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探讨青藏高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揭秘新时代中国文学新经典特质—— 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 孟秀丽  2023年11月02日08:15

10月29日下午,青藏高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杨志军《雪山大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茅奖折桂,开创青岛文学新纪元

2022年12月,著名作家杨志军长篇新作《雪山大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继畅销书《藏獒》之后,杨志军将目光投注回青藏高原旷天大野的重磅现实主义长篇巨制,他饱含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该作品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雪山大地》以最高票数折桂。这是青岛作家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是青岛文坛的里程碑事件,开创了青岛文学的新纪元!有鉴于此,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办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邀约国内多位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齐聚青岛,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第一会议室这一特定的地理文化空间,以专业文学研究者的研究目光,通过对《雪山大地》细致、深入的研讨,探讨青藏高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文学作品与当前时代、当下世界的精神关联,在未来的时间向度上探讨何谓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新经典。

青藏高原不倦的书写者

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看来,杨志军是非常低调且非常有实力的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其作品的地理空间是草原文化一个非常凝聚的制高点,“他在青藏高原待了近 40 年,父辈也是支持边的,这一传承关系又使他成为青藏高原一个不倦的书写者,获取的能量贯穿于作品中。”何向阳表示,杨志军从青藏高原(天空、大地、雪山)获取能量,通过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练,将这种能量转化成文学的力量,传递给当代的读者。“读他的作品有一种英雄主义的、理想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史诗性的感受。”何向阳认为,这种文学的传递不只是一个地理文化的传达,其实有一个更宏大的趋势,在传达一种理想的、非常蓬勃的民族精神,作为为数不多的同时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作品,“《雪山大地》为杨志军赋能,杨志军也为我们当代读者赋能。”

为青岛文化繁荣提供助力

中国海洋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蒋秋飙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刚刚度过99岁华诞,王蒙与共和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与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的相继召开,既是学校庆祝建校99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是文艺界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生生不息、传承发展的充分体现。蒋秋飙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高度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上个世纪前半叶,学校先后延揽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等众多名家大师教授治学,成就了两度人文兴盛,也为青岛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进入新世纪,学校聘请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发起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创设名家课程体系和驻校作家制度,邀请海内外名家来校授课、讲学和创作,通过努力实现第三次人文繁荣,期望为青岛的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助力。

全力以赴的重量级选手

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眼中,杨志军是当代文坛的重量级选手,写作时总是全力以赴,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保持饱满状态。张炜介绍第一次接触杨志军的作品是《环湖崩溃》,被其作品粗粝的特殊气象所吸引,感觉到一种持续性和力量,一种马拉松精神,发人深思。张炜认为是强烈责任感、爱力丰厚的生活储备所致。杨志军来到山东后,东西部巨大的地域差异为他带来了文学创作的张力,因而具备了丰厚的生活储备和题材优势,“尤为难得的是,他没有让这种优势陷入惯性写作思维,反而散发出力量”。

张炜评价杨志军的《雪山大地》:“情感细腻,细节读起来入眼入心,很瓷实,中气十足”。其中,语言尤其好,特别流畅简洁,对话写得好,短句多,清晰;叙述描摹性文字显得更加节制,将对话内在的灵动感、推动力进一步展示出来。“内心自语也是对话,交流言说的欲望强,情感充沛,形成亮暗对比。”张炜认为,杨志军的书写也是“粉碎大词”的过程,他用线条如长线、短线、直线、曲线等比喻文学,直言凡是概念化、主题化写作容易陷入“大词”,最大程度从表面行为上去掉大词容易,要去掉心里的大词很难。张炜表示,《雪山大地》以精美的细节、对自然的崇敬、对人性的探究,将乡村振兴主题融入文学书写,体现个体生命的意志,透出非凡的生命力。

