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简论“心灵现实主义”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 宋家宏  2023年12月04日15:12

内容提要:当前,从西方引入的“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在阐释与运用的过程中处于矛盾与混乱的状态。“五四”以后,自鲁迅开始,中国作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向人的心灵世界挺进,发展、创造了“心灵现实主义”小说,延续至今,蔚为壮观。这些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来阐释。深入人的心灵世界,整体把握人的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情绪、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等心灵内涵,在挺进人的心灵世界的同时,重视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遵循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生活逻辑关系,在整个叙事策略上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这是“心灵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心灵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 心理小说

五四以后的中国新文学,在延续并丰富、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同时,开始接受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作家们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并尊重中国读者的审美传统,逐步创立了“心灵现实主义”文学,对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作家创立的“心灵现实主义”文学用西方文学的“心理现实主义”理论阐释,并不能恰当地解读这些作品,更难以推动这一文学的发展。因此,对“心灵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深入的研究非常必要。

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和作品,使基于“摹仿说”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抵达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峰,奠定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现实主义,要求逼真地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现实生活,按照客观世界固有面貌、现实生活逻辑,描写生活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人和事,审美地反映社会现实,特别强调细节、环境的真实描写和典型人物的塑造。现实主义重在关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这成为现实主义的经典概述。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在不断吸收新的营养,形成了众多具有“现实主义”血缘关系,具备现实主义重要特征的后代,构成了“现实主义大家族”。如新新闻主义、新写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想现实主义,等等。还有很多提出了概念而未加论述的“现实主义”。

在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引导下,文学艺术从对人与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作为创作方法的现代主义文学由此渐成潮流,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出现,使文学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连同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一系列创新,使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现代主义文学俨然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反叛者、对立物。在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被统称为“心理小说”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从质的规定性上看,有的仍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的则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

中国从五四时期开始引入了“心理小说”这个概念及作家作品,在介绍它时,初期并不深入、准确。那时,概念的混乱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新时期文学开始,又一波西方文学翻译、介绍浪潮涌起,心理小说再度成为热潮。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袁可嘉等先行者引入了“心理现实主义”②这一理论概念,成为当时“现代派”讨论的一个热点,许多同类及类似的作家作品在这一概念下被解读,也引起了创作界的响应,成为1980年代后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但在运用这一概念评析作家作品,在解释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出现了越来越混乱的状态,甚至它的归属何为?到现在还是一个问题。张怀久先生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理论》一文中总结:“何谓心理现实主义?评论界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上使用这个名词。一是指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即在严格遵循外部世界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加强人物的心理刻画,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精细分析,去反映社会精神演变的现实。一是指与现实主义传统相对的现代主义手法。即摒弃对外部世界客观真实的描绘, 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的现实’, 通过人物意识的跃动、内省经验的表述,来表现主观的真实,并借以间接地感知社会现实。”③他在文章中主张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阅读一些运用到“心理现实主义”的评论,大多数论家也是立足于这个意义之上,即把“心理现实主义”看作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一种。于是,不仅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心理现实主义者,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赫尔岑,甚至契诃夫,有时还加上果戈理,都成了心理现实主义者。

袁可嘉等学者在最初引入、介绍“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时,是将其归属于现代主义思潮的,认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表现作者或人物的主观感受,深入表现“心理的现实”,是与批判现实主义相抗衡的文学流派。山东师范大学何雪凝的博士论文《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在厘清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理小说”线索,以及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方面做得相当扎实,并将“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也归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之下,还开掘出了一些过去不被提及的作品,但在论述中套用西方“心理现实主义”的理论,把一些本不属于现代主义的作家作品也归于其下,泛化应用了这一概念。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和读者就注意到统称为“心理小说”的作家作品中,有两类明显不同的作品,有的应归属于现实主义,有的应归属于现代主义,必须对它们进行创作方法上的区分。温儒敏教授不用“心理现实主义”这个概念,而分为“心理写实小说”与“心理分析小说”,前者归属现实主义,后者归属现代主义。柳鸣九先生则将心理小说分为“心理现实主义”与“心理现代主义”,他所编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景观》并列这两类作品,各自的特征和归属从命名上已经清楚,但却与从西方传入的、被袁可嘉等先生解释过的“心理现实主义”相混淆,以至相反。

这些年学术界对创作方法的理论研究已经不是一个热点,关于“心理现实主义”概念使用上的混乱现象依然存在。创作界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吸收现代主义因素,甚至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为一炉,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何对这些作品从创作方法上给予理论总结,并进一步引导创作的繁荣,评论界显得特别无力。理论研究的失语,迫使一些作家自己从创作方法上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如阎连科说自己的作品是“神实主义”,范稳则说自己的作品是“神灵现实主义”,他们的作品都立足于现实,又有向内深入探寻的特征,评论界却无力解析,由作家自己来解释,这是理论研究的尴尬。

