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代》2023年第6期|雷默:水手(长篇小说 节选)
来源:《当代》2023年第6期 | 雷默  2023年11月21日08:05

导读

一个叛逆少年为逃离家庭管束,踏上了远洋渔轮。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险象环生的航程、身心的重重试炼,让他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水手。70后作家雷默的首部长篇小说《水手》是一个少年的海上历险记和精神成长史,同时有力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海洋书写”——那艘满载中国水手前往南美水域、赤道周边捕捞鱿鱼的渔轮,提供了关于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想象。

水手(节选)

文|雷默

一、幽蓝

夜幕降下来,海浪的声音好像比白天大了。

我坐在码头的灯塔旁,灯塔还没亮起来,往前不远是入海口,漆黑一片,白天的时候,海水是黄的,现在是黑的。

再过几天,我就要出海了,目的地在秘鲁附近,得横跨整个太平洋。船长让我们多备些日用品,说路途遥远得超出你想象。我并没有什么概念。老水手王武抱着二十多条香烟进船舱的时候,我还天真地问他:“这么多香烟是打算开小卖部吗?”

王武一脸不屑地说:“自己还不够抽,开什么小卖部!”

香烟是“三五”牌,宽版的那种,香烟店平日里都偷偷摸摸地卖,据说贩卖这种香烟涉嫌逃税,工商局时不时地派人来查,但还是屡禁不绝。在这一片地方,抽这种烟的人很多,因为够劲道。我也想去买几条,王武一边往床铺上码香烟,一边得意地说:“扫了一天货,整条街都断货了。”

我看着自己床铺上孤零零一箱方便面,觉得实在太寒碜了。船长说,船上带着渔网,吃的不用发愁,我竟然相信什么都不用准备了。

王武轻描淡写地说,新手都这样。他当年第一趟出远海还带了一条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狗不可能活着回来,王武不以为然。出海后,那条狗天天蹲在甲板上,望着大海发呆,结果半个月后,它纵身一跃,跳入大海自杀了。

我笑了起来,“狗会自杀?我不信!”

“人会,狗为什么不会?”

“那你们没救它吗?”我顿时对那条狗产生了兴趣。

“救了,当时甩了一个救生圈下去,风浪太大,谁也不会为一条狗冒险,虽然我一直很宝贝它。”王武抹了抹嘴巴,谈天的兴致一下子上来了,“这狗东西跳到海里,被浪一打,就慌了,拼命地用爪子扒拉船舷,一到垂死挣扎的时候,不管人还是狗,看着都心酸,我们抛给它救生圈,它也知道是在救它,死死地抱住,我们像钓鱼一样把它从大海里捞了上来。”

“后来呢?狗有活着回来吗?”

“没有。这狗东西在船上颤抖了好几天,后来又变回了老样子,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有一天在甲板上发完呆,又跳海自杀了,没办法,得抑郁症了。”

我以为这条狗最后还是葬身大海了,没想到王武又补充道:“这次救上来以后,船长就敲打了我,说船上养一条发疯的狗可不行,万一把谁咬伤了,到哪里打疫苗去?我就狠狠心把它宰了,烧了一大锅狗肉汤,那是出海后吃得最欢的一次。每天都是海鲜,其实跟吃青菜萝卜一个味儿,谁都想换换口味。”

我听了有些不适,但还是故作平静地说:“我有个原则,有灵性的动物不吃,除了狗,还包括蛇和龟。”

王武笑了笑:“怎么?怕遭报应?”

我本来想说,有点敬畏之心有什么不好的?突然觉得这话傻兮兮的,有点羞于启齿。我反过来问王武:“你难道没有原则吗?生活上,其他方面?”

