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五届《扬子江诗刊》奖在南京颁奖
来源:江苏作家网 | 俞丽云  2023年12月07日12:14

颁奖典礼

2023年12月3日,第五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扬子江诗刊》奖颁奖在南京举行。活动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贾梦玮,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金陵图书馆馆长焦翔、副馆长潘洁,以及获奖诗人,省内著名诗人、诗评家,江苏民间诗社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由省作协于2013年设立,包括《钟山》文学奖、《雨花》文学奖、《扬子江诗刊》奖、《扬子江文学评论》奖等四个奖项。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嘉奖发表在四家文学期刊上的优秀作品。本次活动颁发的是第五届《扬子江诗刊》奖,评奖范围是2021-2022年刊发于《扬子江诗刊》上的作品。经初评、终评两个评审阶段,桑子的《松针上行走的人》(组诗)、朱朱的《在德兴馆》(组诗)、李琦的《致双亲》(组诗)、李元胜的《给》(组诗)、叶辉的《转弯》(组诗)5件作品获诗歌奖,王家新的《翻译的发现——一位美国诗人关于白居易的书写及其翻译》获诗评奖。

郑焱在致辞中指出,为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扩大江苏文学期刊在全国影响力而推出的文学期刊“双年奖”,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10年来,《扬子江诗刊》奖奖掖了20余位诗人,发掘了多位有潜力的青年诗人,对于培养诗歌创作青年才俊、推动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省作协将继续回应广大诗人的诉求,秉持“经典、气质、多元”的办刊宗旨和“精品走向大众”的办刊理念,进一步把《扬子江诗刊》办好、办实,为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为热爱诗歌阅读的朋友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焦翔致欢迎词,介绍了金陵图书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主要举措,希望借此活动,合作搭建高水平诗歌平台。

获奖者向金陵图书馆赠书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江苏民间诗社座谈会和2023年度扬子江笔会两场诗歌活动。

扬子江笔会

2023年度扬子江笔会以“经典、气质、多元——关于诗歌的几副面孔”为主题,活动由诗人、评论家茱萸主持,著名诗人、诗评家朱朱、于奎潮、李琦、傅元峰、语伞从各自角度展开对谈,对诗歌的多重面孔进行了多重呈现。

诗人朱朱聚焦文学和艺术的跨界问题,勾勒了一副寂静而深邃的诗歌面孔。诗人斯特兰德在《寂静的深度》中,对画家霍珀的作品作出独特的解读,这本书在朱朱心中激起了微妙的灵感漩涡。他随即产生跨界冲动,将霍珀的画演绎成诗,先后创作了《三间屋》《铁道边的房子》《海边的房子》三首诗,写完之后,内心冲动愈发强烈,又写作出版了诗集《光与暗的故事》,与霍珀隔空对话。朱朱介绍,诗集的四部分对应了霍珀人生的四段历程——巴黎的求学、纽约的生活、路上的所见和科德角的隐居,而朱朱在对霍珀的观看中,总不可避免地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建立关联,隐约感到这四个阶段仿佛也对应着自己生命的四个阶段,他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艺术与诗歌一致的内在逻辑和超越现实的表达。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傅元峰接续朱朱对霍珀的谈论,叠加对中国诗歌民刊发展的历史考证,渲染出一幅驳杂的、具有时空纵深的诗歌面影。“绘画所形成的语言和新诗指涉的语言能够很好地融合,这在民国期间的很多刊物已经有所体现”,傅元峰对1970年代以来的诗歌民刊做过很多研究搜集工作,他从民间收购了一批有价值的民刊,录入南京大学公共图书馆馆藏,策划举办过“民间诗志”展览,并在《扬子江诗刊》开过介绍专栏。在傅元峰看来,中国新诗的问题在于不缺少社团,但缺少流派,因此百年来对诗歌的谈论没有能特别深入到语言层面,而朱朱之所以向艺术跨界,或许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突破新诗的局限,借由霍珀的牵引,从语言的喧嚣,转身踏入寂静的深度。

