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百年新文学给江苏留下什么?
来源:文艺报 |   2023年06月28日09:28

如果以《新青年》在上海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那么江苏堪称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新文学百年发展历程中,江苏名家辈出,作品卷帙浩繁,各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期刊及文学社团层出不穷,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江苏得风气之先。及至五四,思想教育文化等诸多界别与北京遥相呼应,书写了新文化、新文学的江苏篇章。在区域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的江苏文脉一方面承继传统文化根底,一方面融入现代文化主潮,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独具地域特色的现代江苏文化。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江苏是新四军根据地、淮海战役主战场,产生了包括文学在内的革命文化。新文化与革命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融入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文化江苏也发生了新变。作为文化中国一部分的文化江苏,是江苏新文学得以辉煌发展的文化空间。

江苏新文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92年2月由江苏松江人韩邦庆创办的《海上奇书》杂志在上海出刊,同年连载他创作的小说《海上花列传》。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1892年被一些知名学者视为现代文学的起始年,《海上花列传》则被视为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江苏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从通俗文学到以叶圣陶《倪焕之》为代表的现代新文学,从新四军根据地文学到“探求者”,再到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文学苏军”等等,各时期都闪耀着江苏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时代辉煌。从体裁门类来看,江苏新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上成就均很突出,戏剧影视、儿童文学、网络文学等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学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引领文学潮头,首发了许多的文学经典和国家级奖项之作。雅与俗的璧合、江苏与世界华文文学的融通、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并存等等,都呈现出江苏新文学丰富、广博、深厚的景观。除了丰饶的文学创作外,江苏文学批评也在各个历史时期引领潮头,一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镇之一。

在中国新文学诞生100周年之际,组织编撰一部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学术性、权威性的《江苏新文学史》,科学梳理江苏新文学百年来的发展脉络,系统回顾总结江苏新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江苏百年新文学的研究留下一部具有宝贵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地域文学史,同时也为中国新文学史提供更为完整丰富的史料,彰显出江苏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江苏新文学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历史观,在中国新文学史的大框架下,审视江苏文学。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努力保证史料的翔实,又努力以史的眼光对思潮、现象、社团和作家作品在中国新文学史中的地位和贡献作出中肯的价值判断和学术评价,并充分阐述江苏文学的地域特色,力争全方位覆盖文学史的各个领域。

《江苏新文学史》作为江苏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并直接指导,江苏省作家协会负责组织协调,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负责统筹编撰,江苏省内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60多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参与。这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繁重,且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文学工程。该工程于2018年组织策划论证和前期筹备,2019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全体编撰人员三年多的努力,全书终于出版面世,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文化大事。

《江苏新文学史》上起1892年,下讫2019年。全书凡12编30卷900多万字,共涉及作家3419位、作品13107篇(部)。其中,文学思潮与批评编2卷、小说编6卷、通俗文学编2卷、诗歌编3卷、散文编3卷、报告文学编2卷、传记文学编2卷、戏剧影视编4卷、儿童文学编3卷、世界华文文学编1卷、网络文学编1卷、文学报刊编1卷。同时,还配套编辑了《江苏新文学史史料选》40卷1300多万字。

在《江苏新文学史》编撰出版过程中,许多作家及其家人无偿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劳动。

这是一部工程浩大的文学史著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尚祈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江苏新文学史》编委会

2022年11月4日

第一编:文学思潮与批评

杨洪承

拥有大海、江河、湖泊丰饶“水”文化资源的江苏,江河海的汇通,南北方地域的互补融合,多元共生。自清末民初开端,江苏文学得时代风气之先,成为现代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源地和实践之所的潮头。

江苏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最早催生了现代中国都市的生长和新文学,及其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学发源。早年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富裕的苏南应时应地而飞出了一支活脱而灵动的“鸳鸯蝴蝶”文学流派,她是江苏文学思潮史中明亮而耀眼的一页,更是开启了现代中国都市通俗文学的先河。而现代教育与新文学的发端,南京东南大学一批以师生为中坚的“学衡”群体引人注目,虽积极接受西域文化,但其思想观念和学术精神却主张“信古”,反对“疑古”,坚持文化传统的守成,予以文学革命激进的制衡。江苏最早践行了雅与俗、新与旧“两翼双飞”的现代大文学史观。在世纪之交的当代文学中,江苏作家扎根基层,本着“区域文学”的自觉,不仅较早发现“底层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等文学现象,而且着意于区域文学的发展。当今活跃的“兴化文学现象”之创作群体备受文坛关注,标举“里下河文学流派”被学界广泛热议,这均极大地影响和丰富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园地。

