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任欢游:人物不流于俗,小说才能“活”
来源: 中国作家网 | 任欢游  2023年11月08日08:19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栏目主持:虞婧)

任欢游,1989年生,辽宁人。番茄小说签约作者,喜好国学,热爱阅读,代表作《缚春情》《无情调》等。《缚春情》文笔细腻、故事动人,在番茄小说平台上线后不久即成为古言“爆款”作品,评分达9.7分,出版、影视、漫画和有声版权均已售出。

写作是一件很需要花费精力的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重视点,我自己会将大部分的工作都放在人物设计上。因为从我个人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来看,故事好看与否,人物是否鲜活很重要,往往立体的人物日久经年还能存于读者的记忆中,也非常考验作者的耐心。在经过了《缚春情》的实验性创作并且得到一些实际的反馈以后,想要将一个人物在不崩人设的前提下写得“鲜”与“妙”,我有一些心得,与各位分享。

为人物框画出“底层行为逻辑”

我认为,做人物设定不能单纯从故事出发,而需要从人性出发。也就是在建立角色之初,就给人物设计一个最底层的行为逻辑,让这个人物在通篇故事里,都遵循这个行为逻辑去运行。比如《缚春情》的女主角宋挽,她的人设是大家闺秀——一个非常典型的在古代封建制度规训下符合“三从四德”的女性。但是在网文中,这样的人设并不讨喜,因为她不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身心阅读享受,甚至会感到压抑和气愤。如果这个时候,作者能在保持基本人设框架的同时,另辟蹊径,让她能被大众读者所接受,不仅不至于看得太过于憋闷,还能有眼前一亮的意外之喜。

一个被当时社会“驯服”的主角,如何在不崩人设的情况下将故事推到最后,所需要的就是严格遵循作者最初设定的“人物行为的底层逻辑”。前期女配林葭玥频频挑衅,宋挽一旦跟她争锋相对,作为素来君子端方的大家闺秀,宋挽就会落人口舌。但一味任由欺负,读者代入主角阅读时又会对此感到不舒适,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宋挽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对待不理性的世界。她的行为几乎没有以暴制暴的情节,面对林葭玥的挑衅,她选择的都是迂回的方式,哪怕她与林葭玥的争锋动机也合理,但是一旦出现以暴制暴“直球”发疯的情节,这份优雅大家闺秀的人设,在读者心中就会崩塌,人设就会分散,人物焦点会模糊。

(手写大纲)

(手写大纲)

当一个人物的底层行为逻辑设定清楚,那么只要不违背这个点,此人物所展现的其他行为都是合理的。

以《缚春情》中的江曼为例,江曼这个人物的底层行为逻辑就是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她前期算是一个非常恶毒的角色,但后来她的儿子身亡,她在前线热血祭旗引发了很多读者的惊叹和敬佩,有的读者说这不符合江曼的人设,但更多的读者被这个情节打动,且对人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人物反而全面了起来。其实这个行为完全没有崩人设,正因为她这样做十分合理,才会引起读者这么大的共鸣。想要扶儿子上位并不等于江曼没有爱国之心,有私欲的人并不代表心中无大义,所以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我从不简单定义人物的黑与白,善与恶。因为黑白善恶本身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人性几乎不存在纯粹的善恶,一旦我们粗暴地将人物用绝对的善恶黑白来描述,那这个人物就很难立体逼真。

只要在创作时,通篇遵循先前所制定下的人物行为逻辑,人物的动机和欲望不相悖,那么人物的一切选择和行为都是合理的。但想要让一个人物被读者接受喜爱,仅仅不崩人设是绝对不够的。想要让人物在这之上更为鲜活,那么我们就需要对人物有更深层的思考。

“圆形人物”和“扁平化人物”

“如何把人物写活”算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自己为此查找过一些资料,例如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我从这里对“圆形人物”和“扁平化人物”有了一个初始概念。“扁平化人物”实际就是指这个人物欲求单一,如果用我之前看过的编剧课老师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物没有成长弧线。而所谓的“圆形人物”,也就是具备成长弧的人物。

