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全国拔河之乡·临潭杯”拔河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展 李萍:一根绳上凝结的春天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萍  2023年07月24日14:27

从临夏到甘南不远,去临潭也不远,尽管不远,却难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常常用惊叹、用遗憾劝慰一次次向往的执念。遗憾伴随的日子里,烟火在人间如花盛开,临潭万人拔河的精妙也在盛开,奔赴而去的人流连忘返于浩浩荡荡的盛开里,成了一个符号和标签,贴在临潭也贴在甘南的抹额。

冶力关小镇犹如拔河比赛中绳上夺冠的标志,也成了一个执念,想亲眼目睹夺冠的精彩过程,想让灵魂在临潭的云端自由地穿越,想象拔河的盛况,想象自己是其中一员……所以,想想也是舒朗的。

倏然而过的日子里,常常因为不能成行分外向往,想象到其盛大,想象到那一刻扯着绳子使出全身力气全力拔河的人,我或许是助威呐喊,蓬头散发毫不顾忌形象唾沫四溅的拉拉队员,或许是为自己队的胜负紧张到攒紧拳头手心出汗的观众,或许是在现场采访的记者,用职业言明万人拔河的盛大,或许是空中飘过的一朵山谷吹过的一缕风。我想象了一万次,也模拟了一万次,把自己一万次地嵌入“一根绳、一条心、一股劲”传承的拔河精神里,把寒冬的冷与正月十四的盛况浓缩揉合成一章散文诗,交给陌生人诵读。偶尔在某个清风徐徐的清晨翻出来,给自己鼓劲打气。

关于拔河,我们是熟稔的,都参与过最简单直白的体育比赛活动,从最初一根短绳的较量到组队夺输赢。

听朋友讲述,也在网上了解,临潭的万人拔河比赛的盛况,不亚于一场国家级赛事。一场存活在临潭人记忆里600多年的惊心动魄,其搏击和凝聚是洮州600多年各民族团结的结晶,是洮州万民齐仰的象征,是源远流长的临潭精神。而我只能在荧屏上感受那份欢乐那份紧张那份庄严与神圣。那不是秧歌表演却胜似秧歌,人人打扮得光鲜亮丽,从四面八方涌向临潭县城,参加或观看拔河大赛。那不是一般的拔河比赛,因为那条“绳”是钢缆绳,主绳直径14公分,那么粗的绳,想一下就发怵,没有一定的资本,哪敢成为参赛一员,只有观看的份。

看啊!各族群众沉浸于狂欢,把一根绳一条心上的拼搏一览无遗地展现,兴奋在粗犷与豪放的执着里,昔日的辛劳、疲惫、忧愁、烦恼被拔河所荡涤。声声爆竹、哨子、呐喊、音乐、喝彩融为一体,山河在沸腾,人们被震撼了!

那绳如巨龙与蛟龙,忽上忽下,翻滚在相争相持间,一一抒写621届;“扯绳”史上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盛况空前,堪称世界之最;被载入世界基尼斯纪录;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成功举办全国拔河锦标赛、六届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拔河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金灿灿的辉煌……

那根绳忽闪出临潭的洮绣,喜鹊探梅、鸳鸯戏水……与银色的“尕娘娘”, 还有“麻娘娘”“十八位龙神”“常爷池”传奇闪现,把精致的江淮遗风与拔河一样延续、传承!

时值盛夏,临潭的又一个春天在生长,蓬勃又葳蕤,我的思绪被悠到从前。那是某次拔河,一样是体育课上的小组比赛,我们组的8个女生身体都算结实,相比,对方小组多是城里人,纤瘦又娇滴滴的,除了两个女生稍微胖一点,还有点力气,我们胜券在握。因为之前小组取胜,对方女生很不服气,说老师偏心,分组不公平。其实是她们自愿结组的,不知老师为什么没有理睬那些意见,拔河比赛人员依旧没变。她们说拔河赢了不算厉害,说力气大脑子简单,学习不好赢了也白搭的牢骚全成了耳旁风。

那次我们也是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往手心里吐着唾沫,搓手,准备上阵。虽说是比赛游戏,胜负都一样的,奈何求胜心切。她们也给自己打气,然后凑到一起嘀嘀咕咕一下散开,开始拔河。