江苏近代作为最早的开放“口岸”,激活了传统知识者的人文情怀和风骨。作家自觉吸纳新意识,贴近社会,感应时代,永恒探索,始终成为现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排头兵。清末民初,政治色彩浓厚的南社革命团体肇始于苏南,社员大多为血气方刚有志青年,率先确立20世纪新文学中感时忧国的鲜明主题。继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积极倡导和践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运动,乃至书写抗战、民族解放的文学,叶圣陶、瞿秋白、恽代英、潘汉年、张天翼等江苏作家成了影响现代中国革命文学主潮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当代文学,坚持文学直面现实、干预生活、探讨人生,服务社会的文学思想主导。20世纪50年代江苏作家呼应现实主义“广阔道路”的发声“文学的人学”,“探求者”同人勇敢而积极的文学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江苏《钟山》杂志“新写实”“新状态”“新生代”等创作现象的敏锐发现等,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中最有思想活力的篇章,也滋润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大地。

江苏文化底蕴丰厚,现代教育发达,高等学府汇集文化思想精英,文学才人辈出,即时传播文学新观念,自觉营造学术独立、自由对话、批评的文学场域,自成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一脉,引领新文学多元思想的风向标。自废科举,兴教育,新文学发源,江苏作家推波助澜,刘半农与钱玄同的“双簧”构成了新旧文学论争的重要事件;随后各时期,新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民众文学的讨论”“大众文学的问题”“民族形式的讨论”等,江苏作家强调新文学“乡土”的底色、大众的革命文学的主流导向。大学校园学者作家共栖的郭绍虞、朱自清、苏汶、陈西滢、顾颉刚、钱锺书等,守成传统国学,弘扬文学本体,重在人性、自由、唯美多元批评话语的建构。当代文坛建制最早的江苏省作家协会,思想活跃的新老作家薪火相传,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迈向新时代的创作和批评、作家与学者合力,陈白尘、臧云远、陈瘦竹、吴奔星、丁帆、曹文轩、王尧、毕飞宇、叶兆言、苏童、鲁羊、鲁敏、徐则臣等文坛瞩目的“苏军”和“苏军新方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赓续作家“讲习所”“创作组”的传统组织方式,首创“南大作家班”“毕飞宇沙龙”“雨花训练营”“文学新秀双月谈”等培养青年作家队伍的新机制,江苏文学葆有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生命的创造性,较为典型地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学强劲发展的实绩。

第二编:小说

张光芒 何 平

1892年韩邦庆创作的《海上花列传》问世,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是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吴语方言小说,而且被一些知名学者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性的长篇小说。由此,1892年被视为现代文学的起始年,亦成为研究界的重要一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新文学史带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而江苏新小说更成为引领潮头的重要一脉。根据小说文体的独特规律及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我们可以把1892年至2019年的江苏小说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加以概述。

第一个阶段是1892至1939年。这一阶段以1892-1917年为萌蘖期,经过1917-1927年的发展期,进入了1928-1939的成熟期。总体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文体范式的独创性,包括语言、体裁、结构、艺术表现手法、文体风格等方面,都折射出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创新个性,促进了传统小说的现代转换。其次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现实品格,小说多从个人视角出发,以“人的文学”为追求,关注个人在动荡时代的悲欢离合、生死爱欲,流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再次是审美诗性的发达,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美学因子,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形成雅俗共赏的美学风貌。最后还表现出鲜明的地方风味与区域文化特色。

第二个阶段贯穿20世纪40年代。此时期小说创作表现出多样题材的涉猎、多元思潮的昭示、地域特色的彰显等突出特征。钱锺书、陈瘦竹等的“讽刺小说”,路翎、无名氏等的“心理小说”,汪曾祺、杨绛等的“抒情小说”,罗洪、程造之等的“社会世相小说”,陈登科等的“江苏革命根据地小说”……涌现文坛,异彩纷呈,交织辉映,构成了极为活跃繁荣的全貌。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是第三个阶段。在第一个十年中,江苏小说的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和工业题材等类型的创作长足发展,作家们本着“批判旧社会,歌颂新生活”的目标,全面反映工农兵生活,不仅描绘了党所领导的光辉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图景,而且展现出了新旧社会中工农群众的命运变迁和精神风貌。艾煊、陈登科、戴石明、吴强、袁静、胡石言、高晓声、茹志鹃、梅汝恺、方之等一众作家都创作出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到20世纪60年代,江苏小说创作从丰收期进入调整期,在艰难中发展。1970至1979年间则经历了由低谷到复苏的转型,小说家们接续五四“人的文学”传统,体现出时代文化心理的巨大嬗变。

整个20世纪80年代构成了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里,饱览人世沧桑、走过幽谷险滩的老一辈作家如汪曾祺、艾煊、高晓声、方之、陆文夫、张弦等焕发了青春,而大批文学新人如赵本夫、周梅森、范小青、储福金、黄蓓佳、朱苏进、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也脱颖而出,会逢其盛。创造意识踔厉风发,探求精神舒张高扬,队伍洪流壮阔,新著接踵联翩。短短十年间,现实和历史题材的大力开拓、思想个性与审美风格的全面突破、地域文化表现的崭新境界,使江苏小说创作凸显出大潮迸涌的盎然生机和姹紫嫣红的繁盛风貌。