“五四”以后,自鲁迅开始,中国作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向人的心灵世界挺进,发展、创造出了“心灵现实主义”小说,延续至今,蔚为壮观。这些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来阐释。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实际出发,尊重袁可嘉等学者从西方引进,并且已经作出阐释的“心理现实主义”既定含义,提出“心灵现实主义”的概念,把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生长起来,并在现代主义潮流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心理小说,从内涵与艺术表现上分为“心灵现实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对结束“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在理解与使用上的混乱,在评论中让不同的作家作品各归其位,对引导作家的创作,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非常必要。

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开始涉及人被压抑的心理痛苦和精神危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的精神危机也越来越突出,科学与理性并不能解决人的生存中的种种问题,人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人也越来越不认识自己。弗洛依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把对人的认识推进到了人的潜意识暗区。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潮流的涌起,与现代心理学的这一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意识流文学”,从亨利•詹姆斯开始,福克纳、伍尔夫、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形成了庞大的群体。它与现代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其理论背景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其重要基础。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威廉•詹姆斯就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意识流心理学的创始人,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受其兄的影响很深。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又从敏感的作家创作中获得了营养,如弗洛伊德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得到“精神分析学”的例证,他曾写下《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文,来分析其父子关系和心理问题。这些理论及创作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东西方对人的心灵探索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西方人长于逻辑的、理性的分析,逐渐形成了流派众多的现代心理学,一层层挺进到人的意识深层,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人则长于整体的把握、体悟与感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是一个重要概念。人的精神领域被高度重视,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无不关乎心灵世界。宋明形成了儒家的“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④王阳明因其“心学”而成为“圣人”。儒家“心学”把中国文化对人关注的目光引向了人的内心世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儒家“心学”的目的是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是“修身”的路径,建立守礼、内敛、规范的理想人格。儒家文化压抑人的个性,人只是伦理秩序中的抽象符号,而非独特的具体的个人,这与文学艺术要深入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内在冲突。因此,对文学创作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影响有限,但毕竟因儒家“心学”的存在,对“人”的理解更加完整了。而且,儒家“心学”是从群体的伦理要求出发,往往是从整体把握、感悟来理解人的内心世界,虽未形成认识论体系,对理解人的内心世界从思维方式上还是有重要影响。

心灵,指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是整体把握的对象。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态,可以条分缕析地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更具理性的成分,是科学主义研究的对象;心灵,则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感知、体悟,整体透视、把握的对象。要“分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往往一“分析”就顾此失彼。心理分析,适用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文学;心灵透视,则适合于五四以后中国作家发展、创造的“心灵现实主义”文学。心理现实主义用Psychological Realism来表示,心灵现实主义则可用Spiritual Realism对应,不过spiritual与psycological不像汉语中的“心灵”与“心理”区别这么大。什么才是最准确的翻译?还需要求教于方家。

鲁迅,是中国“心灵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是“心灵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基于中国社会现实“启蒙主义”的要求,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吸收现代主义的营养,在五四新文学诞生之初,就创作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灵现实主义作品。新文学的开篇之作《狂人日记》就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突进到人物的心灵世界,这是中国以往的小说从未有过的直接透视人物心灵的艺术精品。作家并不去描写孤立存在的“狂人”的“心理现实”,而是描写狂人心灵与现实社会的密切关系。这篇作品论家都用鲁迅吸收了象征主义来解释,这是从人物的象征意义来说的,若从人物的心灵探索来看,它是最典型的“心灵现实主义”作品。

鲁迅描写知识分子的“三部曲”《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都写于五四高潮过去之后,鲁迅正经历精神上深刻的苦闷与彷徨,这三篇小说都在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也在剖析作家自我的精神领域,与艺术手法上更具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野草》类似,是典型的心灵现实主义作品。三部作品主人公都是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而他们全都归于毁灭,他们的悲剧命运是强大的旧势力所造成。《伤逝》一开篇就是涓生面对子君逝去的悔恨与悲哀,但他心灵里却早已陷入无路可走的绝望之境。《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曾经是个奋斗的勇士,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之下,变得浑浑噩噩,小说集中写的是他丧失斗争精神、意志消沉之后,心灵上的痛苦。《孤独者》的魏连殳,现实的胜利却以精神的失败为代价,他的内心处于极度痛苦之中,暗夜中那受伤的狼似的一声长嚎,正是他孤独的心灵痛苦的宣泄,小说直接用“孤独者”来命名。此外,鲁迅的短篇小说《白光》,曾被一些论家当作“心理现实主义”作品来分析,这样的套用并不合适,小说中幻觉与现实交融的手法,梦想十六次破灭后的焦虑与苦闷,主人公陈士诚的死因之谜,确实带有更重的现代主义小说特色,但其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生活关系之紧密,细节描写的现实真实性,仍然是一篇现实主义特色鲜明的心灵现实主义作品。

