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宋韵瓯风 南戏薪传 ——南戏经典文化周(上海站)专家研讨会举行
来源:文艺报 | 杨明明 曹凌云 等  2023年10月25日08:15

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近日,“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系列活动作为今年温州的重磅文化推广项目走进上海,带有浓郁温州特色的瓯剧《杀狗劝夫记》、永昆《张协状元》和越剧《荆钗记》等登陆上海戏曲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现南戏故里的时代戏韵。同时,南戏经典文化周(上海站)专家研讨会举办。

顾名思义,南戏即南曲戏文,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是中国最早的戏剧样式。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南戏因诞生于北宋中叶的温州,也被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温州古为永嘉郡),而温州作为南戏的起源地,也被称为“南戏故里”。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张协状元》《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就是流传至今、艺术成就较高的南戏佳作。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为民间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使温州成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南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百戏之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文艺审美发生了巨大变化,幸福感在不断提升。作为传统文化精粹的南戏,亟待更多研究专家与戏剧艺术家给予关注,对其进行全面挖掘,深化研究,弘扬其人文内涵。多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施“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曾举办古典戏曲展演、宋韵南戏文化会市、国际性南戏学专题研讨会等丰富多元的深受大众喜爱的戏剧文化活动。

今年开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春节戏曲晚会开办33年来,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选择温州录制,并以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戏曲剧本《张协状元》的编撰地九山书会为主舞台。8月14日上午,南戏经典文化周(上海站)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京剧传习馆举办。本场研讨会由温州市政府、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剧协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文联、上海昆剧团承办。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艾珠等领导,陈东、滕俊杰、谷好好、荣广润、毛时安、吴孝明、谭曙、顾坚核、叶长海、胡晓军、方家骏、沈伟民等上海专家,张思聪、郑朝阳、俞为民等温州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共聚一堂,对南戏的起源与发展、作品与作者以及南戏的艺术形式,对如何深入南戏探源工程、戏曲艺术的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出现了新的学术亮点。许多专家认为:南戏古老但又很年轻,丰沛又很扎实。南戏这座艺术富矿完全可以深入开掘,我们要确定新改剧目,贴近观众、常演常新、不断探索,让南戏成为温州最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南戏研究,一直以来是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国文艺界深入推进探源工程,增强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温州南戏以整体姿态在上海吹响集结号。

(作者杨明明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文联主席,曹凌云系温州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现场声音

陈 东(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温州文化丰富多彩,这次看了“戏从温州来”的几场演出,让我对温州刮目相看,这是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是对南戏故里加强了印象。我们有好东西,这些好东西需要激活,需要盘活,需要传承,老戏新唱就非常重要。今年央视戏曲春晚选择在九山书会那里举办,这是戏曲寻根,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第三个感受是,我想对温州市委、市政府充分重视重振戏曲的态度和行动致敬。因为这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源头。如果我们本着高台教化、以文化人的宗旨,我们对老戏也是有选择的,一定要做到去糟粕留精华,不是所有的老戏都可以复排上演,也不是所有的老戏都可以不加甄别就原本照搬。我们怎么新编、如何删改、怎样在老戏的传承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温州的南戏新编工程给我们鼓舞与参考。昨天晚上观看演出之后,我对一些念白还有稍许困惑,永嘉的昆曲还是需要更加纯粹、还需要再打磨。培养昆腔昆味儿的“浙昆”,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荣广润(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原院长):

“戏从温州来”上海行的文化意义何在?它展示了温州的崭新形象。温州在全国人民心中是一个经济特别活跃的城市,温州人创业经营的魄力与智慧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世人皆知。现在,温州又发掘自身地域文化的瑰宝——南戏,这一工作坚持了20余年,精心耕耘南戏新编剧目工程。这次在上海上演了其中的优秀成果,给温州插上了一只文化的翅膀。温州今天的经济文化开始两翼齐飞,这对温州的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科学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是一个现代城市的底蕴和气象。同时,对于中国戏曲文化的研究、戏曲的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戏曲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南戏经典文化周的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戏曲史上,南戏的历史价值与传播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通常会习惯于讨论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历史传承,其实南戏《张协状元》是中国戏曲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剧本,南戏《琵琶记》、“荆刘拜杀”四大名剧都是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而元杂剧的演出样式已经式微,南戏的演出样式却一直在中国戏曲中延续,并派生出许多剧种样式。因此,温州的南戏新编工程提示我们,应更重视南戏研究,认识南戏价值,发掘南戏传统精华,使之和今天的戏曲创作更好结合,促进戏曲的繁荣发展。