江苏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即第五个阶段,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丰富性、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全国之先。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的繁盛持续发展,高晓声、陆文夫、周梅森等纷纷推出当代经典名作。其次是黄蓓佳、范小青、鲁敏、魏微、朱文颖等为代表的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再次是“新”思潮和“新”写作的大量涌现,“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状态”写作等这些发源于江苏的创作思潮波及全国,树立了新的审美意识。最后,像“断裂事件”等全新的创作意识与创作取向也构成了此期江苏小说的鲜明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20年,即第六个阶段,江苏小说呈现出波澜壮阔、蔚为大观的繁荣局面,成就显著,令人瞩目。首先是写作题材的丰富及多元化。其次是在创作中凸显地域文化,更加全面地挖掘和展现江苏各地的风土人情。再次是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江苏小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三编:通俗文学

张 蕾 黄 诚

江苏通俗文学是中国通俗文学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江苏新文学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显现出江苏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通俗文学开始的标志性作品是江苏松江人韩邦庆于1892年开始发表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这也是江苏通俗文学开始的标志性作品,更是江苏新文学开始的一个标志。

江苏通俗文学的主要成绩在于小说创作。民初常熟作家徐枕亚的文言长篇小说《玉梨魂》达到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并成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开端。通俗白话小说中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成绩突出,《上海春秋》《人海潮》等小说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在晚清以后的中国文坛表现出繁荣兴盛的景象。

对于通俗文学家,有“五虎将”“十八罗汉”之说。“五虎将”中包天笑和周瘦鹃是苏州人,徐枕亚是常熟人,李涵秋是扬州人,张恨水是安徽人,但张恨水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江苏出版或发表,他还在江苏居住过一段时间。“十八罗汉”有孙玉声、吴双热、王西神、王钝根、范烟桥、郑逸梅、程小青、秦瘦鸥等,他们大部分都是江苏籍作家。通俗文学家严芙孙出版的《全国小说名家专集》收录通俗作家31位,《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扩充了严芙孙的记录,收录通俗作家66位,个别之外,大部分作家在江苏从事文学活动。

通过报刊等媒介,通俗文学的生动叙事和“世道人心”之功能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江苏通俗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江苏城市的社会样貌与历史变迁,“江苏”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更具有市井人生之味。

1949年以后,江苏通俗文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通俗曲艺在现代化过程中成为江苏通俗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曲艺编创队伍日益壮大,出现了潘伯英、李真、夏耘、俞迟、殷伯达等一批成就卓著的曲艺作家,特别是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南京白局等编创队伍形成了梯队合理、接力有序、代有名家的群体格局,保证了江苏优秀书(曲)目量多质高,奠定了江苏通俗文艺大省和通俗文学大省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今,江苏通俗文艺界整理出版了诸如《水浒》《三笑》《落金扇》《玉蜻蜓》等大批传统书(曲)目,为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研究留备了富矿。同时,编创的新书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焦裕禄》《一代儒将——陈毅》《王少堂》《以身许国》等作品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思想艺术内涵。

江苏是通俗文学重镇,周瘦鹃、范烟桥、平襟亚等资深通俗文学家积极转型为当代文艺工作者,使通俗文学之脉扩展渗透到通俗文艺之中,昭示着江苏通俗文学的历久辉煌。

第四编:诗歌

傅元峰

新诗是应汉语新白话的文学想象和创作试验而生发的新文体。新诗的发展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诗学问题是,汉语如何在它的现代演变中,维系来自一个古老诗国的丰赡的语言成就和美学精神,再创汉诗在新世代的辉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要从新诗在诞生初期的语言的整体性问题,对新诗的语言来源和诗的本质进行勘察,也要对新诗从文学地理和地方性诗学的角度进行历史爬梳和文本研读。以地域诗歌史的角度,对不同文化地理格局中的诗歌存在进行历史整理,既是新诗文献史料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诗诗学进行地方诗学的研究并推进新诗诗学认知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同光体”还是“诗界革命”,与新诗密切相关的文体革新潮流中,都活跃着江苏诗人的身影。江苏新诗在民国时期取得了杰出成就,新诗第一份刊物《诗》就主要由江苏诗人创刊。从20世纪初期的新诗探索到三四十年代的新诗文体探索、域外诗歌译介和诗学认知的现代演变,江苏诗人都有杰出的贡献。民国时期的地域文化心理和地方意识在新诗创作中的体现,与不同时期的新诗诗人聚落的聚合形态密切相关,与共和国时期相比,民国时期的江苏诗人在“江苏性”上的显现,更多是自发的语言和审美意识的倾向,地域文化难以有更具辨识性的沉积,民国新诗诗人被纳入新诗发展的整体观,以及被纳入籍贯和履历识别体系的地方观照,其实差别并不显著。