王武又笑笑说:“那要想想,原则这东西怎么说呢,又不是天天挂嘴上的。”他若有所思地整理着东西,突然一抬头跟我说:“原则说起来我也是有的,我的原则是不打女人。出海的人都有这毛病,回家喜欢揍老婆,一次比一次厉害。我知道这会上瘾,有时候碰上情绪不好,就摔只碗,或者撕张渔网,撕烂了,让她补去,总比揍她强。”

我说:“就是嘛,仔细想想每个人都会有的。这跟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只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王武迟疑了一下,轻轻地晃了下脑袋,哑然失笑。

我回味着那条狗,幽幽地说:“出海还带动物,倒是蛮新奇的。”

王武轻轻地晃着脑袋,说:“现在都不让带了,以前可没这么讲究。听老一辈水手说,大航海时代,还有人在船上养牲畜,猪牛羊什么都有。”

我笑出声来,说:“那是做动物贸易的吧?”

王武一本正经地向我解释:“不是的,以前航海的条件艰苦,没有冰冻冷库,海上的日子久了,食物没法保存,就在船上养一些动物。活物不同于一般食物,不用去操心会不会变质,养大了,就宰了吃。”

我想到了那条可怜的狗,笑得喘不过气来,说:“难怪你的狗要跳海自杀,原来是嗅到了杀气,它多敏感!”

王武说:“当时没想过要杀它,是被形势逼的。大航海时代也有不杀的动物啊,那些牛羊主要用来产奶,每天挤点新鲜的牛奶、羊奶喝喝,水手们都当宝贝一样供着它们。”

我问王武:“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

王武腼腆了一下,说:“海上无聊,别人胡说八道时听来的,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从对话中抽离出来,想上街购物。王武喊住了我,他说:“除了吃的,也得考虑考虑精神生活。”他侧过身,向我展示他的床铺。他在床头拉了一块藏青色的帷布,把床铺的内侧遮得严严实实,掀开帷布的一角,我看到后面塞满了东西,方便面、压缩饼干、香烟、拉力器、强光手电筒、色情杂志,一应俱全。

我知道他说的“精神生活”指的是什么,老男人大概都这样,喜欢口无遮拦。

我是所有水手中年龄最小的,高中没念完就辍学了,父母为我操碎了心。回过头想想,这个年龄除了在学校念书,还能去哪里呢?他们很担心我学坏,比如跟着别人去吸毒。我母亲听人说,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很容易接触到毒品,用零花钱就能买到。她担心极了,一遍一遍地对我唠叨,不要去碰毒品,碰了毒品,全家都得跟着走上绝路。其实她并不知道,我对毒品也充满了恐惧,我只是烦她唠叨,她只要一张嘴,我就想堵住耳朵。越是不想听,他们就越紧张,他们四处托人送礼,给我安排了很多就业岗位,我去上几天班,兴致消磨完了就辞职,所以回想起来,我好像一直在换工作。

我喜欢玩,这点我承认,经常跟着一伙人在外面彻夜不归。一般情况下,第二个晚上,我会接到我母亲的电话,电话一接通,她就逼问我晚上回不回家。我说不回去。她说,不回去她就报警。于是好多次,警察来喊我回家。后来,我学乖了,母亲只要一威胁报警,我就回到那个“囚禁”我的屋子,一进门,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昏天黑地地睡觉,睡到睡不下去了再出门。二十岁前,我的生活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循环里轮回。

前不久,一个家里开中介的朋友跟我说起招募水手的事。他说有个船长委托他父亲,想招募一批远洋渔轮的水手,开出的条件很优渥,吃住全包,一年还给好几万工资。我的眼睛顿时放了光,听到“水手”两个字,我就心动了,觉得这是一个牛烘烘的职业,听着就让人激动。我朋友说,原来的时候出海都得有海员证,这两年招工忽然变得艰难了,只要他父亲帮忙说说,这事就能成。我说:“那还等什么,赶紧替我报名啊。”他一脸怀疑地看着我:“你确定……真的要去?”我说:“那还会有假?你不一起去试试吗?”他皱皱眉头说:“家里不会同意我去的。”我说:“大家不都一样吗?我家里人恨不得在我脖子上拴条铁链,让他们同意干吗?去就是了!”我朋友无奈地说:“这次不一样啊,我爸参与这件事,只要我一报名,家里就全知道了。”我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只好作罢。