鲁迅先生之所以成为中国“心灵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首先是他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积淀,在五四新文化个性解放的浪潮中,又破除了儒家“心学”内在的矛盾,使他对个人心灵的感受与把握得心应手。其次,他的“启蒙主义”创作目标,使他坚守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原则与规范,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安特莱夫、契诃夫、果戈理等是他熟知的作家。鲁迅自然地在这些作家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第三,他的“拿来主义”“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使他并不排斥现代主义,相反,他曾翻译《苦闷的象征》等,对现代主义有深刻的理解,从中吸取营养。对“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对心理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他多有了解,但他写小说的目标是要让更多的读者去读,因此,他的小说艺术要适应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这使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的起步阶段就发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心灵现实主义”文学。

本文提出的“心灵现实主义”,归纳总结于鲁迅先生开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要求真实地展现以人为中心的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基本逻辑、特有面貌,真实地描写生活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人和事,在注重细节、环境真实描写的同时,透过人物性格,由外向内地突进人的心灵世界,审美地把握人物心灵与外部的关系,深切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要给“心灵”下一个世所公认的定义很困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者都各有说法,但它与人的物质身体存在密切相关而又根本不同却是共同的认识,当人的物质生命现象存在时,它是与人的物质存在相区别的人的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情绪、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等精神现象的总称。当人的物质存在消失后,人的精神现象也既“心灵”是消逝了,还是归于何方?另当别论。好在我们并不对它作深入的哲学上的辨析,更不作宗教上的解释,只作文学上的探讨。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将人的外部世界称为“外宇宙”,而将人的心灵世界称为“内宇宙”;它极为丰富,并有着自己成长与发育的过程与规律,也是一个探索无穷尽的世界。

对“内宇宙”的开掘,对心灵或者说精神世界的探索,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对“内宇宙”的探索,“五四”时期的作家们已经开始。鲁迅之外,还有郁达夫等作家,1930年代形成的京派作家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京派创作的目的在于“洗刷人心,再造灵魂”,观念上就导向进入人的心灵世界。沈从文的小说在浪漫抒情的笔墨中,深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边城》把翠翠性意识的萌动与爱情的忧伤作诗意的描写,使这一心灵深处的意识没有像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那样幽暗,变得抒情而明朗。《丈夫》写辰河美景中船上丈夫心灵由麻木而觉醒的过程,做为丈夫的性的冲动而不可得,是觉醒的内在驱动力。但这一切又写得内敛、含蓄,读者可意会而不易言传。沈从文是以京派的风格来完成心灵现实主义的小说。吴组缃是一个在我们的文学史上被低估了的作家,他与左翼和京派皆有交往,文学史上多评述他那些被称为“社会剖析”的小说,而对他具有鲜明心灵现实主义的小说少有论及。《菉竹山房》揭示了一个终身守寡的女人被压抑的性意识冲动,鬼气森森的环境描写与她的心灵世界融为一体,是这篇小说的动人之处。废名与吴组缃的风格迥然相异,早年的《浣衣母》已经涉及受压抑妇女孤独的心灵之苦,之后的创作越来越多地抒写人性之美,刻意描绘纯朴的乡风和优美的人物心灵,《桥》的诗情画意也是心灵现实主义的一种风格。

