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
9月9日上午,“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召开。本次论坛作为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昆明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郑朝灿,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月分公司总经理、《十月》杂志主编、十月文学院执行院长陈东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昆明作家协会主席陈鹏,北京作协副秘书长王虓等出席活动。
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乔叶担任论坛主持。孟繁华、张清华、解玺璋、宁肯、丛治辰、饶翔、李蔚超、徐刚,以及北京作协签约作家阿乙等作家、评论家,就如何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精品,继承和发扬北京优秀文学传统,促进北京文学多维度发展等进行深入讨论,以期在新时代文学的辽阔疆域里获得新经验、实现新拓展,推动新时代文学再攀高峰。
论坛现场
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与昆明作家协会签约仪式
活动开始,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与昆明作家协会就“十月·昆明书院”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陈东捷和陈鹏作为签约代表进行了签约。
陈宁在致辞中表示,9月2日,以“文学润泽心灵 阅读丰富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盛大启幕。八年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支持下,在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等主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在文学界、新闻界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下,“十月文学月”已经成为首都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成了作家、出版人以及每一位热情读者共同的节日和盛会。北京文学论坛作为“北京十月文学月”的核心活动之一,以丰富的议题、深入的探讨,累积了丰硕的收获。迄今为止,这不仅成为了北京文学的一个高端专业论坛品牌,而且也成为了北京作家队伍集中展示的平台。几年来,诸多作家、评论家先后走上论坛,他们的年龄从“40后”到“90后”,延续半个世纪,是代际传承有序的北京作家群的杰出代表,他们如璀璨的群星般交相辉映,照亮了北京文学的星空。在这个论坛上,他们致敬经典,展望未来,共同延续和成就着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
对谈第一场
第一场圆桌对谈由丛治辰主持。孟繁华、张清华、解玺璋、宁肯等围绕“赓续京华文脉”的主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围绕着作家作品,在探讨过程中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群体又有个体,既有体系又有版图,梳理了京华文脉和时代精品的关系,追溯历史、烛照当下,并指向未来。
对谈第二场
第二场对谈由李蔚超主持。乔叶、阿乙、饶翔、徐刚等围绕“创作时代精品”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谈起,以“新北京作家群”为例,对谈嘉宾们从“新的小说语言和新的文学风格”、“新的都市景观和城市地标”、“新的人文地理和城市空间”以及“新的个人经验和新的城市情感”四个维度剖析了“时代精品”之“新”的重要内涵。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主旨为“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作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会领导和嘉宾认为:面向新时代,北京文学自当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更呼唤新的成就。首都文学界应当继续发扬北京作家敢于发时代先声的创作风气,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伟大历史实践中开掘出新时代新价值的大智慧和大勇气,将文学创作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中,赓续京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贡献文学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