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家山虽在干戈地   何事居穷道不穷 ——评《家山》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昉  2023年06月26日15:36

王跃文的小说《家山》中的故土,是隐于湘山深处的一处平静如水的村庄。在乡村寻常的日子里有兴修水利、赋税征兵、办学兴教、政治屠杀、洪水滔天,也有婚丧嫁娶、女红家常。虽远离社会中心的漩涡,但沙湾人不免被卷入近现代历史风云的涤荡冲煞中,却依然坚守着道德人心。沙湾的清晨雪夜、移风易俗无不映现着故土的血脉乡心。沙湾是历史巨浪中的水滴,折射出时代的恣意冲决,人心的亘古之道,也倒影着江山如画炊烟人家。猛风卷丛林,洪波鼓深壑,但家山的一盏桐油灯,总会为游子点亮近乡的来路。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儒家的道统是中国千年社会的文化基石,也是乱世中民族生存延续的救赎之道,这正是《家山》所秉承的精神信仰,小说在家山宗族的历史中寻找中华民族的筋骨血脉,以滴水之微映现传统文化的灿烂炳焕,与光大民族复兴的众望之归。

儒家的道德伦理是乡村宗族世代繁衍、安身立命之根本。村中三代人,最长者以佑德公、逸公为代表,二代以杨卿、劭夫、齐峰为中坚。邦以民本,以此儒家思想为尺度,两代人的心之所系都是围绕着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护佑百姓的安生服业。

显然,《家山》的主旨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文化历史主题,但是进入小说的阅读时却丝毫感受不到山雨欲来的紧迫气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神形毕现,操持着浓郁湘音,净是家常里短,骨肉乡亲,笔墨干练。引人沉浸的是斑斓兴旺汗漫无边的乡间生活,发人意兴的是重峦叠嶂的山明水秀与乡俗野趣的熙来攘往。乡间生活的点滴都在人物极具湘味调性的对话中淋漓尽显,但这烟火日常也不断透露出社会历史的波谲云诡:“吃过团年饭,一屋老小围坐着守岁……大人们自己说话。女人们拉家常,讲的是织布纺纱,绣花做鞋。男人讲着讲着就讲到国家局势了。杨屹说:‘内忧未已,外患堪虞。中日之间,箭在弦上。’杨卿说:‘哪是箭在弦上?日本人的箭早射出来了,奉天事变之后东北已经沦陷。’” 家尚如常,国已将倾。

湘雅文化自有其有别于儒宗正统的独到之处。明末清初,衡阳走出的王夫之,将理学推向新变,并深刻影响到了湖南地域文化的脉络转向。王夫之提出:“性者生理也”的观点,认为仁义道德与“饮食起居,见闻言动”的日常生活两者“合两而互为体”。他强调以民为本,重视经世致用之学,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对待外来文化持开放的态度,主张:“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也;敌国之财皆吾财也。既得其欢心,抑济吾之匮乏。”因其是明朝遗臣,家国之变,使得王夫之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提出“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也”。逸公临终前的一番话正是这种爱国情怀的彰显:“我读国史,中华从未最终战败过。秦有多大?汉有多大?唐有多大?大明有多大?大清有多大?越来越大!倭寇一时猖獗,终究会被赶走的。”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在《家山》老一辈的儒者身上均有体现,或者说,前辈儒者正是践行带有湖南地方特质儒家精神的引领者。

村中大事小情,聚讼纷争都要请佑德公、逸公这几位耆儒硕老解纷排难。老一辈人凡事仅凭道德良心为法脉,佑德公的口头禅即是“良心”,良心就是族人得以世代安生的命符。因此,无论是村间的械斗,政治的倾轧只要伤及民本,前辈乡贤定然会挺身而出,如一棵苍天古树,为族人遮风挡雨。

几位老者虽年事已高并久居山野,却开明豁达,深谙儒家中庸之道,凡事不安常习故,既有家国意识也具天下视野,对历史的进展文明的交融都持日日生新的开放态度。两位老者都将自己的儿女送到国外或大城市读书。佑德公祖上有训,后悖耕读传家,不可投军,但是儿子邵夫弃笔从戎,佑德公劝说无果,他对儿子的选择也表示出读书人的认同,显示了儒者的胸襟和见识,他对邵夫说:“邵夫,你讲的都是大丈夫的话。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再劝你也开不了口。我和你娘一日两日死不了,你大放有心。”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文化变革,他们所持的也是一种客观温和的辩证之道。逸公的孙儿孙女追问舞龙灯的来历,争论说民俗没有科学道理,逸公正经道:“你们讲的德先生、赛先生都是好先生。但是,人过日子不要凡事都问科学。舞龙灯就没有虫灾,公公从小就不相信。但是,过年舞龙灯热热闹闹的,又有什么不好呢?你们不是很喜欢吗?”谆谆教导,一反腐儒卫道士的刻板形象,展现于眼前的是既疼爱幼孙又旷达开明的可亲老人。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峙冲突在老人“过日子”的论说中调和容纳,体现出权变交通的中国智慧。

乱世之中,沙湾儒者一直致力于国计民生,护民爱民。这些社会实践是沙湾两代人的共同意志。修水利、办学校、抗苛政,抗天灾,两代人戮力同心,使沙湾的子民在历史的漩涡中挣扎出来,并由后辈少壮子弟带入到崭新的历史时间中。

