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五期 周晓枫绘本作品研讨会:绘就温暖和光亮
作家周晓枫
12月6日,由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信出版集团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五期”周晓枫绘本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行。本次会议以作家周晓枫首套童话绘本为研讨对象,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作家参会。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方希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副主任纳杨,北京师范大学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龙,得到联合创始人&CEO脱不花,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中信童书总经理张昭,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大先,《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舒晋瑜,《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马小淘,作家贾行家,文化评论人韩浩月,北京市文联文艺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璐,北师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胡诗杨等与会研讨。会议由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任学术主持。
绘本由《领着动物逛动物园》《担心养不活却养活了自己的小猪》《漂漂亮亮又没人要的东西》《一个特别特别慢的特快专递》四册童书组成,每本一个暖心故事,以细腻温情的动物园、清新活泼的青草地、梦幻氤氲的水族缸,还有朴实自然的城郊生活,让每个小孩内心感受到温暖和光亮,提升孩子的审美力,滋养孩子的心灵。
田鹏表示,对儿童读者,周晓枫没有以大人视角居高临下地教导、指导,而是真正沉入他们的内心,发现他们的需求,真诚地去理解和关心他们。这让她的作品变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不论是散文,还是儿童文学,包括现在的绘本,都给人很多感动,触发我们内心柔软的部分,带给我们温暖的启迪。通过读周晓枫的作品,给予我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观念、一种方法和一种结果。
周晓枫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方希谈到,她用文学之眼对世界的观察是“苍蝇式”的。在周晓枫的创作中,她用笔刻造出自己的独特世界,用千万只“复眼”才能看到的独特世界。而这种独特的世界,恰好能让周晓枫的作品邂逅孩子内心中一个独特的、精密的、幽微的世界。
何向阳认为,周晓枫的绘本是带有母性的写作,作家用一种俯瞰的,带有悲悯的、慈悲的襟怀去创作,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人。周晓枫把一些相反相成的矛盾之物经过童心的再创造达到一种和解。
纳杨特别关注文字的文学性。从文学性的角度,她比较喜欢《一个特别特别慢的特快专递》,主要原因在于有制造矛盾、冲突的点,而且它的文字整体上有一种寓言的潜质。
岳雯讲到,绘本的目标读者也不一定完全是儿童,很多成年人都很需要在绘本中得到安慰。相比儿童,成人更需要得到治愈。从根本上说,周晓枫的这套童话绘本就是给成年人看的,它命中了我们一些深层的境遇。
刘大先认为,绘本不是图像叙事,它主要的功能是在说明这个文字,这跟早年连环画的区别很大。周晓枫的这套绘本中,《漂漂亮亮又没人要的东西》文学性最强,它没有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寓言式的意义,故事本身是敞开的。
饶翔讲到,我们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作家的创作。周晓枫现在越来越走向童话、绘本,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状态。透过看似断裂的写作,她其实一直在追求想象力的突破,坚守写作最本质的初心。
舒晋瑜认为,周晓枫的绘本传达出来的遇到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正能量,很符合一个家长对于儿童读物的需求。周晓枫的智慧、机趣,她对世界的好奇心、同情心,以及不疲倦的表达欲望,让她能够创作更多好故事。
马小淘觉得这套童话绘本是周晓枫的跨界作品。四本书主题多元,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它。她认为,周晓枫是一个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很有童心的,不断有新向度的“六边形战士”。
韩浩月谈到,真正写出好童话、写出经典童话的作家,一定是阅历丰富、对社会有洞察力、对人性有洞察力的作家。这一套四本的童话,对很多社会问题进行了结合和反射。而对于作为个体的孩子们,这四本童话又突出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
张莉认为,在儿童文学当中,周晓枫试图站在儿童视角理解世界。在她的绘本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它可以给孩子提供另外一种理解世界的角度。
《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也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周晓枫新作的喜爱。
周晓枫此次尝试绘本创作,与优秀插画家合作,以文图结合的形式为小读者开启奇妙的文学之门。大家一致认为,周晓枫的文学魅力延伸到绘本领域,生成充满童趣的艺术世界,呈现出文字、图画的多重艺术景观,令人产生跨艺术领域的独特感受。
周晓枫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嘉宾和主办方的感谢。她表示,自己计划写绘本十六本,现在已经完成了八个故事。“我由衷感觉儿童文学不容易写,我永远假装不了一个孩子,但我可以成为一个充满渴望、好奇、变化,也期待奇迹,也可能有偶然打击的一个孩子。它让我获得写作上逆生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