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化很成功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裁、编审潘凯雄表示,《雪山大地》同时入选“山乡巨变”和“攀登”两个计划,给人印象更偏山乡巨变,但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把这个作品看小了。在潘凯雄眼中,杨志军的写作离不开生活积累,他在青藏地区 40年,在青岛将近30 年,亲历这种时空跨度与地域差异,使他的作品有了厚重的底色,“《雪山大地》虽落脚青藏,但把历史拉到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而非十几年的当下,这种历史背景使得作品有了历史纵深感,与当下其他写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形成明显差异。”潘凯雄认为,脱贫攻坚实际上是三代人几十年的奋斗,这样看中国的发展历史,才是科学的历史观。如果割断历史只讲现在的脱贫攻坚,那么作家对生活的理解不够,对历史的认知极少,作品也一定立不住。“这种教训,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其实是屡见不鲜的。”潘凯雄强调,小说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怎样将生活转换成艺术很关键。文学手段不是赤裸裸表现,不是移新闻特写或政策,而是要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转换过程中要与当地现实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杨志军完成得很成功。“从意识到现实,从生活到艺术这样一种转化,完成得非常讲究、非常用心,所以这部作品能够在这两个‘计划’里脱颖而出。”

弘扬善心是文学永远的主题

《小说选刊》原副主编、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分享了从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中得到三点启示:第一个启示,生活积累不是可以补上去的。他介绍说看过很多山乡巨变主题的作品,看得出作者是在匆匆忙忙补课,为着写作任务蜻蜓点水采风。他表示,生活是要慢慢积累的,“暴发户”既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经不起读者的考验。“杨志军通过多年积累,多年的文学探索,以及多年对人生、对历史、对政治文化的认识,最终得奖当之无愧。”第二个启示,一定要把善良、忠诚、敬畏作为文学书写永远的主题。“一个作家若仅满足于主题性写作,仅满足于某种观念、某种政策,这样的作品很难深入读者之心。”《雪山大地》整部小说其实弘扬一种善的主题,“善良、忠诚、道义,这是文学古老但永恒的主题。”王干表示,杨志军直面人心,直面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第三个启示,杨志军对长篇小说文体的创意、思路,有纪实性,“这也是研讨、探索这部作品的一个缘由”。

展开史诗性变迁和草原画卷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张志忠读杨志军的《雪山大地》“很投入、很愉悦”,张志忠认为,杨志军书中炉火纯青的人物对话,充满了善意和对别人的尊重与理解,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宗教意义上对雪山大地崇拜生发出的善意。“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每一笔都非常精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赏心于悦目的感觉。”张志忠总结道,“立足于对人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对那片土地独特风情的表述,杨志军将写实与传奇相结合,融会单纯与丰富,兼顾质朴与华美、人性与神性,围绕一个线索展开了时代史诗性的变迁和一种草原的画卷,不漏汤不漏水,许多片段读来都很精彩。”读过这部书后,张志忠表示,新善念形成感恩之心,感恩雪山大地和生活;作者、读者对于人性的追求,能从雪山大地得到很多启示。

现代意识与传奇的日常性书写

《文艺报》副总编辑、编审刘颋从文本上对《雪山大地》进行了微观角度的解析,她认为主人公强巴的现代意识特别契合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强巴以人为本,对教育和医疗的重视与推进,是现代文明意识的推进。“他带着现代文明意识进入雪山大地,以个人力量一点点影响雪山大地,推动着雪山大地的现代化进程。”其次,刘颋认为《雪山大地》体现了杨志军作品传奇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即将传奇性融入到日常性书写中。“雪山大地本身是传奇色彩的,雪山大地上50年来的变迁,很多故事其实是非常具有传奇性的,杨志军以场景、生活细节、语言等日常性细节的描写,赋予了传奇性一个更坚实的日常生活逻辑支撑,赋予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可信度,让人感觉一切都发生在面前。”其三,非常超越的达观的生死观和予取观,与很多小说中的执着形成对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历史的童话式书写