从民国诗歌到共和国诗歌,江苏诗坛的文学地理伴随文学制度的变动,也在迅速的嬗变之中。尽管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结集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各集导言撰写者体现出强烈的对作家和诗人来历的勘察,但在民国复杂的诗歌生态环境下,地域性的诗歌存在并不明显,诗人群落集中于城市,并呈现出密集的流动性。江苏现代诗歌呈现为行政区划的地理特征,往往被时局的动荡、民族的忧患所左右,没有沉积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江南文化气候在作为文化精英的诗人诗作中的显现,仍然是和旧诗模糊的地理边界相呼应,诗人们的故土属性真正显示为“江苏意识”的极少。1949年,随着安定的政治气候统摄了大陆地区,诗人们开始从国族的笼统归属和东西南北的方位归属,逐渐在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中变换为居住地的省市行政区划归属。在冷战时代的全球背景下,大陆、港澳台、海外华人聚集区的游走相对困难,不同政治文化制度下的作家诗人们各安其道,民国时期的文化游走失去了历史条件,汉语使用族群间封闭的文化交流态势也在客观上促成了省际文学的沉积与显现。

但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普遍化特质也决定了江苏诗歌的地域化特征难以深潜到地域文化性格的集体无意识层面,在省际行政区划的范畴内圈定的诗歌地理,亦难以呈现出地方性。直到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大潮的冲击,诗歌隐匿在时代物质主义的潮流之下,诗人群落在民间改写了主流化的聚集方式,相应的文化空间也逐渐带有亚文化气息。这种地方风格的积聚在21世纪变得更加明显。21世纪前20年,江苏诗人的写作明显构成了更有创作主体个性的地方性,诗人作为地域个位的语言地貌更加明显,他们不仅是作为语言个体的自我完成者,也是在更宏阔的语言风景中相互结构并最终成为地方性诗学本体的优秀建构者。在这个过程中,新诗的江南美学地貌不仅对江苏省的文学地理有很好的表达,也铭刻了在“江南”气象的统摄下更广泛的交互嬗变的文化地理。

起源于深远汉诗传统的江苏新诗,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得到了颇为曲折的重组和再造,正迎来一个优秀诗人诗作不断涌现的时代。江苏诗歌的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同步,是一个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不断调整自身存在样貌,形成有同人志趣的诗歌群落,并逐渐育成诗学的地方性品质、产生有跨地域影响力和经典诗作的过程。

第五编:散文

施 龙

《江苏新文学史·散文编》(全3卷)对百年江苏散文创作及相关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描述。

本编以时代为经、以江苏散文文体的时空并存和融合为纬,编织起江苏散文百年演化的历史图卷。自晚清以来,江苏散文以士子的典雅文章和游戏笔墨为起点,经过新文学作家倡导“美文”的审美品格的提升,造就了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繁荣。此后,经过全面抗战时期的熔铸,江苏散文在1949年后的30余年间呈现出迥异于从前的面貌,配合时政的通讯性质的散文大量涌现,各种散文文体之间的交融成为这一时期散文发展的显著特征。到新时期,江苏散文与其他地方散文共同回归到个人,回忆类散文风行一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大散文流行约20年之后,追求艺术创新的“新散文”和强调思想意义的学者随笔成为江苏散文当下最有代表性的创作趋势。本编勾勒出江苏散文发展的主潮,既注意到其与其他地方散文创作趋同性的一面,更追求描绘出百年江苏散文独具一格的特质。

江苏散文与其他地方散文在全面抗战时期、“十七年时期”等阶段无疑具有相当程度的同质性,但江苏的地域文化传统与其在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格局中的绝佳地位也使得它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和文学图谱中辨识度最高的画卷之一。概而言之,晚清民初通俗作家的游戏文章,以朱自清、叶圣陶等人的散文为代表的“美文”,郑逸梅等人的笔记,钱锺书等人的学者散文,杨绛、陈白尘等人的回忆,汪曾祺的“江苏大散文”和夏坚勇的历史文化散文,庞培、车前子等人的艺术散文,无不在当时的散文创作潮流中独领风骚,因而也都成为中国散文的宝贵收获。

本编致力于展现江苏散文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自然呈现其在文学方面的特色。大体说来,江苏散文的独特性表现为如下三点:

第一,江苏散文带有浓郁的文化底色。楚汉、金陵、吴、维扬四种文化特别是后三者所构成的近现代江苏文化,是一种充分发达的传统文化的杂糅形态,它糅合言笑晏晏的士大夫雅文化和清新朴茂的民间俗文化两大传统,既与世俗社会保持着血肉相连的联系,又以知识人清幽细腻的审美不断加以改造,使之免于芜杂混沌,故总体上表现为儒雅风流。

第二,江苏散文是古典文学精神与现代文学品质的完美结合。自明清以来,江苏(特别是苏南及周边的皖南、浙西所形成的文化区域共同体)的古典文明、文化发达至烂熟阶段,而这一地区又以上海为龙头受到外来文明、文化的冲击并将之内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融会中西的文明观念和文化理念。作为最直接反映时人文化观念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反映了这一融合过程。

