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奏响生命之歌 雅乐传承千年薪火 ——“八音雅乐”系列讲座在首都图书馆开讲
7月22日,首都图书馆启动“八音雅乐”系列讲座,首场讲座以“八音溯源”为题,在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拉开序幕。此次讲座吸引了百余名读者到场观看,同时有近万人次线上观看。
“八音”(即八音分类法)是古人按材质将乐器分为八类,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一抔泥土,一块响石,一缕蚕丝,一支竹竿,一块兽皮,一个葫芦,一根木头,一坩金水。经巧思,巧手,让八音奏响了生命之歌,赢得了时空的超越。五千年传承不息,典雅千年,文化巅峰,艺术瑰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八音,虽然起于微末,出于平凡,但精彩的演绎,成为伟大的永恒。
雅乐,出自宫廷庙堂,典雅纯正,和谐庄重,“乐教”华夏绵延几千年,塑造了中国礼乐文明,载入世界文化发展史。礼乐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塑造了崇教重文、守礼贵和的礼仪之邦,培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中国礼乐文化散发着绚丽灿烂的夺目光彩,传递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永久魅力。
“八音雅乐”系列讲座以八音为切入点,以雅乐为文化内核,邀请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原研究室主任贾福林,故宫博物院宫廷音乐与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孙召华,北京音协古琴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杨青,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清雷,北京竹乐团团长王巍等10位传统民族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者和民族音乐演奏家,通过丰富的文献史料、出土或传世文物、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生动的现场演绎,为观众解析八类中国传统古乐器,带领大家体味中国民族古典音乐的独特风韵与文化价值。
附:“八音雅乐”系列讲座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