《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震惊于杨志军《雪山大地》语言的精妙,“我觉得我的语言都接不上,它里面甚至语言都不能更换,否则味儿就没有了”。这是陈汉萍第一次读杨志军,感觉他提供了藏区书写的另一种写法——又有传奇、又有扎实的逻辑基础上的写实,她将之归纳为历史的童话式书写。在陈汉萍看来,杨志军以子辈的口吻讲述半个世纪来藏区草原的变迁,讲的是父辈带领牧区从农奴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一直到子辈接力艰苦建设家园的过程,“作者对这个宏大的历史主题是提纯了讲的,展示过程非常有耐心。杨志军笔下所有细节和逻辑都是扎扎实实的,以扎实细节完整呈现藏区传奇,父一代子一代前后相继,子辈回报藏区体现了报恩视角或伦理观。”这种启蒙性、童话式的写作,陈汉萍认为是一种创世纪的写法,“把历史的复杂性也写出来了”。

善意诗意构筑精神高原

山东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赵德发对《雪山大地》有两个深刻印象,一是善意,二是诗意。他认为,善意是人性之光,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指标。“善意多了便是和谐,善意少了便是冲突战争。作家用作品传达善意,褒扬善意,变成一种善意。”赵德发认为,主人公各种善举成为书中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于是“书中的青藏高原不只有海拔高度,更是精神高原”。杨志军的新作《雪山大地》令人耳目一新。赵德发表示,杨志军天赋异禀,加上生在高原对雪山大地有深刻体察,与那里的人民水乳交融,因此有深刻体察,出手不凡,“书中一些描写让人赏心悦目,一些比喻让人拍案叫绝,一些人物语言更是恰切地体现了藏人希望。”

使命与个体信仰相辅相成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丛新强围绕三个关键词阐述了他眼中《雪山大地》的特质。其一是使命。“父母亲有那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和奉献,工作、生活中充满波折,但面对贫困的改变,不仅忍辱负重,甚至把生命献给草原,这种牺牲精神及情节渲染让人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问题,面对着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性的改观。其二是信仰。核心是对雪山大地的信仰,与时代的使命相互强化。丛新强认为,父母的付出和牺牲是内在信仰的外在表现,信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是它最终使命历史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说实现了外在的时代意义、使命与历代个体信仰之间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三是传说,充满传说的独特的草原文明的书写。丛新强提出疑问:“尽管看起来是让草原走向文明,走向现代,但当原汁原味的草原文明,原汁原味的生存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草原文明是否还会持续下去?”

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性表达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李骞认为,《雪山大地》是一部叙述视角很独特的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完成叙事,“我”既是小说中的人物,也是推进故事向前发展的重要元素,存在于小说的全过程,对作品所描写的环境、人物、事件进行介绍和评述,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得小说表现的生活内容更透明、更真实,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同时,“我”在小说中是以隐藏者的身份观察社会,叙事中很少出现第一人称,但“我”同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了小说深厚的审美价值。其次是马的内在意涵,“日尕是力量和速度的表现,有了这匹马,父亲强巴的事业才得以完美发展。”其三,《雪山大地》是一部草原现代化进程的史诗化记录,“小说主旨内涵深厚,所描写的内容博大深广,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多个维度,以及多种动物、植物,表达了草原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敬畏。雪山大地是人类的开始,也是人类诗意的归属,回归自然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在李骞看来,《雪山大地》是在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人类现代化文明的征途中,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诗性表达,“显得非常壮观”。