谷好好(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

全国文化界都在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工程的核心就是要回答中华文明从何而来这一重大命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艺术无疑对于回答这一命题提供了丰富内涵。厘清戏曲艺术发展脉络,南戏必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所以,从这一意义来看,南戏之于探源工程、之于文化自信有着太多工作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精雕细琢。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从《张协状元》到四大南戏,从数百座散落在民间的古戏台到现代化的大舞台,我想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温州总有看不厌的戏,说不完的故事。当历史和时代际会,当传承与创新融合,古老的戏曲在时代精神下焕发新的生机,在现代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向世人展示出传统文化的欣逢盛世、百花竞放的繁荣图景。“戏从温州来”的每一场演出,就像一颗颗种子,通过上海这个舞台播撒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让大家看到了南戏故里的风采,也看到了中华戏曲的根脉所系。

毛时安(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

通过“戏从温州来”,唤醒了沉睡900年的南戏。戏为谁演?温州艺术家为老百姓在演戏,要让他们喜欢。我们讲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喜欢不喜欢,归根结底,要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评委看戏和温州农民看戏,想法是不一样的。评委叫好的戏老百姓不一定爱看,老百姓叫好的戏评委也许会不屑一顾,这当中我们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取舍。我认为首先应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求。温州对上海文化、上海经济有很大帮助。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里应外合”,进一步加强沪温两地的文化合作和文化交流,把两地文化交流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戏从温州来”是温州与上海文化交流值得记载的重大事件,希望能为沪温两地的文化合作树起榜样。

胡晓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上海与温州,两地在文化品牌上有共同点。一个有“南戏故里”经典戏剧品牌,一个有“亚洲演艺中心”建设品牌。“品牌”“中心”是新说法,就是从“戏剧大源头”转向“戏剧大码头”的新说法。这次活动,可以视为“从源头到码头”的一次成功范例。两地在雅俗共赏上有渊源性。“雅俗共赏”同时照顾文人和市民要求,同时满足艺术和市场追求。我认为形成“雅俗共赏”的社会力量,就是文化与商业的广泛结合。温州在南宋就有自由贸易,上海在清末开埠,尽管社会本质和时代背景不同(一个是农耕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一个是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但都是移民城市,都形成了文化理想和世俗追求两面兼顾的哲学(永嘉学派)和文化(南戏剧本)。两地在文化特性上有认同感。现在两地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度凝练概括的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我认为这为“守正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所谓守正,守的就是“五大特性”;所谓创新,创的就是“五大特性”的当代呈现。就南戏而言,“五大特性”的守正创新具备强大能力和广阔空间。

沈伟民(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原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戏从温州来”,给申城的观众和戏剧界带来了令人回味的审美体验和享受,也引发我的一些思考。南戏既古老又年轻,富有朝气。它的古老,源于它的历史积淀,迄今已有900多年。这次在上海的经典展演,给当下人开启了一扇可以窥见、值得体验并细细品味它原有样貌的门。它传递的朋友患难见真情、家庭和睦、爱情坚贞等思想内涵,至今仍可给人以思索回味。生动活泼的唱念做打,显示出中华戏曲“载歌载舞”的艺术魅力。“一桌二椅”等简约的舞台风格,传递了戏曲作为表演艺术的真谛,将有限的舞台空间留给演员尽情发挥而不使观众左顾右盼分散了观剧的注意力,可以尽情地欣赏台上演员的表演,深深陷入剧情之中而难以自拔,得到心灵触动、美的熏陶。如越剧《荆钗记》看似无景处处有景——激发着观众的想象力。瓯剧《杀狗劝夫记》、昆剧《张协状元》同样具有这种鲜明的美学特征。这种好听好看的体验来源于对古老南戏的现代审美切入和艺术再现,由此勃发出古老南戏的年轻朝气。