看到这里,我其实对所谓的“圆形人物”只有一个简单概念,具体怎么入手还不是很清晰,我后来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看到“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多种层次,其中静态层次分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本我”是指一个人遵循原始生物欲望行事,我自己所理解的原始欲望只有两种,便是老祖宗说的“食”与“色”。放在创作上来说,我觉得这个概念其实跟福斯特所说的“扁平化人物”有一点类似,都是只有单一诉求、单一欲望。在一个故事中,一个角色只有一个欲求,通篇也只遵循作者给的唯一设定行事,那这个人物就是单薄的。比如说一个反派,他单纯为了给主角添堵而设置,那这个人物就很难令人信服和留下深刻记忆,更像一个“工具人”。

(《缚春情》实体书)

(《缚春情》实体书)

我在《缚春情》中写过江晏这样一个角色。按照寻常言情小说的男二“套路”来讲,这个角色的普遍发展路线大概是喜欢女主、追求女主、求而不得,深情隐忍或者愤而黑化为男女主感情路设置障碍。可是我想让这个角色更具厚度,就参考了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在《梦的解析》中,“超我”是最高的人格层次之一,他所遵循的是一个人格上的完美原则,因为我并非专门研究心理学,所以这里都是一些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超我”,实际就是克制了原始本能欲望,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我把这一点加到江晏这个人物身上, 江晏选择遵守宋挽教他的君子之道,至死将这份当时“情理不容”的感情藏于心中。这样的选择与常见的男二形象拉开距离。他的人物就有了一点点与众不同的“特殊”,这份特殊,也给了人物一份“厚重”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物不流于俗,才能脱离套路

在《缚春情》中,男主沈千聿的人设也与常见男主人设有些不同。沈千聿自幼被父亲送到他国为质子,受尽折辱,是一个一路忍辱负重而行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背景在言情小说中十分常见,如果是男主,还会贴上“腹黑”“城府深”“冷峻”“不近人情”“狠厉”之类的刻板标签。但沈千聿不同,他受尽折磨,按套路这样的人物大多会对他人产生信任危机,防备心重,在许多言情小说中,这样的人物形象与女主之间的信任拉扯,具备很多可描写的内容,更是建立文章感情线冲突的集中点。

但我并没有这样设定男主,沈千聿受尽折磨却始终对人性抱有期盼,他信任自己的属下,信任女主,也从不是冷漠的人。甚至沈千聿是温暖的,幽默的,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且孤注一掷从不后悔的。因为我想要描写一个真正“善与勇”的形象。

在常见的小说文本中,“勇”的表达方式大多是“刚”天“刚”地,“刚”一切。但我并没有这样处理沈千聿。他的“勇”是在经历黑暗、背叛之后,仍可以看见人性之中的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勇”。忘记谁说过,勇气是对艰难和痛苦的蔑视。沈千聿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经历过艰难和痛苦,但我蔑视这份痛苦”。我也在读者评论中,看到说沈千聿这种性格有一点“假”。我想,可能并不是人设“假”,而是往日我们在一些网络小说中,习惯于认定在残酷环境下,人一定会“黑化”,但这其实是默认“环境造就人性”。我自己觉得会有影响,但没有必然关系,还要因人而定。假设人物性格足够厚重立体,是完全可以超越环境、成就自我的。不仅小说可以这样,我相信现实中的例子也不少。这也许正是文学创作努力去创造出一些“超我”形象,传达真善美的初衷和意义。

(开书前学习古代知识)

(开书前学习古代知识)

如今的网文发展已十分成熟,想要在这样一片广阔天地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脱离“套路”,我觉得是非常困难的。在许多资深读者眼中,他们对常见的“套路”或许比作者还要“熟门熟路”。所以在人物塑造上,需要多花费心思。网文的风向变化太快,作为网络文学创作的新人,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快速跟上的能力,但我还是会坚持自己耐心创作的习惯,雕琢人物,不惧“慢节奏”,去写出自己的风格。如果问我关于写作的长远追求,我会(有点大言不惭地)说,我想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作者。相较于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我更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可以给人力量,可以让看过的读者觉得生活中遇见的一切困难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依然可以勇敢、快乐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