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瑜炎散文新著《暮色苍茫》研讨会举行
11月5日,由中国散文学会、南华大学衡湘文化研究所、南华大学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衡阳师范学院当代文学研究中心、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旷瑜炎南岳题材散文新著《暮色苍茫》研讨会举行。参加走进南岳采风创作活动的中国散文名家们,以及衡阳的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南岳本地文学爱好者参与研讨会。
旷瑜炎于1942年末生于南岳衡山,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第五、六届副会长,衡阳市诗词学会第七、八届会长,南岳诗书画社第三任社长。《暮色苍茫》是旷瑜炎出版的第三部散文专著,全书以故乡南岳衡山为背景创作,汇辑81篇美文,既有少年往事、父母亲情、师友交谊,又有山水画意、乡风民俗、行旅思绪。本书所选《南天门种蔬菜》《故乡的桥》《夏居烟霞茶院》《南岳文定亭记》《我的岳云情缘》,尤其是写苦难母亲的系列作品,展现出一位南岳赤子的大山情怀。
研讨会由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甘建华主持。研讨会上,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周闻道,西安日报社主任记者高亚平,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游和平,作家、《湖南文学》原执行主编王开林,人民日报文艺部文学编辑室主编张健,《中国艺术报》副刊部主任邱振刚,《中国石油报》主任记者凌须斌,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陈新文,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杨丹,南华大学教授、衡湘文化研究所所长、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主任罗玉成等专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旷瑜炎南岳题材散文的大爱情怀与朴实笔调,及其美学价值与在场意义。
年逾八旬的旷瑜炎老先生在答谢辞中说:“写作是艰辛的,尽管年龄偏大,我深知时间之河向前,但有时候人的向前,不过是顺流而下罢了。相反,人要向后看,向后退,亦如逆水行舟,这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而我相信,自己还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记者 刘瀚潞 通讯员 邓前程 周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