人类文明的隐喻,引人思考

在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宝亮看来,《雪山大地》不是单纯脱贫攻坚的作品,而是有非常繁复、丰富的主题,具有人类性的一种意义,“蕴含生命的悖论、信仰的悖论,文明的悖行,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文明走向反面,文明状态消解了信仰,草原不能维持,人类未来怎么办?”郭宝亮认为,《雪山大地》是人类文明的隐喻,具有象征意义,“其主题宏大,带有预言性,引人思考,需要反复阅读,不断挖掘。”郭宝亮评价《雪山大地》是“一个好的艺术品”,“越丰满的艺术品越值得挖掘。在挖掘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反复地阅读,《雪山大地》有了这样的潜质,其厚重就在这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这种悖论给我们很多启发,很多启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诗性质感编织小说世界

青岛作家协会原主席、诗人、小说家高建刚认为,杨志军像苦行僧一样写作,对待文学与创作的态度与其人生态度和心理相一致,“他有一颗对雪山大地纯净的心,才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高建刚以“四个特质”解读《雪山大地》,首先结构上,《雪山大地》编织了一个小说世界,从时间、空间、人物、动物、植物甚至牛粪——这样一个万物编织的结构,“这个编织既有横向、纵向,也有各个角度的斜线,它是自然的形成的,与小说中雪山大帝的神女、神鸟或自然天地之神的内在精神实现一致,编制得很缜密,浑然一体。”高建刚表示这个结构难度大,不易驾驭,但很耐读,经得起分析推敲。其二是人物塑造的创造性。“他把人放在一个与自然平等的场域,万物有灵,蚂与人,羊与人,藏獒与人相通,人物就有了不同。草原的人都有灵性,他们崇拜雪山大帝就好。”其三是小说整体与局部的象征性。“情节、故事细节编织的结构,内涵精密而充满象征性和暗示色彩。”其四是叙述的诗性。在高建刚看来,一部60万字的小说,其对话语言、细节描写都有诗的品质,语言节奏也有诗的意境,与雪山大地的自然神性相统一,相和谐,大量民歌的运用也有诗性的质感。

构建新时代新的审美伦理

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温奉桥眼中,杨志军有三个生命节点值得记取:1995年到青岛,2005年出版《藏獒》,2022年出版《雪山大地》。温奉桥认为,青岛和青海是杨志军创作的两个支点,到青岛后,他从青岛眺望青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审美积淀,审美“看山不仅仅是山了”,形成了一种飞跃和升华。“这是杨志军两部作品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站在青岛以海洋文明回看草原文明,形成了杨志军开阔的历史视野。”

以文学评论家的视角,温奉桥谈及中国知网上杨志军多年来文学评论极少的悖论,他分析这一“严重不公平”状况的原因是杨志军“不好归纳,不好定义,不好分类”,因其独特性导致了评论界的尴尬和失语,而这恰恰是杨志军文学的意义,“它是一个独特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杨志军试图融构一个新时代新的审美伦理,现代叙事伦理,从目前的反响和结果来看,他的这种尝试和探索得到了成功。”温奉桥认为,“这些是他对当代文学创作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探讨。”

梳理在青期间文学创作

青岛文学馆馆长、青岛文学史家臧杰对杨志军来青岛28年间创作的25部作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310规律”,即“三部曲与十年”,臧杰将杨志军的作品根据题材、体裁归纳出6个三部曲,包括过渡系列(《中国书商》《半个世纪的爱情》《随心所欲》)、中国民间文本系列(《无人部落》《亡命行迹》《敲响人头鼓》)、藏獒三部曲(《藏獒》《藏獒2》《藏獒3》)、藏地三部曲(《伏藏》《西藏的战争》《藏獒不是狗》)、藏地少年系列(《骆驼》《三江源的扎西德勒》《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理想主义三部曲(《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雪山大地》)。臧杰认为,杨志军在青岛期间的创作主要包含在六个三部曲中,当然期间还有两个2,即海滨少年系列(《海底隧道》《我们驶向大海》)和青岛传奇系列(《潮退无声》《无岸的海》),以及散文集《远去的藏獒》。臧杰表示,“310”中的“10”是杨志军第一个十年崛起(1995年至2005),期待杨志军2025年或2035年有经典作品面世。