诗人李琦从诗歌交流和诗学教育的角度,揭示了诗歌触动心灵的深层面相。她回忆自己在俄罗斯和四川期间的两次诗歌交流经历,大家齐声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起回忆《蜀道难》,由诗歌生发的心灵交流,跨越了国界、语言、时间,“真正的交流能够拓展写作和思维的无限空间,我们要把这种交流当成一个诗人的自觉,包括要有自己认定的、在精神上能够引领你的经典诗人诗作,灌溉和滋养自己的心灵。”李琦把诗歌视作心灵的深层教育,她痛感自己这代人小时候没能接受好的文学教育,因而更感到教育的可贵。“我们要完成自己,就一定要坚持对自己的诗歌教育、文明教育。”

凤凰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于奎潮重点介绍了诗歌出版情况。于奎潮做了30多年诗歌编辑,本身也是优秀诗人,因而既具有写作者视角,也能敏锐把握大众读者的目光。在他看来,诗歌受众并不狭窄,近年来,很多诗集的销量都在5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100万册,这在整个文学出版界都是比较可观的销售数字。“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跟中国当代诗歌写作发展是同构的,放在世界当中,中国新诗已经当之无愧地扮演了中国文学代表性体裁的角色。”于奎潮鼓励诗人提升信心,放开眼界,努力创作,并从诗集质量、策划推广、项目申请等方面给出诸多具体建议。

诗人语伞担任《扬子江诗刊》青年散文诗栏目“青春散板”特邀主持已经七年,她的发言集中在青年散文诗创作这一特殊文类。据语伞观察,当前青年散文诗创作主要有三类:一类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写作,能够很好地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对人类生存的感知;第二类重在表达自我认知和内心情感,这种写作极其私人化,有的作者会缺乏共情能力;第三类写作偏重文本实践,诗人不同程度地融入小说、戏剧、寓言、童话等多种形式,但在跨文体的同时,也存在削弱诗意的问题。“很多青年诗人的写作困惑还是在于打破散文诗惯性思维,规避自我重复。”语伞认为,这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持续的写作去克服,也需要青年诗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给予散文诗新的养分。

诗人、评论家茱萸则从旧体诗与新诗的关系谈起,补充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若干脉络。他由黄景仁谈到郁达夫和向以鲜,指出中国新文学固然以弃旧就新、学习西洋为旨归,但新诗发展与中国传统诗体之间的瓜葛,是相当复杂的。茱萸从15岁开始旧体诗词创作,虽然主要认同在新诗上,但一直保持了对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观察:当前,旧体诗词的年龄跨度和写作群体仍然很宽阔,而且对现代语言的引入、对日常诗意的发掘都显出了一定程度的实绩和新意。在茱萸看来,时至今日,新旧诗之间的争端,只是诗体内部的争端,“过去那种新旧隔绝、割裂乃至对峙的现象,正在消弭。诗内部的两个领域的沟通和互相理解,慢慢地变得乐观起来。”

江苏民间诗社座谈会

29位江苏民间诗社代表参加了江苏民间诗社座谈会,交流了各诗社在诗歌创作、诗歌发表、作品出版、诗歌共读、诗歌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从座谈情况看,目前,江苏民间诗社覆盖面广,类型较全,多数地市都有民间诗社,其中既有综合性诗社,也有女性诗社、青年诗社、退休干部诗社、乡间诗社等特色诗社。有的诗社成立已久,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社品牌;有的诗社近两年刚刚成立,已吸纳了一批地方诗歌爱好者。各诗社运转十分活跃,并渐趋正规化,发挥了凝聚基层诗人、丰富地方文化、挖掘地方历史传统的积极作用。除组织诗歌阅读、创作研讨外,不少诗社通过组织诗会、发起评奖,为地方群众提供诗歌文化服务;部分诗社还编办诗歌内刊,或集结诗社成员的优秀作品,出版诗集。与会代表就诗歌发表、学习交流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希望建立各地诗社间常态交流机制,拓展基层诗人的发表阵地。

