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新时代文学“扬帆出海”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行
来源:文艺报 | 徐健 康春华  2023年09月08日08:40

“这是一次旧友新知、双向奔赴的欢聚,更是一场以中国文学之名,汇聚四海宾朋的盛会。”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致欢迎辞时说。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32位汉学家、翻译家和40余位中国作家一道畅叙友情,交换对文学作品的见解,深入探讨文化译介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等重要话题。

创办于2010年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团结凝聚各国汉学家,推动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提升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也是见证中国作家与各国汉学家、翻译家结下深情厚谊的文学之窗、文化之桥。

以杰出的汉语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

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作家阿来、刘震云、曹文轩与土耳其汉学家吉来、墨西哥翻译家莉娅娜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这个话题作主旨发言。阿来强调,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关键在于强健我们自身,以杰出的汉语打造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要以真实而富于审美特性的文学走向世界,以中国自身好的文学标准走向世界。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的写作者正在强大起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真诚的书写面对世界。”

刘震云分享了自己作品的海外译介经历。谈及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境况,他表示,翻译是一种交流,诉说和倾听也是一种力量,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不同母语、不同文化的读者身上。

曹文轩表示,作家要坚持恒久的文学性,这是文学的基本面,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藩篱。作家应当致力于讲述有品质的好故事,“翻译后的托尔斯泰依然是托尔斯泰,尽管语言发生了转化,但四大家族还在,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辽阔又宏大的俄罗斯故事。那些深刻的题旨、栩栩如生的人物,暗含在活着的故事里”。文化是民族的,人性是人类的。一个作家想要跨越文化,他的作品就必须直抵人性。

吉来谈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通过翻译,中国文学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翻译中国文学时,既要保留原作的精神,又要适应目标人群的文化需求,这需要翻译者在语言、文学和文化方面具备高度敏感性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翻译家要通过精湛的翻译技巧和准确的文化理解,为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莉娅娜动情地说,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方式很多,而文学毫无疑问是传递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宝贵密码。热爱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依靠的是我们的知识、直觉、感觉,那些让我心跳的东西,那些让我悦耳的东西,那些在这艰苦的过程中引领我的东西”。

以文学的方式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在以“文学交流与文明互鉴”“文学交流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孙甘露、东西、艾伟、孙新堂、姚建彬、徐则臣、鲁敏和德国汉学家吴漠汀、伊朗翻译家艾森、意大利翻译家玛利亚、西班牙翻译家夏海明一同探讨相关话题。与会作家谈到,世界文学丰富了中国作家对文学的理解,让自身的写作增加了潜在的参照系。“我们的作品里有无数的潜文本,那么多作家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营养,我们的作品是从这些世界经典和杰出作品里生长起来的。”与此同时,中国文学也是全人类共通的财富,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值得与世界共享。“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扇窗口,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类经验,这也恰恰是重要的世界经验。”

“中国文学作品与西方文学作品很大的不同在于叙事结构。《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滋养了很多中国现当代作家,这种叙事结构在转换和译介过程中,需要汉学家充分理解原作的情感基调、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同时又要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转换,并力求保持原作的美感和风格。”翻译家以《红楼梦》为例谈到,中国文学作品里的文化因素构成了理解和认知上的挑战,这也是一种吸引力,让目标语言的读者理解更丰富的人类文化,鉴照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者认为,“文学出海”背后不单要强调“文学的出海”,更要加强整体性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他们呼吁建立包括作家、汉学家、翻译家在内的共同体,共同推动中国文学向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小语种地区传播。“至少在拉美国家,中国和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是不对等的。拉美国家作品翻译到中国有1100多部,而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到拉美地区的基本在150部左右。”与会者进一步谈到,应当重新激活世界各国文学同中国文学之间已有的联系,为域外世界建构起理解中国从悠久的古典文学传统到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连续性脉络。

与会者在论坛中畅所欲言,积极为中国文学更好走向世界建言献策。“汉学家、翻译家所做的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绝对不是一个没有同路人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作家和海外汉学家、翻译家之间,应当借助各种平台和渠道,积极探索文学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以及时的互动交流,让文学得以在真正的交流中传递思想、意义和价值”。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建立文学的宏阔视野

在以“世界视阈中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座谈环节中,来自不同语种的汉学家、翻译家与中国作家交流中国文学在世界各国的翻译、传播和受众反馈等情况。大家表示,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具有巨大的精神能量,能够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和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让各国人民心意相通,凝聚最广泛的共识。他们说,从世界视阈中看世界文学,是要建构宏阔视野,让世界各民族文学在流动和交流的状态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用自己的情感、心血去做的美好的事情”。

来自不同年龄层、带着各自不同创作背景经历的中国作家们与汉学家分享了自己作品的翻译情况和各自的文学观、翻译观。他们谈到,外国文学经典很长一段时间建构起了当代中国作家眼中的文学标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当下的中国作家应该思考中国文学的主体性何在,中国文学如何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一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与其他文明、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大家还谈到,新时代以来,中国作家在题材内容、审美趣味、写作技巧等方面彰显出了全新的气质,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作家宽广的国际视野,为翻译家将中国当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优秀文学作品推广到中国以外的世界文学版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样一种流动的方式,使整个世界文学的版图变得更加厚重而丰盈。”

汉学家们结合自身经历,谈及中国文学译介过程中的责任与挑战。他们表示,翻译汉语文学作品不仅需要一种语言技能,更需要一种跨越文化、传递思想的使命。“汉语文学作品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需要汉学家深入研究和解读。只有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语境、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翻译者才能更好地捕捉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传达到目标语言的受众之中。”这需要译者不断学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真正为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作出切实的贡献。

推动扩大中国文学“国际朋友圈”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向与会汉学家、翻译家介绍了2018年以来中国文学的新发展。他指出,近年来,中国文学产生了一批引人瞩目的新作品,作出了艺术上的新探索,涌现出一批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力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中国作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宏阔视野关注社会、世界、自然与人类自身,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为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维度,为展现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变迁留下了独特的文学记录。

“文学让我们即使远隔重洋,也仿佛比邻而居。”胡邦胜强调,文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国际交流中更容易引起共情共鸣。要重视文学独特的精神力量,以优秀的文学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人类心灵交流、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近年来,中国当代作家的国际视野愈加开阔,在与汉学家、翻译家的深度互动中,深刻参与了世界文化的建设。许多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启示意义与建设价值日益凸显。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学仍然是一座没有被充分开掘的‘富矿’,期待海外各位汉学家、翻译家和文学读者的注视与发掘。”胡邦胜表示,中国作协将始终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健全交流机制,拓宽交流渠道,改进交流方式,以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着力构建包括中青年作家、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版权贸易与海外出版专业人才在内的新时代文学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支持书写新时代中国伟大实践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走向海外,让文学跨越民族、国家、语言的疆界,成为连接人心灵与精神世界的斑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