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上海浦东作协通过“五个专”打造优秀红色文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 坚  2023年08月01日09:03

浦东既是张闻天、宋庆龄、黄炎培、倪志福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诞生地,也是当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浦东支队最著名的歼灭日寇伏击战的纪念地,还是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牺牲的李白等十二位烈士的就义纪念地……为以红色血脉书写光荣历史,用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第六届浦东新区作家协会积极鼓励和组织会员通过“五个专”打造优秀红色文学——

专著出版:推出红色读本与教材

2023年1月,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30周年,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朱少伟的《宋庆龄童年故事》出版修订版,与此前出版的《张闻天童年故事》《黄炎培童年故事》一起,记录三位从浦东走出的伟人自少年时代起便勤奋好读、志存高远的成长故事,是儿童红色读本的代表作品,曾获“上海好童书”奖杯。近两年来,朱少伟还在《解放日报(朝花版)》《新民晚报(夜光杯)》等报刊连续发表了《渔阳里:星火燃起的地方》等十余篇红色题材的文学作品。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浦东作协会员柴志光承担了《浦东红色书信选》一书的编纂工作。这些书信的时间跨度从1919年至1995年,无论是书信内容,还是写信者和收信者,多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读者在欣赏书信文学性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革命者的人格信念和历史智慧。2021年底,柴志光编著《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一书,收录夏明翰《就义诗》、杨开慧《偶感》、恽代英《狱中诗》、蔡和森《少年行》、林育南《龟蛇吟》、柔石《梦中的龙华》、瞿秋白《赤潮曲》等革命烈士诗文,并对其历史背景进行了解读。

此外,《浦东年鉴》原执行主编、浦东作协会员潘建龙在2022年8月出版的《浦东史话三百题》一书中,特意选录了令人热血澎湃的22例“红色记忆”作为该书的重要内容。上述著作生动追记了中国共产党怀抱革命理想,追寻崇高目标,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伟大实践和光辉历程。

专刊纪念:敬仰红色历史与魂魄

为发挥红色文学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积极作用,浦东作协每逢“七一”“十一”,会约请协会会员创作诗文作品,在浦东作协微信公众号推出纪念专刊与资讯报道。发表于浦东作协微信公众号的朱少伟、黄玉燕、潘建龙、唐同轨、吴树德、李佳、王成伟等的诗歌、散文和纪实文学作品,让读者获得思想滋养。

专场朗诵:抒发红色情怀与志向

2021年4月23日,浦东作协与浦东图书馆联合成立“浦东之声”朗诵艺术团,秉承为时代、为人民、为浦东、为会员原创作品发声的宗旨,通过文字和声音的艺术融合表达对党和国家怀有的深情,先后组织了多次专场朗诵。浦东作协会员积极为专场朗诵活动提供原创诗歌作品,作协副主席征帆、杨华、黄玉燕和名誉副主席严志明创作多首诗歌朗诵作品。黄玉燕创作的《兴业路上的初心》《种子》《启航之声》《永恒的电波》等多首歌词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级、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原创作品的各类奖项。“浦东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上海市作家协会、浦东作协会员王晓云统筹朗诵艺术团的活动组织、诗歌创作、节目制作与排演指导,以主题昂扬、诗意浓郁、形式丰富、感情饱满的艺术表演使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专题征文:赓续红色光荣与传统

2021年、2022年浦东作协与 《浦东时报》、唐镇人民政府、唐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组织了“党旗礼赞——‘唐镇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歌征稿活动”和“党的光辉暖人心——‘唐镇杯’散文征文活动”。每次评选出优秀作品十篇并结集出版,浦东作协邵天骏、严志明、徐健伟、费平、梅森、戴约瑟、倪辉祥、彭磊、祝青在两届征稿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作品奖。为庆祝建党百年,浦东作协第二创作中心与川沙新镇文化服务中心通过联合开展征文并结集的方式,于2021年6月推出《淘沙觅金——川沙新镇红色经典故事集锦》一书。2023年,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浦东作协与《东方城乡报》、唐镇人民政府、唐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组织“春满神州——‘唐镇杯’散文征文活动”,旨在通过征文活动展现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力量。目前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专项联建:弘扬红色文化与精髓

6月2日,浦东作协党支部与民乐社区党委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双方将联手挖掘惠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大居文化建设,开展专题写作讲座,加强思想引领,传承优秀文化,以文化滋润社区。

浦东作协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利用好区内文化资源,加强联建与共创,进一步激发会员“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赓续峥嵘岁月中的精神血脉,不断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