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直播文学颁奖,重建文学与生活的关联
来源:文汇报 | 霍艳  2023年11月29日07:56

近年来,文学不光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更类型化,在传播上也积极与新媒体结合,除了如“文学馆之夜”这样成为综艺节目的主题、如“我在岛屿读书”这样让作家出镜成为主角之外,还有一种途径也颇为有效,即对文学颁奖进行直播。

当下有两种文学颁奖在新媒体上受到关注,一种是通过“盛典化”照亮作家作品,一种是通过“事件化”传递文学生活态度,前者以结果为导向,后者以过程为导向。

2022年“鲁迅文学奖之夜”在北京举办,2023年11月“茅盾文学奖之夜”在浙江桐乡举办,它们都通过地方卫视和各大平台进行直播,都属于中国作协打造的“中国文学盛典”系列活动,表彰相关奖项的获得者,打造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闪亮名片。

“文学奖之夜”系列采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晚会形式,想要打开过去封闭的圈层、辐射更广泛人群。它格外注重仪式感,一是为扩大奖项的影响力,二是使优秀的作家作品获得应有的荣誉与尊严。作为一台晚会,如何让文学和舞台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烹饪一道道活色生香的文化大餐?首先是发挥明星效应,比如邀请了张凯丽、蔡国庆、郑云龙、韩雪、张也等明星进行表演;然后是将文学与歌舞有机结合,以歌舞讲述文学,不光呈现文学之风雅,更凸显时代的蓬勃气象,展现一个大国昂扬的精神风貌。“茅盾文学奖之夜”还以短片形式回顾了中国文学生生不息的伟大传承,那些大众耳熟能详、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经典倒映着生活的巨大变迁。

除了对文学的舞台化呈现,盛典还努力凸显作家的鲜活形象,展现他们如何担负新的时代使命、投身伟大实践。年轻的鲁迅文学奖得主董夏青青18岁参军、22岁主动来到新疆,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戍边战士的军旅生活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在颁奖典礼上,董夏青青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在观看边防战士的祝福短片时饱含热泪,当她向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敬了一个军礼,气氛也达到高潮。“茅盾文学奖之夜”为五位获奖者拍摄了主题短片,既展现他们与人民大地的血肉联系,也呈现他们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文学的荣耀不单属于创作者,作品的幕后功臣也得到照耀。“鲁迅文学之夜”邀请杂志编辑走上舞台,向大家比了一颗大大的爱心,“茅盾文学奖之夜”则让作家与责编共同将手印留在书本装置上永久保存。作品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真正被激活,所以盛典还邀请了读者代表,他们对作家的阅读史也是自己的精神成长史,展现了一种被文学陪伴的人生。

除了这种“盛典化”的文学颁奖,还有一种“事件化”的颁奖,以一些写作比赛为主。它改变了过去只公布结果、发表获奖感言的单一形式,而是跟踪整个评审过程,把文学评奖变成一场可供观看的“文学事件”,最后以直播让读者见证奖项的揭晓。

较早做出文学评奖“事件化”尝试的是2018年的“匿名作家计划”,将35篇小说匿名发表在网络上接受读者检验,经由初评、复评选出6篇作品进入决选,决选以网络直播的方式现场揭晓冠军,并露出作家真身。这场比赛借鉴了综艺节目“蒙面歌王”,持续营造一种对优胜作品和作家真身的双重悬念,推动读者全程关注。比赛还注重发挥名人效应,邀请文化名人捧场,决赛现场更是一场文学真人秀直播,让格非、苏童、毕飞宇三位评委走进密室,把他们对于小说的分析、作家的猜测、风格的争执等评审过程实时公开。他们在直播中的争执和严肃的神情视觉化地呈现出了文学的众口难调。最后获胜者戴着面具上台领奖,揭下面具,从苏童手中接过奖杯,完成一连串仪式。这种形式不光揭秘了神秘的文学奖评审过程,还给人置身其中的参与感。

想要让文学评奖“事件化”,评审环节至关重要,他们集中了冲突性、话题性。评委不再是单一的文学工作者,还有音乐人、导演、画家,“非文学专业人士”反而增加了多元的角度。评委也引入了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把中国文学放在更大的世界文学格局里。他们本身也是文化名人,能提高奖项的关注度,达到“破圈”的效果。但评委阵容的庞杂也容易引发争议,他们之间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基于各自的价值立场和审美判断出发,努力在文学性、市场性、话题性之间作出平衡。此前曾发生过评委抗议评审结果的风波,虽带来了流量却使得相关评选的公信力被质疑。

“事件化”颁奖要想持续被关注,还要不断传递一种文学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对当下生活的疑问。它通常会设定一个主题,如“重构世界图景的写作激情”“成为同时代人”“必须保卫复杂”等。对于主题的呈现程度和理解深度不光是评审标准,也是决选现场里争锋的话题。面对“必须保卫复杂”主题,评委和选手讨论了在一切趋于简化和同构的当下,这个复杂既是人经验、感受、视野的复杂性,也是题材、结构的复杂。“成为同时代人”主题激发人们思考时代变了,曾经主动认领或者自嘲过的“小时代”早已失效,生逢在一个“大时代”,我们该如何体认和面对这一切?这些年轻人所迫切关注的问题,不光在作品里得到了多样呈现,有着丰富阅历的评委也给出了真挚建议,自然也就产生“破圈”效应,每年都能提出新的话题也引发年轻人的持续关注。也正因为聚焦于特定主题,使得评委之间、评委和作家之间可以产生有效对话、碰撞出火花,这些精彩的真知灼见又引发二次传播。

除此以外,这种文学颁奖也会突出作家的个性化,包括创作经历的个性化、观点的个性化,甚至是穿衣打扮的个性化,让观众不光知道一部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也希望可以成为他们。

但无论是“盛典化”还是“事件化”文学颁奖,观看都有可能是一次随机的行为,即观众只看一眼就关闭了页面,并没有对文学、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如何真正激活文学奖与读者的关系、提升读者的参与度,各个主办方都在努力进行尝试。“盛典化”文学颁奖以点带面,以晚会为中心向外辐射,打造文学周等系列活动,如获奖作家进校园、文学跨界传播论坛、文学经典人物cosplay等。也不局限于纯文学,还扩展到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有声阅读、剧本杀。更努力把文学带回现实生活,且看乌镇人头攒动,小桥流水边上演着一场场流动的文学盛宴。“事件化”文学颁奖则拉长战线,不断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猜测、期待,也不断渲染读者和作家、作家和评委的思维冲突,激发对同一话题的多维度思考,还在评审、作家、作品等关键环节衍生出不同枝蔓,提供给人们新的阅读线索。

我们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为何会选择观看一场文学颁奖的直播?除了看到神秘的作家、感兴趣的作品,他们更想看到文学与生活、时代的关联,不光是娱乐消遣也不仅是反映现实,而是带来一种全新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改变生活的可能,这也成为各种文学颁奖的表现主题,也是文学工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文学颁奖只是锦上添花,文学出圈也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生产出好作品重建和生活的关联,打动人们的内心。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