张思聪(温州市文联名誉主席、一级编剧):

南戏诞生在温州,把古老的南戏剧目以新面貌搬上现代舞台,一直是温州当代戏剧人的愿望。1997年,温州市越剧团演出了由我改编的越剧《荆钗记》,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和专家的认可。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一方面苦于演出剧目的缺少,一方面又对一大批南戏剧目视而不见,岂不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吗?这座沉睡了八九百年的艺术富矿,完全可以深入开掘,使之醒过来、活起来,为今所用。经过认真论证,我们决定启动南戏新编剧目系列工程。1998年夏天,我们列出首批拟加改编剧目的名单,由本地剧作家和剧团根据自己实际予以认领创作和排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瓯剧《杀狗劝夫记》、越剧《白兔记》《拜月记》《洗马桥》和永嘉昆剧《张协状元》加上已有的《荆钗记》先后同观众见面。由于每部戏剧本都经过反复论证,剧目又是剧团自己挑选的,和剧团的优长、风格非常对路,故而演出后所有的戏都很经看。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新编南戏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止,又相继改编演出了《琵琶记》《折桂记》《金印记》和《宦门浪子》等戏,南戏新编的热潮在温州一波连着一波,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很多感受,比如怎样正确对待传统,特别是怎样正确对待改编,有一种看法认为改编不如原创,其实不论从作品的价值还是创作难度来说都并非如此,一部优秀的戏剧名著就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人在改编,赋予它新的面目和新的表现形式,才能流传至今。

郑朝阳(一级编剧):

昨晚我又一次观看了《张协状元》。这台戏我已经看过很多次了,昨晚再看,有几点新的认识:第一,900年前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写的戏,同今天的上海观众产生共鸣。包括《荆钗记》《杀狗劝夫记》的演出,在内容上都达到与观众共鸣的效果,因为他们都写了永恒的人性、人情,所以能够穿越时空。第二,南戏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表演形态。《张协状元》里面人作门、作凳子、作桌子,这不是今天编导的创新,而是900年前的戏文《张协状元》里面就是这么写的。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它虚拟写意的表演风格在它诞生的时候就具备了。作为南戏故里的温州人我感到自豪。第三,推陈出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温州三位剧作家首先把当时要演几天的戏改成了两小时。其次是赋予这些戏当代价值观。张烈老师在《张协状元》的改编中对张协持批判态度,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所以今天的观众能接受。张思聪老师在《荆钗记》里把婚约提炼为信义,演绎出动人的爱情。尤文贵老师剔除了《杀狗劝夫记》中很多在今天看来是糟粕的东西,又提炼、凸显原著中被遮蔽的兄弟情义,特别淳朴感人。正是一代代人的改编,让古老戏曲代代相传。

俞为民(温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主任):

南戏为什么在温州形成,这与温州特定的人文精神有关。温州人不仅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还特别主张“农商一体”。温州的民间艺人创造了南戏这种新的表演技艺,需要赚钱谋生,要争取更多的观众。而当时的观众主要是下层民众,因此艺人编演的南戏在表演形式上不仅要好看,而且要看得懂,如南戏生、旦、净、末、丑、贴、外七个脚色都能唱,不像元杂剧一本戏只能一个脚色唱、无丑角;南戏的曲调都是老百姓喜欢听的民间歌谣,如明代徐渭所说的“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用温州方言演唱。在表演内容上,艺人编演的南戏要把下层观众最喜欢看的内容表演出来,也就是要把下层民众的愿望表达出来。作为下层民众来说,做大官,从下层进入上层,这是最大的愿望。南戏艺人就把当时老百姓喜欢看的读书做官、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的现象作为南戏的内容来表演。南戏的形成与温州的重商、“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