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散文浙军”发展,浙江散文论坛都聊了啥
来源:潮新闻 | 方涛  2023年12月11日08:43

浙江散文论坛现场

浙江散文论坛现场

初冬的钱塘江畔,落叶缤纷,诗意盎然。12月9日,“浙江散文论坛”在浙江省太平洋大酒店举行。

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王迅新近主编的《浙江散文现象研究》以国内散文界备受关注的“浙江现象”为径,深入研究了陆春祥、苏沧桑、赵柏田、徐海蛟等十余位浙江散文家的作品,探讨了浙江散文创作的新景观、新动态、新影响。

现场,李建华、王雪瑛、伍斌、曾攀、胡竹峰、傅小平、何瑞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编辑、作家以及浙江省散文家、评论家苏沧桑、赵柏田、徐海蛟、南志刚、张亦辉、钱志富等50余人齐聚一堂。王迅、顾奕俊主持论坛,与全国名家、名编共话浙江散文作家整体形象的审美发微与史脉建构。

浙江散文已形成一种现象

浙江散文,自成一派;延绵流转,蔚为大观。特别是五四以来,鲁迅、周作人兄弟分别从魏晋文章和晚明小品中寻找写作资源,在改造探索中,使散文在“随感”和“言志”两种文体的创新中焕然一新。近年来,浙江散文创作前承千年文脉的赓续积淀,厚积薄发,俨然有百舸争流的气势。

“当下的浙江散文创作,既有延续传承,又有创新和发展。浙江省在散文创作领域已经形成一个实力作家突出、女性作家闪耀、青年作家涌现的可观创作梯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形成了我们浙江散文的特色。”

正如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娟在致辞时所言,在素有“诗画江南”之称的浙江文学版图上,浙江散文有着悠久的传统、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除了古代辉煌灿烂的成就,浙江现当代散文在中国文坛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以来,浙江省作协不仅成功承办了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还着力营造文学研讨交流的浓厚氛围,为浙江文学、浙江散文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积聚势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散文协会走到今天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自2015年创立以来,浙江散文学会从无到有,目前大概已有正式会员500余人。在全省建了十几个基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介绍道,大批浙江青年散文新锐方兴未艾,精品佳作层出不穷。据初步统计,浙江散文作家已有数千篇作品在浙江及其他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

《解放日报》专刊部主任伍斌也表示,“散文浙军”形成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学现象,呈现出鲜明的江南特色、独特的浙江韵味和充沛的人文意蕴。

让散文家与评论家交朋友

随着浙江散文作家作品在全国大刊名刊频频亮相,充分显示了浙江当代散文创作实绩和实力。浙江散文创作在艺术探索上,毫无疑问也已走在全国前列,并成为国内创作批评领域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

正如王迅在该书序言中指出,陆春祥、赵柏田、徐海蛟、郑骁峰散文中“文史哲”融合的趋向及其对散文本体的探索;苏沧桑以“行走”中的现场体验为审美基础的传统文化题材非虚构创作;马叙和草白对日常市井里“平庸”的敏锐发现和存在主义解读;帕蒂古丽、干亚群、赖赛飞、王寒、周华诚等作家扎根乡土书写乡愁的多种向度,都代表了当前散文界的一种创作趋势。他们在创作上各有所长,风格各异,实现了散文创作审美形态的多元化。

“我们作家在创作时,需要评论家的持续关注并提出问题,今天的论坛就是很好的一阵‘东风’。我希望,全国的评论家们和我们的作家不仅是一般的文本评论,还应该是交朋友式的追踪,面对面地交流,这样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作家的思想脉络和创作过程。”陆春祥说道。

围绕《浙江散文现象研究》(王迅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及浙江散文创作的态势,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家、编辑与浙江散文家面对面展开热烈的交流,并依次发言讨论。

《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在分享时说,散文与一个地方的文脉、文学气象是勾连在一起的。散文写作如何去切入当代生活,如何探索文学的先锋性、革命性,都是接下来非常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议题。

作为一名创作散文30年的作家,赵柏田用宋之问的两句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容自己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下笔时,我常常问自己,是不是足够真诚?散文是最需要面对自己的文体,也最容易暴露出你的软肋。以历史题材为例,如果你没有给自己搭建一个小型‘图书馆’,你的文本可能就是一堵四处漏风的墙。”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浙江散文创作不只是面向当代社会和本土实际,同时也应根植于“两浙”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全国散文美学发展态势。由于浙江散文文化底蕴深厚,创作主体视野开阔,更有利于散文创作与批评的双向互动。

最后,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保欣在总结时说,对于浙江散文的研究,本次论坛不是一个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只要浙江的散文没有结束,那么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对浙江散文现象、浙江散文作家作品的研究就不会终结。

“浙江散文论坛”由中国散文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散文学会、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钱塘区文联共同主办,浙江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钱塘区作家协会承办。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娟,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保欣,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钱塘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盛露青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