沙湾的年轻人,也有着湘人独有的天性。他们都是在儒家文化伦理的教养下长大,又学习了西方的现代文化观念,但是两种文化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没有激现新文学传统中所一直聚焦的文化的阵痛与纠葛,却是生发出一种和谐的内驱力,这与王夫之之后湘雅文化鼎新出的开放融合精神不无关联。逸公的儿子杨卿从日本留学归国,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到外面闯荡,而是回到沙湾,办学校,修水利,一心一意孝敬父母,躬行孝义。杨卿身上有现代知识分子对乡民的反思,如他在日记中为乡人命案打官司的事,忍不住发出感慨:“乡人愚昧,可叹可悯!”也有对诗书传家祖风的继承与光大,如他回家侍奉高堂,谨遵父母之命。但启蒙的激进与传统的保守在杨卿的思想与心性中不是针锋相对,而是相得益彰。杨卿将自己在日本所学的水利技术用于兴修沙湾的水利,同时他以自己习得的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兴办新式学堂,永续家风,这些经世致用的思想实践,闪现着儒林学者的入世精神,和湘雅文化的并容徧覆,也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佑德公的儿子劭夫,先是入黄埔军校深造,参加北伐,后做了共产党在国民军队中的卧底,参加了长沙保卫战抗击日寇侵略,又率众迎接解放军解放沙湾,这样一个有着坚定革命目标的现代革命军人,却也遵父母之命为传续香火而再娶二房。两种不同的文化行为在劭夫身上并未催生时代性的挣扎与苦闷,反而是欣然允之。而一夫多妻这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有悖进步思潮的婚事,在这个家庭中也没有产生任何纠结争端,一切在体谅与关爱中顺理成章。这是时代精神与地方风俗的交融,也是湘雅人的达权通变。沙湾人可以将不同的文化调和融解在日常烟火之中,衡量是非的基准就是世道人心,不违良知,万事均可调停,正如佑德公所言:“做事凭良心,总不会错的。”

但是,大夜弥天,沙湾人终究还是不敌苛政与战乱。国民政府的政治腐败让兴修水利的事业几度废弛。战争频仍,征兵与赋税的重压几欲榨干乡民血汗。国民党的政治屠杀,触目惊心。再加之洪水天灾,血与火的洗礼中,沙湾如一叶扁舟,风雨飘摇。然而最终,在后生的拼死坚守下,沙湾迎来曙光。村长的儿子齐峰参加共产党被捕,后死里逃生与劭夫一起暗中组织力量迎接解放,而杨卿也百折不挠为村子修成了大坝。沙湾终于实现了政治清明与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家山》的人物每一个都立体可感。佑德公的正直仗义,逸公的家国情怀,杨卿的深藏若虚与坚忍不拔,劭夫的乘风破浪与温柔敦厚,新县长李明达的书生意气,都分明显豁。他们被作者赋予理想的光韵,但又并无半点生拼硬凑的矫揉造作,令人心生感佩之外又觉可亲可近。

小说通过大量的对话推进故事,塑形人物,声影聚合是小说成功立住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精准蓬勃的乡音,人物身份各异而语风迥然,先闻其声,便识其人。我们很难看到作家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小说仅仅是通过语言、表情,或者乡亲口中对其品质行为的描摹,一个作者与读者共同塑造的形象就活络起来。因为他们的言行虽是陌生又太过熟稔,每个流淌着民族血液的人都能闻其言即可感知其行,在想象中与作家达成人物形象的共识,他们就活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仿佛与你我似曾相识。

佑德公的语风耐心有力,对人对事立场鲜明,在家是通情爱子的长辈,语气中尽是为父的慈音。如讲到劭夫为延续香火再娶时,佑德公沉吟半日,说:“便是容秀肯,美坨肯,还要看云枝肯不肯。人家黄花大闺女,不能让她委屈。”他为乡民争利益,力保族人安危,如待亲人一般,面对强权时,语气则气势如虹。国民政府横征暴敛,他为抗属争取免税时仗义执言:“今年税赋又重了。国难当头,前方将士要吃要穿,我无话可说。但是,政府对抗属有优待。”村民遭遇国民党的政治屠杀,他为民喊冤道:“我打的喊!我活到七十七岁,从没见过官烧民宅,把人关在里面活活烧死,我是开了眼界了啊!”与亲人之爱,与乡人族人之爱如父如母,语言附着情感构筑起其苍劲的身形。

而杨卿、齐峰、劭夫这样的村中少壮受过中西交融的文化教育,又在礼乐之风的教养下被熏陶,言语古韵犹存,言之有道,对家人乡亲的话语中有护爱的柔情,面对家国危难,则语锋铿锵,蒸腾着湘人热血性格中的义勇之气。如劭夫的抗日演讲,铮铮铁骨,儒将风度,忠义之心令人血脉贲张:“我为正义之师,彼为失道之寇,战争胜负,早已天定!为着抗日战争早日全面胜利,我家乡父老更加吃苦耐劳,搞好建设,资前支军。只要湘人不死,中国永远不会亡!日寇必败,中国必胜!”此等豪言立现民族气节,中华儿女的凛然正气之形象轩昂再立。

在自然山水、人间疾苦、烟火缭绕的沙湾一隅讲述近现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生死存亡,在湘雅文化的烁烁华光中承擅中华文化的道义精神。《家山》以朴实的乡村叙事,精湛玲珑的风俗话语重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入世与担当。“亡天下”是风俗的朽败、人性的丧失以及文明的沦亡。崇道德而厚风俗,而风俗存在于生活的行走坐卧、一茶一饭、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间,是日常与伦理的兼容并蓄。《家山》正是以湘雅之风俗伦理的文学叙事辉映儒家伦理的道统之光,家山虽在干戈地,何事居穷道不穷,小说以乡村中小人物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儒家精神的天下哲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由此,《家山》无愧是当下文坛的白玉映沙之作。

(本文系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特约评论)

作者简介:

王昉,文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编审,曾任《文艺报》理论版编辑。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光明日报》等核心报刊网发表文章数十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编。作品入围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终评。参与编写2012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教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