第三,江苏散文具有典雅蕴藉的文学风情。江苏一地自魏晋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重心,文化底蕴深厚且文教传统绵长,虽然自“唐宋转型”后平民阶层中兴并影响到士子阶层,但文人风雅的大传统一直长盛不衰,这一文学风范有力地参与塑造了江苏散文的文学气质,使之呈现出典雅而不流于萎靡、蕴藉而能超脱柔媚的文学风情。

本编钩沉江苏散文史实,总结江苏散文文质彬彬的文化属性、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审美范式和典雅蕴藉的文采风流三大总体特质,无疑为江苏文学、文化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借镜。

第六编:报告文学

丁晓原

报告文学是一种写实性文体类型,客观真实的非虚构性是其文体的基本规定性。20世纪30年代这一文体有了它的汉语名称。报告文学是从日语译介而来的文体命名。长久以来,报告文学文体的名称没有固化,与其有所关联的有“报告”“速写”“通讯”“特写”和“非虚构”等异名。

江苏报告文学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流脉与中国报告文学史演进的方向大体一致。同时,江苏报告文学史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价值。其一,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实录社会历史和时代现实。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现实变动,江苏报告文学作家以在场的信实的文字作了“笔录”。从某种意义上说,江苏报告文学史就是百年中国历史、江苏历史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它是一座容量巨大的历史博物馆。其二,从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的背景中看,江苏报告文学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这种贡献首先体现为江苏作家对报告文学文体的创新开拓,如起于王韬一直下延至新时期的域外游记体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的重要存在。在其发生与演进中,王韬、薛福成、周恩来、瞿秋白、盛成、华罗庚等人的作品,成为中国域外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史上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作品。其次是对具有江苏特色中国价值的重大题材的记写,如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新四军书写、淮海战役报告等,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相关题材写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兼具历史与文学多重价值。再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这十多年,江苏籍作家创作的大量具有时代性、启蒙性和表达颇多个人特性的优秀作品,与这一时段全国的一流之作,共同汇成了报告文学的新时期,为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史奉献出了江苏的精彩。时代生活的丰富与写作者的众多,生成了21世纪以来江苏报告文学创作题材的广泛与写法的多样。文学组织、文学制度等的推动、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勤奋合力,使江苏报告文学整体活跃度得到了提升,优秀作品时有所见。何建明是新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第三,就作品形态和风格而言,百年江苏报告文学历经文体的发生、衍化发展到独立繁盛等多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创作烙下了相应的时代印痕。作者的构成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写作是自觉的,有的只是对自己经历的生活做记录而已。作家、记者、学者、政治家、实业者、科学家等笔墨自有浓淡,作品各有优长或短缺。但无论哪种写作,都具有相应的价值。这也是江苏报告文学史本身的一种真实。

报告文学史的编写过程,就是不断走进真实自在历史的过程,就是倾听历史、与历史对话的行旅。历史渐行渐远,非虚构的历史叙事将其记录存活。我们致敬江苏的报告文学写作者。

第七编:传记文学

王文胜

中国新文学之“传记文学”是一种从中国传统传记中渐渐脱离出来的新的文学样式,其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都受到西方传记文学的影响,表现出新的质地。开中国新“传记文学”风气之先的当数江苏王韬写于1880年的《弢园老民自传》。在近现代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江苏籍作家不仅在创作实践上进行了新的变革,而且在传记文学的理论建构上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记文学的写作严重地受到政治文化语境的限制,落入了低潮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记文学创作再次出现了兴盛景象,传记文学题材范围得到了拓展,传主类型日益丰富,创作理念也进一步开放,创作手法灵活多变。

新世纪以来,江苏传记文学创作进一步获得了新的发展。整体而言,若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来看,第一个十年江苏传记文学写作者重视各类史料的挖掘和补遗,创作了很多的“全传”和“大传”;第二个十年,传记文学的传主选择有了大范围拓展,从领袖、将帅、精英、知名作家艺术家拓展到平民英雄、科学家、行业学者、家族世家等等,传记创作不再满足于人物史料占有的“全面”和“权威”,而是通过对传主的分析和理解,实现对传主的再认识和再塑造,并尝试从多元角度构建传主的形象。江苏传记文学作者群中涌现了一批优秀创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新文学之“传记文学”的兴起虽然是受到了西方传记文学的影响,但在创作理论领域学者们一直有着中国式“史传合一”和西方式“史传分离”的争论。21世纪江苏传记文学作家以“真实”为原则,在坚持史料真实的基础上,重视对传主的心理真实、心理性格的挖掘,成功地吸纳了中西方传记文学理论中各自的长处,创作出了传记文学的精品,在全国多次获得了大奖。21世纪以来江苏的文化建设成就斐然,江苏多样化的文化特色在传记作家们的笔下也得到了呈现。