合影

获奖作品及颁奖词

1.诗论奖

王家新 《翻译的发现——一位美国诗人关于白居易的书写及其翻译》(《扬子江诗刊》2021年第1期)

颁奖词:庾信文章老更成,是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加深,其思想与文字会更加炼化融会,炉火纯青。王家新作为诗人、学者,近年还成为了卓有成就的翻译家,其通融古今、兼修中西的志趣与境界,在这篇《翻译的发现》中有精彩的呈现。对古人的体察和对诗意的体味,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借助他丰富的学识和思考力,穿过语言与死亡的屏障,直抵当前与当下的生命与人心。是为"家新文章老更成"的样本式例证。

2.诗歌奖(按发表顺序)

桑子《松针上行走的人》(《扬子江诗刊》2021年第4期)

颁奖词:在当代中国诗歌界,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女性诗歌潮流中,桑子的诗歌和她的诗作中所体现的女性诗人形象,不仅因为其个性而具有突出的辨识度,而且还为女性诗歌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在这组诗中,桑子行走于湖山之间,瞩目于万物,不管是悠游散步,还是沉缅流连;不管是置身于晨昏与暗夜,还是面对大湖、树木、食物,甚至星群与光芒,桑子与世界万物之间互相“唤醒”。在桑子的诗歌中,世界大觉、万物奔涌,主体被唤醒与壮大,凸显出一个飒爽开阔和富有哲思气质的女性诗歌主体。

朱朱 《在德兴馆》(组诗)(《扬子江诗刊》2022年第1期)

颁奖词:矜持、倾心、决绝,朱朱的诗歌没有物象与词语的界限,它们纠缠成一体,在自觉而又矛盾的某种“讲述”空间内,像伸向空中的绳索一样固执,亦像滑行的赤蛇一样具有不为人知的方向。他的写作是意外的、场外的,也是“见外”的,如此凛冽、独立、异美,是当代汉语诗歌写作领域最具迷幻气质的个案之一。

李琦 《致双亲》(组诗)(《扬子江诗刊》2022年第4期)

颁奖词:李琦的组诗《致双亲》既充满诗人对父母的诚挚追挽与怀念,又饱含对生命本质的深度理解与认知,兼具感人肺腑与启人心智的双重功能;诸多具体、灵动的生活细节聚焦,同回望式的抒情视角遇合,更加强了感念父母情绪的温润氛围和沉实力量;朴素自然的语言态度,虽运笔节制却直指人心,在规避花哨与矫情的同时,密切了诗和读者的关系。真的境界、善的灵魂与美的艺术统一,使文本有如雪夜“风灯”,温暖明亮,宣显出一种圣洁纯粹而难以言说的神性。

李元胜 《给》(组诗)(《扬子江诗刊》2022年第5期)

颁奖词:在组诗《给》中李元胜表明,他出色的想象力仍然强劲,足以令他意欲处理的任何题材和意绪瞬间熠熠生辉,并使人们基于审美陈见的预期一再落空。由于接引了志异文学的视角和运思,这组诗的风格既保持了其一以贯之的轻盈跳脱,又较前更魔幻,更怪诞,更奇险,更匪夷所思,从而显示出他在以诗的平行时空综合处理现实经验以使二者既呼应又对称的追求方面取得的新进境。

叶辉 《转弯》(组诗)(《扬子江诗刊》2022年第6期)

颁奖词:叶辉是一个善于把感性的触觉转化成理性的联想与思考的诗人。他的诗永远不脱离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场景,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际遇中,他有意无意地使读者进入一种平凡的联想,一旦你从中悟得了深意,便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他所设定的诗性场景。读诗或者写诗,纯感性的抒情带来的是一时的激情,而在感性的触觉中受到了理性的指引而进入深层次的思考,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刻的诗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叶辉诗歌独具特性的艺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