19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重新拉开了心灵现实主义的帷幕。从鲁迅的《伤逝》到卢新华的《伤痕》,虽然因后者描写的稚嫩而难以企及前者的艺术高度,但都揭示了不同时代人的心灵创伤。《伤逝》写出基于个性解放,新生的男女爱情被毁灭造成的心灵创伤,《伤痕》则写出非正常的社会给固有的人伦母女感情造成的心灵创伤,两篇小说的开篇都是主人公处于悔恨与悲哀之中。此后,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渐成文学创作的重要现象,鲁枢元先生曾以“向内转”来概括新时期文学创作,尽管这一概括并非十分准确,却也抓住了其重要特征,同时也就抓住了心灵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那些被称为现代小说、先锋小说的作品其中一些是应该用心灵现实主义来解释的。特别是那些现实主义特色鲜明,又转向内心世界的作品,只能用心灵现实主义来评析。张贤亮那批描写一个知识分子在非人的环境中内心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不仅是肉体上的饥饿、非人的劳累,更是心灵上的屈辱、孤独和性的压抑,它不仅造成了身体上的创伤,更深刻的是刻骨铭心的心灵创伤,动人之处正在于此。刘恒是一位出色的心灵现实主义作家,《白涡》描写周北路本能的“爱欲”与社会功名的冲突。《狗日的粮食》里曹杏花求生力量强悍却使她心灵世界变得粗糙、卑微,完全丧失了应该具有的崇高、庄严的意味。《伏羲伏羲》里王菊豆和杨天青难敌性诱惑的魅力,堕入乱伦的深渊,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偷偷品尝情欲的欢乐与恐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的颁奖辞中出现了“幻觉现实主义”一词,幻觉现实主义是一种超现实主义,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它并不关注客观外部世界,而是用现实的手法描写梦境和幻想,莫言与此有很大区别,他是把现实置于梦境和幻想、感觉之中,其核心指向仍然是外部现实。他的许多作品均可用心灵现实主义解释。

向内转,深入人的心灵世界,同时又写出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密切关系,这是心灵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的心灵状态,也即“内宇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 长于整体把握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说清,只能借助长于逻辑分析的西方心理学才能理解。心理学告诉我们,它由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情绪、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等构成,仅在意识中又还有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分,它们并非秩序井然地存在,而是交错杂糅,迷蒙混沌,深不可测,但为了分析、论述的方便,我们可以把上述四组心灵要素看作是由浅入深的状态。

性格与气质,是心灵状态最显在的存在,是与“外宇宙”联系最密切的要素,是自我以及他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心灵元素。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人的心灵描写集中于这个层面,塑造独具个性又具有广泛典型意义的人物,是现实主义作家的追求,他们也会涉及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心理描写,但也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的。这是一些有较丰富的心理描写的作品仍然不能称为心灵现实主义作品的原因。现代主义文学不以此为终结,而是在现代哲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引导下继续向人的心灵深度挺进,深入到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深层,还开掘进入人的潜意识暗区,为读者呈现出心灵深处的“现实”,也即心灵深处的真实描写,这才是心理现实主义的“现实”的本来含义。

五四以后的中国作家,在初步理解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对人的理解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但在文学作品中,大多数仍然对人的心灵以整体把握的方式进行。郁达夫及创作社的作家们,人物性格的刻画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而重视自我表现,主张“主情”的文学,以情感为文学的中心内容,突破了“性格”层面,把情感与情绪推崇到了文学艺术的中心地位,在人的心灵世界中探索得更为深入。以情感为中心,又融入了人的非理性,人的意识、无意识深层暗区,它们常常又被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所淹没。这样整体把握人的心灵状态,却又有西方心理学的背景,在《沉沦》中表现得非常鲜明。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的“新感觉派”,有更浓重的“现代”特色,对人物的心灵把握又推进了一层,进入了感觉与知觉层面。人物性格模糊,情感淡化,直接描写人的感觉。但他们与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文学还是有一定区别,在艺术表现上没有像意识流小说那样走得更远,包括施蛰存《春阳》一类的小说,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仍有明显的保留,小说有淡淡的情节,内心独白也还是作家处理过的遵循了外部语言的规则。能写好感觉与知觉的中国作家不多,莫言最初的作品就显露了他过人的才华。《透明的红萝卜》一经发表即引起热烈反响,小说进入了一个孩子受压抑的心灵世界,在常态的生活中他已经丧失了感觉,连痛感也丧失了,但在独处的天地里,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感觉能力。这是一篇外部世界已经被主体心灵感觉化了的小说。随后的《红高粱家族》所描写的感觉与知觉依然浓墨重彩,又进一步向生存的意志与意识挺进,生命意识、性意识获得强大的张力,先是体现于性爱欢悦,然后体现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反抗意志。情绪与情感、感觉与知觉、意志与意识融为一体,是中国作家整体把握人的心灵世界的典型代表作品。