第八编:戏剧影视

周安华

在江苏新文学的百年史中,戏剧影视文学不可或缺。作为江南文化表达的重要形式,它们以鲜明的特色凸显着中国新文学的无穷魅惑。

近现代江苏戏剧的勃兴与清末传奇剧创作、晚清戏曲改良运动等有关。不断涌动的问题剧思潮促使江苏戏剧揭示个体和社会的困顿,《赵阎王》《委曲求全》无不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戏剧一方面着力于传统戏曲改革,另一方面推进话剧艺术创新,《满意勿满意》《百岁挂帅》等优秀戏曲作品和《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话剧作品相继诞生,伴随解放思想洪流,陈白尘的《大风歌》、姚远的《商鞅》、现代滑稽剧《多情的“小和尚”》等,成为江苏剧坛的佼佼者。新世纪前后,江苏舞台佳作迭出,话剧《甲申纪事》《虎踞钟山》、现代滑稽剧《快活的黄帽子》、现代淮剧《小镇》都获得观众高度认可,以《蒋公的面子》为代表的校园戏剧,彰显当代江苏戏剧的人文力量。

由于隶属于江苏的上海在现代电影发展中的突出地位,早期江苏电影文学是中国电影文学的主体,也是浓缩和精华所在,集聚民族电影的核心力量。江苏产出了故事片《难夫难妻》《红粉骷髅》等作品,情节片、爱情片、侦探片等类型均有成就,现实主义力作《苦儿弱女》等广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以“复兴国片”为旗号,一方面民族电影在深化文艺探索,另一方面电影类型更见缤纷。洪深以社会批判为叙事架构的《如此天堂》《压迫》,费穆等人的《天伦》《神女》都提升了本土电影的精神意蕴。这之后,以《木兰从军》《铁扇公主》为代表的“孤岛”电影,战后重归文艺电影的洪深、费穆等人的《小城之春》、跨界戏剧家陈白尘等人的《乌鸦与麻雀》,都体现了江苏电影强劲的内蕴。20世纪50年代,江苏电影以“人民性”为核心展开影像叙事,从《南征北战》到《小二黑结婚》,探寻红色电影的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度,表达对新国家的礼赞。《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惊险题材电影、《林则徐》等人物传记电影、《五朵金花》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给观众良好教益。20世纪80年代,江苏电影从“纪实美学”到“影像美学”,数量和水准双双提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城南旧事》《边城》触动心扉。以军人编剧群为代表的主旋律创作《鸦片战争》等成功唤醒了观众的情感认同。而立足于好看的人文性,江苏电影从题材到影像叙事,生机盎然。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白日焰火》《邪不压正》赢得口碑和市场,《推拿》《万箭穿心》有效探索了电影的多样化表达。

江苏电视剧绚烂可观。从江南历史现实到中华风雨、岁月变迁,苏剧40多年发展,形态与视域不断扩大,赢得万千受众一致好评。曾经,江苏的“重头戏”是《徐悲鸿》《严凤英》等人物传记剧、《侯门之女》等戏曲剧及《挂钥匙的孩子》等儿童剧,现实题材电视剧也颇有些影响,富有显在的启蒙自觉。新世纪后,苏产电视剧在时代氛围中分化与合流,《康熙王朝》《人间正道是沧桑》主旨分明,气魄非凡,《国家公诉》《人民的名义》触碰社会矛盾,跌宕起伏,引发普遍关注,《中国式离婚》等则瞩目当下,以生动感人的情节询唤真善美,其独特的题旨和叙事方式,彰显了江苏电视剧不凡的美学气质与绰约风姿。

第九编:儿童文学

谈凤霞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萌芽于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在五四时期得以确立。在百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中,江苏儿童文学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多个历史阶段引领了中国儿童文学前进的方向。

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草创期,江苏学人作出了多方位的筚路蓝缕的开创,包括对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儿童刊物和儿童读物的出版、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和实际创作等方面。清末民初,江苏报刊和出版活动的活跃以及学堂教育的兴起为儿童文学的萌发推波助澜。由孙毓修主编的大型《童话》丛书影响巨大,曾志忞、沈心工等致力于学堂乐歌的创作和传播。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带来了“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念,“文学研究会”发起“儿童文学运动”,不少江苏文人参与其中。叶圣陶、魏寿镛、朱鼎元、吴研因等江苏教育者为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添砖加瓦。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等多位江苏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1930和1940年代,江苏儿童文学作家涌入革命时代潮流,张天翼、陈伯吹、钟望阳、陶行知、于伶、陈白尘、何公超、袁鹰、杲向真、梅志、董林肯、许幸之、吴祖光等一大批作家丰富了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在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领域出版了多部重要的中长篇力作。董纯才、陈鹤琴、高士其等推动了儿童科学文艺这一文类的兴起。抗战时期的江苏儿童文学担负民族救亡使命,源于苏北新四军革命根据地的“新安旅行团”在抗日烽火中用修学旅行的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影响广泛。江苏籍编辑在沦陷区、国统区和解放区创办儿童刊物,继续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