其实我心里特别想有个伴,跟我一起去海上当水手,但我们那伙人最终一个都没去。这期间,我也犹豫过,但听说是去太平洋上钓鱿鱼,我就铁了心去应聘。我觉得这会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冒险,据说那片海域鱿鱼多得钓不完,灯光一打,渔竿放下去,就不停地起竿,鱿鱼活蹦乱跳地离开海面,往甲板上跳,像一场狂欢的盛宴。

招聘面试的时候,船长说这一趟会出去很远。我说:“越远越好。”船长给我打预防针,他说:“越远越想家哦!”我说:“我就想离家远一点。”他又问我:“那你知道有多远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看着我说:“说出来怕吓着你,有半个地球那么远。”

我并没有被惊吓到,其实他不知道,我正是冲着这一点去的。我说:“绕地球一圈可能更有意思。”船长笑笑说:“你以为是环球旅行吗?别着急,有你留恋的时候。”说着他又看看我,大概对我这张稚气未脱的脸产生了怀疑,他说:“你有身份证吗?”我说:“有有有,成人好多年了。”他又问:“那你护照办过吗?”我说:“办过办过,已经去过好多国家,有半本护照盖过戳。”船长说:“护照和身份证都得交出来,我们替你保管。”我问他:“不会把东西弄丢吧?”船长说:“那你放一百个心。”交出护照,像交付了身家性命,虽然略微紧张,但我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感觉终于给自己做了回主。

我爽快地签了合同,合同上明文写着需要两年后才能返航,我也觉得挺好的,干一趟活儿花两年时间,感觉人生就像块肉,“咔”一刀下去,切去了几分之一。我就需要这种大块头的活法,三下五除二,把眼前的生活对付了。

签完合同后,船公司安排我们几个新人去培训,交了一笔钱,把我身上的零花钱都榨干了。可能也是为了拴住我们摇摆不定的心,垫进去了本钱,再反悔就不容易了,谁能想到这原来是个大窟窿,一环套着一环,最后不得不去了。

参加培训的人什么都有,据说也有进过监狱的,但都不是刑事犯罪,我们交上身份证后,他们能查到过往的犯罪记录,刑事犯是不允许上船的。进去过的人一般都是经济纠纷,要么欠下一屁股债,被列为“老赖”,要么非法民间集资,卷款跑的。感觉这些人都已经走投无路,但提起赚钱这码事,他们还会眼放绿光。

说是培训班,其实也没什么可学的,都是一些海上救援的常识,最后考了一次试,感觉比考驾照的科目一还简单,几乎人人都能过。这之后,就开始发给我们海员证,说实话,有种上当受骗,花钱办假证的感觉。

身旁的灯塔“啪”一声亮了,黑夜被挤开了一条笔直的路,看不到尽头是什么。我一直以为灯塔是有人值守的,也没见人上去过,这灯像是神拧亮的,光束在海面上规律地打转,远处传来轮船的马达声,如同一头铁牛在黑夜中嚎叫着经过。还有一些螃蟹船,亮着灯,趴窝在海面上,像黑暗中一群野兽远远地盯着你,那感觉既陌生又有点刺激。

这个灯塔,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白天的时候,能看到白色的墙体上画满了各种涂鸦,都是像我一样闲得无聊的人留下的。奇怪的是,这里的涂鸦很少有脏话,也几乎见不到“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牛皮癣”,大部分是表白的话,一箭双心的涂鸦随处可见,大家称这里为“爱情角”。据说在这里许下心愿会很灵验,很多人慕名而来,把心愿写得到处都是。我在灯塔旁的石头上看到一行粗黑的字体,上面写着:“偷完这一次,我希望做个干净的人。”看到那句话,我有种莫名的心酸和感动,不知道那个小偷后来怎么样了,如果让我遇见他,我觉得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也想写一句类似的话,拿起笔又放下了,我觉得我想说的,他都已经帮我写出来了。