我们虽有拔河的阵仗和气势,但不精彩,几分钟就有了结果。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挣得面红耳赤,憋着力气死命往后拽绳,想着拔赢她们很多米,让结果有震撼。夺冠的标志快速在我们的信心百倍下快速移向我们这边,她们也跟着移来。我们几人拽绳子更有劲了,孰料她们齐刷刷地松手,我们几人猛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掌声与哄堂大笑一起涌来,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坐在地上愣头愣脑的,看到她们哄堂大笑,我们虽然赢了,心里有点不痛快。

忘记了体育老师的态度,只是记得那次之后我们几人与她们暗暗结下了小疙瘩,班里有活动处处树敌,很长时间才被班主任化解。貌似化解,实则还是暗流涌动,还是在较劲,直到毕业那年与别班比赛,一齐上阵拔河,我们班赢了,才瞬间一笑抿“恩仇” ……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想起拔河的种种,对于渗入生活和工作的拔河精神,对于协作与齐心协力的内涵了然于胸。

思绪忽远忽近!万人拔河已深深植根于临潭,拔河精神也在临潭人乃至甘南人心底长成了参天大树,唱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谱写的赞歌铿锵有力。而临潭人与临夏人唇齿相依,彼此守望又紧紧相拥,各民族兄弟姐妹如石榴籽一样,将拔河精神融入在共同发展的字里行间,抒写《拔河赋》的绝唱。

春分十里,让灵魂在临潭停歇,在一本无字的诗集上续写诗与远方,让异乡人读取并领略临潭的精致,是人生路上打开的又一个春天。

春风浩荡,春风拂面。万人拔河比赛也是一个个“金字招牌”让临潭光芒万丈,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增色添彩,让临潭的魅力浸润世人的心田。于是,关于万人拔河关于魅力临潭的散文诗句喷薄而出:

一朵云彩飘来,我驾彩云赶往临潭,成为万人拔河中的一员,使出浑身力气,与卓玛一起欢呼一起拔河……

灵魂在腾跃,呼吸深呼吸,冶木河的一册经卷上浪花的奔流写满赞歌。六百年的烽烟与夯筑的岁月,在出发与归程的短旅中雕琢碉楼与间体墙的断句。

纯白与善良是临潭的特质,十多个民族共同浇灌着生长的一切,距离柔软,炽热南来北往的心。

飞雪叮当,牦牛背上的欢喜叮当。洮州振翅,展开的双翼气吞山河,转动世上最大的经筒,过滤归来与离去。

古井里的一枚月亮在戍守,诗句是闪闪发光的箭簇,挑着四季无所畏惧的勇气,歌吟洮州的跨越式发展。

横撇竖捺与横平竖直,书写流光溢彩,书写繁衍书写生息,也书写不屈不挠。

喧腾在洮州粘贴标签。一百三十多处古城堡挥毫泼墨古洮州,卓逊堡、水磨川堡、红堡子……一个个堡成为世上最好的听众。

古道的茶马,茶马的古道,远大又内敛的豪放在记录。亿万粒文字收纳生灵与一座城市的目光,扎西、卓玛或丁氏后人的走姿,浩荡一条河的走向。

想象是绝版的旅行,呼吸越靠越近,一切溢出,一切浮现!如数家珍的素材在迎接一个个期待,云在漂移,顿号或逗号或句号或感叹号,丰满着文字的田埂,字里行间是临潭。

远方太远,我在临潭体味江南:一座又一座江淮遗风的宅院,托起陇上的江淮人家,听故事在青花瓷里讲述远与近,南来北往或向西的印痕,研磨江淮遗风。

白墙黛瓦呢喃: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得什么花儿来,我带得茉莉花儿来……

临潭人的故事属于临潭,吴侬软语或豪爽也是临潭人的腔调。

我是异乡人,我申请了一条用黄河水做成的绫罗腰带,系在文字的腰间,暗自与藏袍混搭。一切相得益彰。在“万人拔河”里阐述文明的古老与古老的文明,以史上最重绳最大直径最长长度言说远古之古,言说中国拔河之乡的基尼斯世界纪录。

为序为跋……

作者简介:李萍,女,笔名冷子,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为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报纸编辑部副主任,临夏州拔尖人才,临夏州作协副主席。出版作品集12部;文学作品曾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首届全国大众散文奖,临夏州首届花儿文艺奖;散文诗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新闻作品获得甘肃省好新闻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