1949至1976年间的江苏儿童文学经历了起落,在艺术性和教育工具性的博弈中寻求发展。李心田、戴石明、李楚城、杨苡、叶至善、肖建亨、张彦平、孙友田等充实了江苏儿童文学多种体裁的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儿童文学逐渐进入欣欣向荣的复兴时代,积极促进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观念转变和美学探索,回归文学性和儿童性。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成立和《少年文艺》等刊物的创办,为江苏儿童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发展阵地,发掘了黄蓓佳、范锡林、程玮、金曾豪、曹文轩、周锐、刘健屏等后来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坚力量的作家。

21世纪以来的江苏儿童文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出老中青少四大梯队,在儿童小说、童话、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和报告文学以及新兴的图画书等领域呈现出繁花盛开的局面。江苏籍作家曹文轩于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国际地位。曹文轩、金曾豪、程玮、黄蓓佳、祁智、王一梅、韩青辰、王巨成、韩开春、胡继风、孙玉虎、郭姜燕等众多作家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殊荣,彰显了江苏儿童文学在各种体裁上的创作实力。新世纪的江苏儿童文学承载了反映时代、历史和地域童年的使命,张扬儿童和文学的主体性,以多种样式的文学作品参与了对“中国式童年”的体认与建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学气象和艺术品格。江苏儿童文学的外译工作和国际出版风生水起,扩大了世界影响力。

纵观一个多世纪的历程,江苏儿童文学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发生和当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一方重镇,卓有建树地推进中国儿童文学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第十编:世界华文文学

黄德志 刘 涛

《江苏新文学史·世界华文文学编》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江苏华文文学的历史全貌与江苏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这里的江苏华文文学是指江苏籍华文作家的创作及其关涉的文学现象。江苏籍华文作家的界定采取了开放态度,既包括籍贯、祖籍为江苏以及出生于江苏的作家,如叶灵凤、张晓风、葛亮等人,也包括曾在江苏生活、书写江苏以及与江苏关联密切的作家,如纪弦、陈若曦、穆紫荆等作家,还包括由于行政规划变迁,属于“历史江苏”的作家,如出生时属江苏、今属安徽砀山的作家尉天骢。鉴于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江苏华文文学影响较小,本编将20世纪40年代作为江苏华文文学的起点,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江苏华文文学起始于战争环境,许多作家都是在时代沉浮之中完成了从中国现代作家向华文作家的身份转变。战争与怀乡成为此时江苏华文作家的共同主题,也是他们在离散之中获得文化认同的一种途径。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此时的江苏华文文学在多元离散之中又保持了诸多文化共性。思乡依旧是挥之不去的共同母题,现代主义在江苏华文作家之中悄然成风,“在地性”也成为这一时期江苏华文作家创作的普遍意识。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是承上启下而又孕育新变的时期,江苏华文作家的地域离散情况加速,“新移民作家群”逐渐壮大。在新的时代精神与自我文化体认的过程之中,江苏华文作家趋于将移民境遇的现实书写与异域文化反刍式的历史回望相融合。

第四个阶段是新世纪之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嬗变与融合,江苏华文文学以更加包容、多元和进步的姿态沐浴新世纪的荣光。江苏华文作家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写作中的“边缘人”情结逐渐淡化,并将旅居国的文化作为参照系,审视和重识故国的文化价值,也更加关注从人类的普遍性和人性的普适性出发探索人的存在意义。

江苏华文文学出生于战乱迁徙之际,起步于孤寂阻隔之境,成长于风云变幻之时,最终成熟于时代新变之中,半个多世纪的江苏华文文学虽然老成持重,但又历久弥新,家国情怀与文学担当从来都是江苏华文文学的底色与初心。江苏华文文学是江苏文学史的天然组成部分,也应该被以文学史的方式铭记,这也是我们撰写本编的初衷。

第十一编:网络文学

李 玮

在整个网络文学界,江苏网文的迅猛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性现象。创作时间早,水平与活跃度高,典型性与创新性强,成就了网络文学界的“江苏现象”。在网络文学的萌芽起步阶段,承担了类型“初创者”的角色,数度“首开先河”;在网络文学发展阶段,多频道共振,贡献出一篇篇充当流派“扛鼎者”作品,开拓文学口径;在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阶段,又凭借自身内容的精品性质脱颖而出,持续发挥引领性。可以说,江苏网络文学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具有重要价值,江苏网络文学发展史既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的缩影,也以引领性和精品化呈现出不容忽视的“江苏特色”。

江苏网文作家具有开拓类型网文想象力边界的自觉,站在框架之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空间架构与主线设置上进行了类型化的有效突破。江苏网络文学作品始终在进行思想性探索,在表达大众的欲望诉求之外作出了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探索性创作,兼顾类型特色与思想内涵,推出了大量兼顾人文深度与活泼风格的优质内容。此外,无论是时空想象方式、对人物的理解方式还是行动伦理,在世界架构的潜在背景与文学出场的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体现了江苏地域性文化的深刻影响。