船舱里灯火通明,东北人和西北人无肉不欢,一喝酒,嗓门就像高音喇叭,打个牌都会闹出很大的动静,也许快要出海了,大家都有点末世狂欢的味道。这条船一共有三十多号人,船员来自四面八方。东北一伙,以老轨为首,机舱是他们的老巢,因为修理轮船是个技术活,那里基本都是老轨带出的徒子徒孙,大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着他。甲板上青海人居多,水手长康扎西来自青海草原,经年累月,他也带来了很多同乡。草原上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喝点酒就爱唱歌,大多是情意绵绵的藏族情歌,他们用藏语唱,我也听不太懂,但从语调里我能感受到那种令人面红耳赤的浓情蜜意,我一听就想逃离,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差异,我反而觉得唱歌求偶没有直接表白来得干脆和爽快。只有他们跳起舞的时候,才是欢快场面,那相对来说还好一些。而船长、大副这些管理层大多是本地人,彼此间用方言说话,像防着谁似的。

初来乍到,我对船上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好奇。大副带着我们认领自己的床铺,床铺逼仄得很,大概只有六七十厘米宽。我第一次跟王武打了照面,他住在我上铺。

当时我看着脏兮兮的被褥,浑身感到奇痒无比,杵在那里一抬头看到了王武,他正用一种慈祥又带点恶作剧的眼神看着我:“怎么?你没出过海?”我点了点头。他笑得不怀好意,有点挑逗的意思,“船上跟陆地上可不一样,淡水是稀缺资源,难得洗一次澡,被子都是黑的。如果睡不惯,买床新的也可以呀。”我没有去买新被褥,主要是手头拮据,还有我觉得迟早有一天会沦落为邋遢户,倒不如从头开始适应。

在没上船之前,我一直以为渔轮就是通常大家看到的水上的部分,事实上,装上了有效载荷,水下才隐藏了它绝大部分。我第一次在甲板上溜达的时候,被一个突然从钢板下冒出来的脑袋吓了一跳,他叫陈浩洋,看到我,笑嘻嘻地咧开了嘴,“是新来的吧?”我连忙点点头,他掀开了身旁的钢板盖,看到我好奇的模样,他冲我招招手说:“想看就下来吧。”

我弯下腰,跟着他钻进了逼仄的楼梯,盘旋而下,里面像另一个世界,昏黄的灯光下热气腾腾,到处都是人。陈浩洋把我领到了他的床铺前,我吃惊地发现他们的床铺在吃水线以下,因为舷窗上有海水浸没过的痕迹,能听到海水拍在船体钢板上的声音。

陈浩洋跟我说,甲板和机舱不太来往,毕竟工种不同,但我俩可以做个特例,他也经常去我们船舱串门,自己把自己封闭死了,就不好玩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工装、满身油污的老头走了过来,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番,那眼神看得我很不自在,陈浩洋到他跟前也显得拘谨了很多。

他问陈浩洋:“你朋友?”

“刚认识的,他好奇,带他来参观参观。”

老头皱了皱眉头,“甲板新来的吧?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别啥人都往里带。”老头的话丝毫不留情面,这让我难堪不已,我连忙赔了笑:“我……我坐会儿,马上走。”老头一扭头,转身就离开了。

陈浩洋低声跟我解释,这就是他的师父老轨,他就这脾气,对谁都这样,没有恶意。我尴尬地笑了笑,起身告辞。

从机舱出来,我似乎感受到了两伙人的不同,有点像丐帮中的污衣派和净衣派。

回到自己的船舱,我跟王武说了自己的遭遇,他笑了起来,“你这叫自讨没趣,一个破烂地方有什么好去的?”