意志与意识,尤其是潜意识,是人最深层的心灵元素,也是最难把握描写的元素。郁达夫等作家从五四以后就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许地山的小说深入到了人心灵深处的宗教意识,这与他是一位对宗教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密切相关。《缀网劳蛛》表达的是人生的苦难意识、悲剧意识,却在宗教意识里获得拯救。鲁迅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称其“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⑤,小说动人之处正在于她涉及了人的求生意志,强烈的求生意志在艰难的生存环境压迫下,群体性地陷入情感麻木,又在异族入侵的铁蹄下,从麻木中觉醒、奋起。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路翎,对人的心灵世界丰富性、复杂性的开掘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饥饿的郭素娥》不仅写女主人公物质的饥饿、肉体的饥饿,更写出她精神的饥饿,性意识受压抑的冲动,由此暴发出原始生命的强力、反叛恶势力的顽强意志。张爱玲对人的深层意识描写有独到贡献,《红玫瑰与白玫瑰》写的是佟振保多向度的性爱意识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形成的心灵冲突。名篇《金锁记》不仅写出了主人公曹七巧疯狂的占有欲、报复欲,还写出了她性压抑后对儿子有乱伦的潜意识。1980年代初及之后一段时间,相当一批作家的作品都涉及性意识的描写,包括向来沉稳的王安忆也写过“三恋”。刘恒更把性意识冲动的强烈与人伦关系造成的巨大压力,作为小说的核心内容来展现,情欲突破人伦禁忌带来欢乐与恐惧。

中国作家在对人的心灵各层面元素的把握时,往往又都是以整体把握的方式完成,描写时也往往是整体性的,很少有单独对某个层面进行探索与描写的方式进行。这一特征与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文学有明显的区别。

西方文学的“心理现实主义”之所以归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因为其探索人的心灵世界深度的不同,还在于其艺术表现手段的大幅度创新。为了传达人物或者作家对外部世界独特的个人感觉,为了真实地表现人物那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意识流动,为了呈现潜意识那幽暗之区的“心理现实”,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人的外部世界的生活逻辑,创造了象征、夸张、变形、内心独白、意识流等艺术表现手段,幻觉与实感的交错、梦境与现实的杂糅、语言的无序流动等等来表现他们对心理世界的探索。

史传文学和评书传统养成了中国读者对叙事文学的审美趣味,他们对现实主义所描写忠实于人与外部世界生活逻辑的作品更感兴趣,完全背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不顾现实生活逻辑的作家作品不会受到读者长久的欢迎。因此,“五四”以后的中国作家一方面深入探寻人的心灵世界,同时所描写的人物心灵世界又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现实生活的逻辑关系。这就是中国作家所创造的“心灵现实主义”仍然归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原因。

鲁迅的《狂人日记》全然采用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似乎很“现代主义”,但狂人的言行与心灵又完全符合一个被迫害狂精神病人的现实生活逻辑。《伤逝》与《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现实生活的逻辑性就更加鲜明了。穆时英等作家的“新感觉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多地吸收现代主义的方法,但施蛰存以《春阳》为代表的那几篇“心理小说”还是保留了一定的故事性和现实生活的逻辑性,他们的作品与日本的“新感觉派”有明显的区别。张爱玲在探索人的心灵世界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现代心理学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她有深刻影响,但她的作品又让读者感觉到现实主义的鲜明特色,甚至读出了某些《红楼梦》的韵味,不仅语言表达,在整个叙事策略上都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即使是《金锁记》那样深度开掘人物心灵意识暗区的作品也如此。1980年代的先锋作家一度曾试图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挥手告别,在艺术表现上刻意求新,更多地吸收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但是不久之后大部分先锋作家也开始“转型”,在叙事策略上回归现实主义。也就是在挺进人的心灵世界的同时,重视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遵循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生活逻辑关系。“转型”成功者受到读者的欢迎,他们的作品其实应该用“心灵现实主义”来理解。未能“转型”的也就失去了更多的读者市场,有的作家作品应该用“心理现实主义”来解读,如残雪的作品。

鲁迅开创的中国“心灵现实主义”与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重要理论基础,病态心理以及性动力成为作品的重要内容,中国作家创立的“心灵现实主义”则超越了“精神分析学”,着眼于心灵世界的整体把握,也吸收了其他心理学的成果,这一点在1980年代后的创作中表现突出。方方的《风景》最动人的不仅是写出了粗鄙的原生态生活,而是二哥在这样的生活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灵,以及这样美好的心灵被毁灭带给读者的感伤。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把特写镜头推向一个群体的心灵世界,这是一群孤独的、无目的的、没有彼岸的“沉默”的生命,他们在此岸的现世中苦苦寻找着“说得来”的人,他们相互需要又相互隔膜,是一盘孤独的散沙。这些作品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关系已经很淡。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透视人在非常态下不同的内心反应。怯懦还是智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鲁迅先生开创的“心灵现实主义”,与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有重要区别,从这一角度出发,重新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创作,会有许多新发现,并对当前的小说创作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①[德]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461页。

②袁可嘉:《略论西方现代派文学》,《文艺研究》1980年第1期。

③张怀久:《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总第75期。

④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2•杂著),锺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页。

⑤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文学院]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