探索新时代浪漫主义创作路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妍认为,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作为新时代新山乡巨变首批面世的长篇小说是史诗,是诗史,呈现了中国当代青藏高原上汉藏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数十年里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史,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独特性,即以史诗化的史诗题材,以独属于作家自己的浪漫主义比喻句,通过寻找浪漫主义真正父亲的写作指规来探索新时代浪漫主义的创作路径。徐妍探讨浪漫主义写作路径,认为主要由三层含义,其一,题材怎么看?“《雪山大地》首先是史诗的,但每一个句子从句、词到结构,又是诗意的,是诗史的。”其二,怎么写?“杨志军的个人气质,创造了独属于他自己的比喻句,构建了独特的文学世界。他注重对世界的观察,对生活的体验,观察和体验恒常中的变化。《雪山大地》的史诗性世界是由杨志军独创的比喻句构建的文学世界,而不是由立场和观念搭建起来的观念世界。这部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仅由真实的历史细节构成的史诗性书籍,而是一部由杨志军独特个人气质的浪漫诗句所叙写的诗史。”其三为和谐,“最击中我的是寻找浪漫主义的真正父亲,”徐妍表示,“百年文学史里有子辈弑父的传统,但《雪山大地》中父亲是有荣光的,带有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情怀。杨志军通过对历史演变中父亲的重写,和书中不断再生,以史诗样式、文学方式创造出独特浪漫主义色彩的真正父亲,这个父亲既是肉身的,更是魂灵的,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致力于建构理想的人和理想的社会形态的思想传统的创造性继承。”

在文学山脚下慢慢往上爬

聆听诸位作家、评论家的肯定和赞扬之后,《雪山大地》作者、中国当代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并表达了自己参加研讨会谦卑的心态。回忆1987年第一次参加自己作品的研讨会,杨志军表示,当时就觉得一个卑微的生命,因为在草原、雪山大地上写出了作品,真的值得这么多人来研讨吗?“当时就是这样卑微的心态,30多年过去了,每次研讨会我的这种心态都没有改变。”杨志军自诩“卑微的作家”,常常怀疑自己,他喜欢自我批判,又会不断丰富自己,强调自己。他说之所以到青岛,“是因为海洋吸引了我。我觉得海洋跟雪山大地一样,海洋占地表面积的70%,所以它比雪山大地要更加辽阔。我每次到海边的时候,都有一种卑微的感觉,今天这种卑微的感觉一直延续在我的内心世界,延续了我的生活。”研讨会现场,杨志军仍觉得没有写出真正好的东西,没有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他认为嘉宾说的好的方面,都是雪山大地给予他的;所有缺点都是因为他学养不够、认知能力不够、写作水平不够所致。“文学如马拉松赛跑没有止境,在文学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卑微的。文学这座大山太高了,我们无法穿越顶端,只能在山脚下慢慢地往上爬,永远都在山脚下慢慢地往上爬。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但也非常美好的过程。”

给学生上了一堂文学导读课

活动最后,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鷟作总结发言,他说:“一群语言的高手在给我们辅导,让大家忘了时间,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是我们的心更亮了。”陈鷟讲了三个致敬,首先向杨志军致敬。青岛走出去的艺术家很多,但仍有“文化沙漠”的说法,王蒙曾说,文学是艺术的硬通货。杨志军从青海不远万里驰援青岛,其实是从黄河的发源地来到了黄河的入海口,让人想起“黄河之水天上来”,他认为杨志军不仅是青岛的,还是山东的、中国的、世界的。其次是向何向阳及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致敬。在陈鷟看来,何向阳把这样一个高端研讨会放在海大举行,是对海洋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贡献,具有重要价值。其三,向与会专家致敬。专家们围绕一个主题给学生上了一堂文学导读课,围绕《雪山大地》及杨志军作品交流,不仅展示了专家的风采,也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文学,怎样欣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