我摸了摸自己滚烫的脸说:“那老头太凶,一点面子都不给。”

王武提醒我,让我以后离机舱的人远点。他说这些人里就陈浩洋可以,其余没一个让人顺眼的。平时垃圾都乱丢,跟老鼠打洞似的,扔得甲板上跟个垃圾场似的,他们活该住船底。

我笑了起来,“被你这一说,似乎有点像不同的阶层啊。”

“本来就这么回事。”王武大咧咧地抹了抹自己的嘴巴。

“按这理论,船长、大副他们应该住到船舱上方的塔尖里去。”我冲他眨眨眼,坏笑道。

王武用手指点了点我,哑然失笑。

事实上,船上的阶层比陆地上分明,船长和大副都有单间,据说每个房间都装了小马力的空调。王武说现在还感受不到空调有多舒服,过赤道的时候,那能羡慕死人。相比于我们的船舱,那条件确实好了很多,我们只在床头安装一部电风扇。我去开过那电扇,风力强劲,吹得皮肉起皱。王武还说,到了赤道,往往无风,气温高得吓人,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但没办法,也只能对着肚皮吹,不吹更热。热到什么程度呢?他说睡一觉醒来,枕头就全湿了,从床上爬起来,濡湿的身子印留在席子上。

王武脸上的表情有些木然,过了一会儿,他像闭着眼睛吞了一把药下去,晃晃脑袋说:“不过我就享受这种折磨,天生就是水手的命。”

我说:“我倒是挺期待出海的,跟我说说,出海到底是什么感觉?”

王武牛烘烘地说:“这个跟结婚一样的,对男人来说,没出过海跟没碰过女人差不多。”

“这么说,容易上瘾?”我坏笑道。

王武哈哈大笑,“看你是个小鬼,懂得还蛮多的。”

我问他:“海水蓝吗?”

“这还用说?比天还蓝,蓝得发黑,蓝得你都不敢盯着它看!”他话锋一转,“只有你这样的小鬼才关心这个,谁会去在乎海水蓝不蓝?每天都在海里泡着,就希望能平平安安,不要碰到台风。海上的风暴不同于陆地上,你躲在船舱里,心里也是揪着的。”

“有这么恐怖吗?”

“哎呀!这用得着骗你吗?”

“说说!有多恐怖?”

王武眯了一会儿眼睛说:“你看这船还大吧?在风暴里,你会觉得它小,小得如同躲在火柴盒里,摇摆厉害的时候,你抓什么都感觉要被掀翻到海里去。浪头有四五层楼那么高,一下一下地扑上来,夹在两个浪头之间,就像处在两座陡峭山峰之间的峡谷,感觉船会被吸到海底去。”

我故作轻松地问:“有那么夸张?”

王武嘴上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旁边出过海,有过相似经历的人纷纷附和王武,瞬间,我仿佛成了众矢之的,能感受到周围气势汹汹的嘲讽。王武接着说:“这还不是最恐怖的,躲在船舱里吓一吓就过去了。最危险的是船舱进水,那时候每个人都得削尖了脑袋上甲板,站都站不稳,还得跟风浪抢时间,把甲板上的水排出去。那时候,再勇敢的人都会颤抖,你想想,在世界末日的场景下,谁敢死?死无葬身之地就是那个意思。”

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压迫感,这种感觉让我脸上的温度也随之上升,我站在那里,再也没有说话。

王武大概也觉察到了我的窘迫,他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善意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夸张了些,这样的海况难得一遇,不是每个水手都能碰到的。你跟我儿子很像,这个年纪都喜欢自己拿主意。我要是你大人,不会让你出海,海里讨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

……

精彩全文请见《当代》2023年6期

雷默,1979年生于浙江诸暨,现居宁波。出版有小说集《黑暗来临》《气味》《追火车的人》《大樟树下烹鲤鱼》等。已在《当代》《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发表小说一百余万字,多次被各种选刊、选本转载。部分小说被译成英、俄、日文。曾获郁达夫小说奖、茅盾新人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作家》金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