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明亮的希望诞生于大地 ——花城·李娟文化西行阅读分享会在喀什举行
来源:花城出版社 | 周思仪 王梦迪  2023年09月15日15:45

长久以来,在北疆阿勒泰地区的森林草原深处,牧民们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大地上四季游牧、转场迁徙。作家李娟将这些艰辛平凡的日子,凝结为闪亮的文字,自此,文坛上旋起一股“阿勒泰的清新之风”。

9月7日,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特别邀请作家李娟携新版《冬牧场》《我的阿勒泰》等八部作品,做客新疆喀什新华书店,以“明亮的希望诞生于大地”为主题做了一场阅读分享活动。从北疆到南疆,从牧场到古城,与读者们分享这片大地上的温暖与喜悦、明亮与希望。

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新疆新华书店发行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庆,喀什新华书店党委副书记、董事、经理阿严·阿合木,喀什新华书店党委委员副经理何书强等出席此次活动。现场拥进读者近两百人,花城出版社、新周刊、喀什新华书店等各平台账号线上同步直播。

作家李娟

在活动开始,李娟回忆十年前第一次来到广阔的南疆,当时非常震撼,一下子就喜欢上喀什这个城市。花城社编审、李娟图书的策划编辑文珍回忆起5年前与李娟在北疆布尔津金山书院举办活动的经历,她谈到,第一次在朋友的推荐下阅读到李娟的作品,便觉得许多年没有见到这样清亮、直率、温暖、活泼的文字。她也通过李娟的作品更加懂得了北疆与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在文珍看来:“李娟的写作相当于田野调查,有人类学、社会学的内容在里面。作为文学编辑来说,我们责任就是要让很多失去的生活、很多过去的时光再现于纸上,要有传承的作用。李娟的作品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为一些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做了珍贵的见证式留影。”

谈及自己既往的写作,李娟说道,“我的创作题材大多都是散文和非虚构,面对的都是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记忆,以前可能思考得比较少,写的时候比较直率,而每次再版修订、阅读以往的文字时都会感觉到某种遗憾,但是遗憾仅仅是表达上的遗憾。如果再回到过去,我也只能这样写,因为这是我的一个必经的历程,是我绕不开的成长。这也是文字的魅力之一。我很满意我的现在,但是我也知道现在可能会失去很多年轻才有的特质、才有的某种激情。”在她看来,自己的作品有不同的面向,映照着自己不同阶段的情感,但每个阶段的写作都有其珍贵价值。

活动现场,天南地北而来的读者汇聚一堂。他们有的是北疆牧民,有的是喀什大学、中学的学生,有的是刚下飞机赶来的游客…… 这场活动的提问环节读者们格外踊跃,只为表达对李娟作品的熟悉与喜爱,对一个个鲜活人物命运的关切。正如一位读者所说,“那种漫天的风沙、那么凛冽的星空,因为李娟的引导,我特别想去阿勒泰,乌伦古湖走一走。”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