江苏网络文学的队伍庞大,不仅表现在作家数量众多、作品影响力大、产业转化程度高,而且表现为网络文学发展引擎强劲的方方面面。江苏是最早一批建立省网络文学作家协会的地域,组织完善、活动丰富,围绕繁荣发展江苏网络文学事业的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引领、联络、沟通、服务职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举行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文学活动。而且江苏拥有众多本土网络文学平台,连尚文学、逐浪网、红薯网、酷匠网等平台运营出色,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孵化与文化升值,共同推动着江苏网络文学地缘性风格的凝塑。

蕴含着网络文学世界生长脉络的江苏网络文学推动了网文范式的形成,是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的地域群体创作,以独特的风格促进了我们对网文发展的某种期待。江苏网络文学史的写作正是以跳舞的《恶魔法则》、我吃西红柿的《盘龙》、忘语的《凡人修仙传》、萧潜的《飘邈之旅》、任怨的《横刀立马》、大雪崩的《痞棋士》、暗魔师的《异世药神》、无罪的《剑王朝》、 赖尔的《魔法城》、宅猪的《牧神记》、骁骑校的《匹夫的逆袭》、卓牧闲的《韩警官》、乔雅的《心照日月》、良木水中游的《升官指南》、王鹏骄的《核医荣誉》、天使奥斯卡的《篡清》、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更俗的《枭臣》、石章鱼的《医统江山》、禹岩的《极品家丁》、天下归元的《凰权》、寂月皎皎的《两世欢》、李歆的《独步天下》、蓝色狮的《锦衣之下》、风行烈的《云狂》、沐非的《帝锦》、顾漫的《何以笙箫默》、万豆薇的《闪婚厚爱:顶级老公有点酷》、打眼的《黄金瞳》、傲无常的《我的邻居是女妖》、失落叶的《网游之纵横天下》、雨魔的《驭兽斋》等主要代表性作家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完成江苏网文整体脉络的梳理和整理,突出其史学价值,同时以江苏籍网络文学作家为方法,提出网络文学先锋性的概念,推进整体网络文学经典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提升。

第十二编:文学报刊

赵普光

百余年来,江苏新文学报刊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中间有汩汩滔滔、有奔腾咆哮,也有拦腰截断,可以说曲折辗转。而唯其曲折辗转,才能如此丰富多姿,亦深刻地折射出近现代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历程。《江苏新文学史·文学报刊编》即是立体地梳理和建构一百多年来江苏新文学报刊的发展流变史。

中国近代报刊在以当时尚属于江苏区域的上海诞生,并如涟漪一般向外扩散,由点到面,自面成片,蔚成大观。至1914年达到巅峰,1919年后开始新的转型。1920年代至1930年代是中国现代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江苏文学报刊的迅猛发展时期,专业化程度极大提高。进入20世纪40年代,文学报刊在全面抗战爆发至国民党政府垮台十余年时间当中,总体上其数量以1945年为界,出现了先暴跌后暴增的剧变。1949年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对文学期刊的管理的或松或紧的调整,文学期刊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与共振,虽也曾有“探求者”等无疾而终的尝试,但总体上而言,江苏和全国其他省份并无太多差异。而至改革开放之后,江苏文学报刊重新焕发生机,以《钟山》《雨花》《苏州杂志》《青春》等文学期刊,以及《扬子江文学评论》等评论期刊为代表,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吴韵、汉风兼备的气质,表征着江苏文化与文学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深度参与乃至一度引领着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文学思潮。

江苏文学报刊呈现出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分散又集中的分布特点。所谓的集中,是指1928年之前文学期刊大量汇聚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上海、苏州地区。1928年后南京的文学期则相对集中,又因南京的大学云集而出现很多校园文学期刊,这种景象在民国时期尤为突出。所谓分散,是指除了南京、上海、苏州三个集中区域以外,各个地方都有数量可观的或大或小(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的报刊,在江苏的中心城市之外,散若群星。其次是期刊类型丰富多元。江苏地区的文学期刊,在刊物的定位、风格等方面显示出多元的状态:有激烈昂扬的革命期刊,有云集的通俗期刊,有论政色彩鲜明的评论期刊,也有坚守园地的纯文艺期刊;有文化守成的旧体文学期刊,更有开风气之先的白话期刊;有象牙之塔的校园文学期刊,更有市场机制中博弈的商业期刊。最后是先锋与守正熔铸的风骨称得上独树一帜。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又具先锋的开拓激荡风范,共同形成了江苏新文学报刊的又一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对时代的热烈关切上,又表现在文学形式的激进姿态中,同时还表现文学观念的坚守上,比如探求者的积极探索也是明证。这种特色亦体现在坚守文学本位尊严的同时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