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类融合趋势下,科幻应保持自身类型特征 ——从第14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谈起
来源:文艺报 | 汤哲声 黄 祎  2023年12月25日08:10

今年5月,第14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近20部作品分别获得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翻译作品、非虚构作品、评论奖。这些获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创作倾向值得分析思考。

获得本届星云奖翻译金奖的《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由韩国作家金草叶著、春喜翻译。银奖获得者来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著、肖楚舟译的《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两部作品都提出当今世界人类怎样生存的问题,但角度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从关注弱势群体的角度,对既定的世界规则发出挑战,但作者认为,世界就是历史、现在、未来的统一体,是不同的人群、不同情绪、不同心态、不同目的的共生体,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他者中寻找自我,在无法理解中寻找沟通,这才是美好的世界。与这种“融合共生”的观念不同,卢基扬年科表达的是“共在并存”。《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以广袤的宇宙作为叙事空间,描述了三个不同的星球:“几何学家”星球、“暗影”星球和我们所熟悉的“地球”。作者通过三个星球提出三种概念:秩序、自由和成长。小说强调,文明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共在并存,没有必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的文明,星球之间就是一种冰冷的存在。作者也不断提醒,要警觉那些所谓成熟文明对成长文明的侵吞,对于成长中的文明来说,警惕的态度至关重要。

宇宙空间、现实关怀、哲学思维是当今世界科幻小说的基本形态。如果将作家的民族背景思考其中,我们似乎也感受他们小说中的国家意识。自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之后,宇宙思考、他者碰撞也就成了科幻小说的重要的创作思路。与彼时的科幻作家不同,当今科幻小说作家们不再新奇地探索外星文明,而是更多地关心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如何生存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反思性。

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获得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这部小说构造了两个生活空间,让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们展开对话。作者运用的是空中媒介电磁波。小说所设计的2019年的南京与2040年的南京对话有科学的根据。为了说明电磁波发射和存在的现象,这部小说在每一卷之后专门设计了采访实录的章节,让科学家阐述“时光慢递”“三大定律”等科学原理。

当前,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打开很多网络文学网站,虽然标注着科幻小说和玄幻小说,但只要浏览一下作品,就会发现两种文体的小说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这样的趋势同样也出现在此次华语科幻星云奖作品当中,从提交的作品看,不少作品只是附会于某一种现代科技定律,然后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样的作品实在很难说是科幻小说。对于类型文学融合趋势而言,科学逻辑应当是科幻小说的根本,是科幻小说的边界。科学逻辑不仅仅是指科幻小说具有科学元素和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元素和科学原理为依据而展开的故事情节设计,尽管很多的科学元素、科学原理至今还没有被现实所证明。反之,科幻小说就失去了核心内涵和文体边界。

科幻小说的魅力不仅是在科幻思维中展开神奇想象,还有科幻所特有的前瞻性。前瞻性也包括科学设想的可能性和科学思维的先见性,这也许是很多科学家和众多读者喜欢科幻小说的主要原因。优秀的科幻小说总是让读者脑洞大开、遐想联翩,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艺术,科幻小说有其发挥想象力的文体优势,也促使着描述科学设想的可能性和科学思维的先见性成为当代科幻小说的基本形态。正因如此,具有创造性的科幻小说作家总是追踪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描述出从零到一的生活想象,体现作品的创新性。当今人类科学发展正在进入智能时代,时代给科幻小说作家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获得中篇小说银奖的《笛卡尔之妖》是一部描述人工智能的优秀作品。小说构画了人类大脑复制的神奇设想。人类已不再是利用芯片制造机器人,而是直接复制脑纹、提取脑纹,进行大脑复制,创造出新人类大脑。根据作者的设想,人类建立了新人脑,不但可以治疗很多顽固的疾病,还可以建立一个新社会。但是,一旦人类大脑可以复制和制造,必然会挑战人类世界既定的规则。小说中的科学逻辑显然有现实科技的影子,当今科学界正在利用芯片的植入修正和改造人类大脑,小说的科学思维比现实科技更向前延伸,直接复制脑纹,制造大脑。对科幻小说来说,即使未来是走向悬崖,只要给人更多的阅读兴奋、阅后想象,就很值得,毕竟,只有在险峰上才能看到无限风光。

从本届华语星云奖参评及获奖作品来看,类似这样具有先进的科学想象的作品还不多见。相当一部分作品还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展开科学想象。写网络虚拟形象以及与人类相争的科幻小说,上世纪末的科幻小说已经有很多精彩的小说,例如星河1996年创作的《决斗在网络》。20多年过去了,再写这样的作品,情节构造如何精彩都觉得陈旧。这提示科幻小说作家们,优秀的科幻小说创作不仅仅需要科学知识和文学修养,还需要科学文化和科学预想的格局。

[汤哲声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黄祎系苏州大学在读博士。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基础类重点项目“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与大事记整理研究”(20AZW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