社科出版精品”。
随着AI时代的来临,大模型等新技术在给出版业造成冲击的同时,抑或正创造新的历史性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变革节点,做好自身的转型迭代,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出版人必须直面的大课题。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在技术与模式迭代嬗变的背景下,社科出版的出路与机遇何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郗卫东、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冯文礼、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5位嘉宾围绕“持续打造社科出版精品”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
宋志军表示,社科类出版物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联系十分紧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应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积极发现和推动社科精品的出版。能持续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是每一家出版企业的愿望,但这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需要相应的机制、人才、资金,更根本的是要靠企业文化,也就是核心价值追求作保障。要有效推进社科精品生产,出版企业要树立品牌强企意识、守正创新意识和内容为本意识,提高优质内容资源的获取能力、渠道资源的运用整合能力以及良好商业秩序的维护能力。
郗卫东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出版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出版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作出努力和贡献。中央编译出版社自建社以来,出版了大量高质量、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哲学社科作品,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国理论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冯文礼认为,要提升社科出版质量水平,出版人必须自信自立,打造更多双效俱佳的独家独有的特色图书。为此,言实出版社一方面加强主题策划,发力原创精品,先后出版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等一批精品图书,不断加快构建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图书体系;另一方面重塑特色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策划出版了《中国焦点面对面》等精品图书,坚持自信自立,力争把别人没想到、没做到的,做到、做强、做优。
李春凯指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是顺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需要,也是满足读者更加多元需求的需要。新世界出版社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企业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面对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和国内市场格局深度调整,积极探索,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线,不断寻找新赛道、新发力点、新突破点,目前建立了“主题出版”“对外出版”“社科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教辅”5个主要产品板块,打造了一些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子系列产品。
杨政表示,社科出版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问题研究、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做好社科出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引领价值,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天地出版社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聚焦重点,推进主题时政产品线、历史文化产品线、引进版社科历史产品线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畅销和常销的社科好书,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从2016年至今,天地出版社以社科产品线为先导,各品类协同、跨区域发展,从一个地方小社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研究出版社、现代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百余位代表线下参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厦门大学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西安出版社等全国部分出版单位的6000余人次,通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视频号、出版视点视频号直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