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创造性写作:中外经典三十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朝军  2023年12月19日11:38

《创造性写作:中外经典三十课》

作者:王朝军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ISBN:978753967707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合集,作者选取了路遥、莫言、余华、铁凝、阿来、麦家、贾平凹、王安忆、苏童、徐则臣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以独特的视角、不同的切入点对作品进行了重新的解读。本书立足于青少年的阅读,有助于指导写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指向性。语言深刻,观点新颖,每章围绕一个作家名作展开,包括作者素描、导读与分享、节选批读、写作提示四个版块,在激发青少年阅读经典的同时,为其日常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有效手段。是一本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阅读指导读物。思想性、可读性、文学性俱佳。

作者简介

王朝军,笔名忆然。生于山西晋城。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36期高研班学员,长江大学客座教授。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签约评论家,“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终评委。获2016—2018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奖。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黄河》杂志“对话”专栏主持。发表文学评论、思想随笔若干。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意外想象》等。

准自序

畅通作品的呼吸

文/王朝军

作此序之前,我刚刚修饰了标题,叫“准自序”。“准”字准确地道出了我的焦虑,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焦虑、文学的焦虑。就像这三十部(篇)被我以“课”圈定的小说范本,它们自出生之日便听任命运的安排,是拍案惊奇,还是过眼烟云,分晓很难见于当时,也未必彰于后世。其中缘由,固然是大浪淘沙,可又何尝不是信息受阻,无法有效抵达读者而导致的呢?是啊,伯乐不常有,况且伯乐也会失明。我的意思是,当伯乐做出选择时,他其实是站在“我”的圆心跑马圈地,布之于众。至于能不能把上等好地都圈进来,着实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所以,“课”从来就不该是权威的诫命,也不应是驯服听众的马鞭,课以言服众,也以言激众,什么是“激”?激引,激动,激发,激活,激励也。好的课会充分动员“激”的力量集结于有限的话语文本,而它的受众将由此出发,肯定它,反对它,质疑它,辩驳它,更新它,修正它……甚或推翻它。对,可以推翻!本质上,“课”爱的是真理,而不是说出真理的人。明确了这层规定性,我们才能从“听”的座池里跳出来,成为一个对等的“说者”。批评者之于作者是如此,读者之于批评者亦是如此。说白了,就是达成内在的对话或互动,只不过该对话或互动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如何才能将其保持在一个基本面上运行,而不至于失焦和失准。

失了焦点,失了水准,当然也可以发起对话,但不可持续,更谈不上深入。也就是说,你跳出来了,却轻飘飘的,不足以承当“对方”的重量。这是一个比对话行动更迫切更紧要的问题。你要“敲门”,手头总得有“砖”吧,抱着一团棉花就想长驱直入,门没开,怕是你的脑门子先要遭祸了。

批评者在履行批评之前,必得备足批评的武器。同理,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也必得有阅读的武器。倘若将批评者视为作品的“第一读者”,那么广大的阅读主体——我们,就是当然的“第二读者”。反过来也成立,即除了所谓的“批评者”之外,还有我们这些普遍意义上的“第二批评者”。在此,第二批评者取得了相对于第一批评者的选择优势,就是他可以经由批评者的眼睛通道观看作品,也可以绕过批评者,直接面对作品。而自诩为优先读者的批评者,却很难听到来自我们的声音。——他们再一次失明了。前一次失明,是器质性失明;这一次,则受制于先天性不足。

对于这一点,批评者心知肚明,他们也急啊,恨不得每天泡在“舆论”的茶馆里从善如流、闻过则喜,就算大眼瞪小眼,也强过自说自话吧。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上哪儿找“我们”呢?是不是放在“我们”位置上的我们都爱文学,都爱读书、读小说呢?我看未必。通常的情况是:不知道读什么或读了一头雾水,导致无话可说。等而下之,则是因不读而被迫沉默。也有更甚者,想当然地就举起立场、定见、形势、利害、时尚或道德的石头扔向作品,哪怕他根本没有读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至少我听说过‘毒草’,听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硬生生把文学拽上了社会生活的轨道。后者看起来一身格式,但他忘记了这些格式是怎么塞给他的,他究竟是忠实于“人”,还是忠实于几经篡改的“格”。如果某一天,他手里的“格”滑落了呢?他又怎么去面对“人”,面对他自己的属性?

调子起得似乎高了些,但急是实情,这样一来就急出个我。我在讲“课”,在喋喋不休地输出一个专业读者的职分,但我也迫切地想加入“我们”的行列,迫切地想占据对话的一方。所以,每当我把自己悬挂在批评者的位置上时,我就浑身不自在,直到我解下绳套,把自己转换为一个阅读者、对话者或倾听者,才仿佛在“输出”的同时,赚取了“输入”。一出一入,那可是呼吸啊。我珍视这份呼吸,有如作品珍视它意义的汁液。也正是通过呼吸的孔道,我才在“课”的整整三十站行程中,发现并发明了“经典”。

我得承认,我尽其所能调度了体例的力量,比如作者素描、导读与分享、节选批读、写作提示,比如当我无法或不愿给予其中的某一部位准确命名时,也会耍些小花招,用文学的表达让它的子弹再飞一会儿。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作者与读者发出双向的邀请,畅通作品的呼吸,以期作品有力地进入读者视野,并在读者的深度见证下最终完成。

经历了与作品以及站在作品后方的作者争辩之后,我将面临你——翻阅这本书的读者——尖锐而不乏挑剔的目光。这我知道。可是,荣幸来得就是那么猝不及防,当你偶然为此投射进第一缕曙光时,恰恰证明了一件关乎“课”的本能之事:对话之门开启了,而创造性,就在这门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